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拓展的探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数学是高中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科,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高中数学教学的拓展就是对数学教学的探索和创新,要想拓展在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就要找对方向,找对拓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和实施。在具体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数学课堂拓展的内涵存在一定的误解,从而陷入拓展的误区。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实验,探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途径.
  一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拓展存在的误区
  1.过分注重形式
  陷入为拓展而拓展的漩涡一些教师没有真正理解教学拓展的内涵,为了使课堂教学体现出拓展性,就在公开课上,尽力展示拓展这个环节,过分看重形式,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多样化的形式上面,但没有深入分析挖掘课堂教学内容的层次,也没有对学生知识水平落实情况的提升与检验,整节课下来,观赏性极强,但是实际用途不大.
  2.对有效拓展的定位存在偏差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上,而一些教师对其的定位存在偏差,只看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认为只要考出高分,教学的有效性就体现出来了.在此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3.过度拓展,偏离了课标
  一些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弓I入了大量的信息,进行无关联的拓展,结果造成超量、超限、超时的后果,课堂上充斥着丰富多样的信息,一节课下来学生浏览了不少的信息,但不清楚重点所在,没有思考的空闯,无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内化”.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途径
  1.从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方面拓展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是事物本身的本质属性
  在教学中适当的挖掘知识的内涵、拓展知识的外延,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如果学习知识时只看重形式.不注重知识的内涵与外延的拓展,会造成思路狭窄,理解片面.比如,教学“平面向量数量积”时,可以从物理意义、分析各种特殊情况、表达式的内涵、几何意义及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同时又温习了旧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从数学的实际应用方面拓展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比较强,最终的目的是要应用于实际,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解释数学规律,同时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于实际生活中去,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的过程中掌握、理解所学的知识,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比如教学“函数的单调性”时,可以结合教材设计防洪抗旱过程中,要解决水位的涨落随时间变化的实际问题,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从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拓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思维过程.高中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有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常用的数学方法有换元法、数形结合法、数学归纳法、坐标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数学思想与方法结合在一起,能扫除解答疑难问题中的思维障碍,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要从数学思想方法方面进行拓展,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例题,在吃透的基础上领悟教材中隐含韵数学思想与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
  4.从构建认知结构方面拓展 .
  构建认知结构要求教师不仅要考虑原有的知识结构,同是又要引领学生拓展新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旧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掌握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引导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总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途径还有很多,如从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相关学科知识方面拓展等,这里不再一一阐释.其中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方法都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要深入研读教材,再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适度的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刍议 - 中学教学参考 - 2012(10)
  [2]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学周刊:B - 2012(3)
  [3]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 - 考试周刊 - 2013(75)
  [4]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的思考 - 考试周刊 - 2009(30)
  [5] 新课程標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2012(3)
  [6]邹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 2011(34)
其他文献
管理会计越来越受到企业决策层重视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所提供的管理信息十分有限,管理会计因动态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而成为财务会计的有力支撑。财务会计与管理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而一个好的结尾,不只是对一节课的总结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教学再次推向高潮,并延伸至课后,直至课外。下面谈谈我在小学数学课堂结尾的粗浅做法。  一、总结全课 画龙点睛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小学数学课教学结束语的一种常见的形式。任何一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它又是授课的中心环节,所以教师在说结束语时,一定要根据这一目的和要求,
为了让每个儿童都有一个尽可能好的人生开端,每个儿童都有机会充分发掘自身潜能,成长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对幼儿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2009年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实施10周年.10年来.以创新和产业化为宗旨.秉承“公平公正、竞争择优、支持创新、鼓励创业”的原则.河南省创新基金工作扶持和引导了科技
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摘要】 在农村小学,小学生由于受到学习习惯、计算态度以及教师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主要由“导学作业”促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计算态度,同时加以课堂“一本一笔”的专题训练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培养策略;同时教师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变化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关键词】计算能力计算态度意志品质习题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为了探讨家蚕Bombyx mori丝素蛋白重链信号肽序列在中部丝腺组织中是否具有功能活性,根据家蚕丝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活性高、丝蛋白具有高效分泌的特性,构建了带有丝素重链基因f
期刊
细节之处见真知.为了追求灵动、高效的教学课堂,达到教学最优化,教师必须对课堂中鲜活生动的细节充满真切关注.教师可以通过创情入境、灵活驾驭、巧妙融合、激励启发、留白感
【摘要】代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教授代数的时候,就需要利用一些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于代数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对代数关键性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及掌握,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初中代数关键知识的认知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代数关键知识的认知水平。  【关键词】初中代数关键知识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在初中代数教学中,一般都会认为学生的成绩好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