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00verg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农村小学,小学生由于受到学习习惯、计算态度以及教师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主要由“导学作业”促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计算态度,同时加以课堂“一本一笔”的专题训练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培养策略;同时教师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变化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关键词】计算能力计算态度意志品质习题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现阶段在农村小学,小学生由于受到学习习惯、计算态度以及教师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我发现通过对学生进行导学作业结合“一看、二想、三算、四验”的计算态度培养,加以教师方面习题设计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变化性,就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下面针对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具体谈一下我的这些做法。
  一、学生培养方面
  1.“导学作业”养习惯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习没有进行课前预习的习惯、对第二天的学习没有计划。为了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我探索实施了“导学作业”支撑下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这里的“导学作业”主要是把预习时间安排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前一天晚上。作业内容分为四部分:“老师讲过的话”要求学生在做预习作业前先回想一下老师的导学内容,即讲过的知识点或注意的事项;“老师的要求”回顾导学作业的内容以及作业要求;“我的探索”即导学作业做的过程;“我的疑问”则是记录做导学作业的过程中自己弄不明白或是不会的问题。信息窗预习的主要操作流程是:下课前的五分钟,教师针对第二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布置导学作业;学生课后完成导学作业;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导学作业;小组代表全班交流导学作业,教师点拨;巩固练习、检测反馈;布置下一节课的导学作业。导学作业的生成,一方面节省了课堂授课的时间,另一方面引导了学生提前预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预习习惯。
  2.“四步操作”练态度
  我要求学生做了到一看、二想、三算、四验。一看: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抄错符号。因此,做题前,先要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绝不抄错题目,这是正确计算的前提。二想:想好并确定运算步骤。三算:学生有时很容易把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当除法做。因此在确定运算步骤后,再认真地进行计算。四验:平时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每一步。所以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是否正确,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通过“一看、二想、三算、四验”的做题方式培养,学生能形成良好的计算态度,提高习题运算的正确率。
  二、教师习题设计方面
  1.习题设计要体现针对性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又应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一堂课的课堂教学中,也就是说,练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由此,我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准确地把握住了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并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我的练习设计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基本上就能把教学内容以及重点和难点逐步突破,真正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
  2.习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各有不同,理解能力的速度和强度也各有差异,所以安排练习时必须从基本练习开始,逐步提高到操作练习、变式练习、再到综合发展练习,这样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分段练习,逐步提高,让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人人都有成功的体会,这样才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在教学《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我就设计了一组层次性非常强的习题:
  第一层次:简便计算下列各题(基本题,与例题相仿)
  55 346 45 36 25 64 75
  第二層次:简便计算下列各题(变式题,与例题稍有变化)
  92 38 62 8 135 46 65 154
  第三层次:下列各题能简便计算的简便计算(综合题,新知适当结合旧知)
  (92 58) (142 108) (96 43) 157 (68 76) 32 24
  第四层次:简便计算下列各题(发展题,知识的灵活运用)
  999 99 9 3 11 13 15 …… 25 27 29
  这样,所有学生都能量力而行,尝到了成功的欢乐,对数学学习更有信心了,使他们学习更加主动与积极。
  3.习题设计要有变化性
  课堂练习的设计追求题型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扎实、学得有趣、学得灵活。题型有口算练习、笔算练习、应用练习、选择练习、判断练习、综合练习、操作练习、竞赛练习、游戏练习等,让学生既动手,又动口,还动脑。而且在练习时既让学生集体练习,还有独立练习,当然也有小组合作练习。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设计练习时应适当编选一些带有浓郁趣味的习题,这样可以寓练于乐,练中生趣,既能减轻学生练习的心理负担,又能提高练习的效率。
  通过上述两方面的操作实施,既关注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又关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效地培养了小学生的计算兴趣和习惯,提高了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林丽娜.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内蒙古教育》2012年12期
  [2]张妙娟.关于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体会《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9年第Z2期
  [3]曹建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9期
  [4]徐国钊.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小学数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其他文献
期刊
民国文献记录了民国短短38年的多变、复杂、混沌的历史,为后人全面了解民国这个时代,提供了珍贵的素材。但需要指出的是民国文献因为多个方面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经历
本文介绍了加油站投资管理五个阶段、两个过程、预算管理问题分析以及采取的主要措施等内容。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five stages of gas station investment manage
在初中数学升学考试中,我们可以对一些数学考题进行巧妙的解决,巧妙的解决数学试题可以提高数学成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步入了全新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并对我们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他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必
管理会计越来越受到企业决策层重视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所提供的管理信息十分有限,管理会计因动态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而成为财务会计的有力支撑。财务会计与管理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而一个好的结尾,不只是对一节课的总结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教学再次推向高潮,并延伸至课后,直至课外。下面谈谈我在小学数学课堂结尾的粗浅做法。  一、总结全课 画龙点睛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小学数学课教学结束语的一种常见的形式。任何一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它又是授课的中心环节,所以教师在说结束语时,一定要根据这一目的和要求,
为了让每个儿童都有一个尽可能好的人生开端,每个儿童都有机会充分发掘自身潜能,成长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对幼儿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2009年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实施10周年.10年来.以创新和产业化为宗旨.秉承“公平公正、竞争择优、支持创新、鼓励创业”的原则.河南省创新基金工作扶持和引导了科技
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