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1u2n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师生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一个有经验的化学教师会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恰当地提一些问题去启发学生,以引起学生的思维动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谈一点体会和认识。
  
  一、提问时机的恰当性
  
  中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是初中生,还有一定的表现欲,对新鲜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若能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恰到好处地创设一些问题,就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握提问的恰当时机,以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呢?
  1.设疑可以从新课刚开始时就进行,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
  2.设疑也可以在学生觉得知识很简单,听课、学习处于应付或自以为是时进行。化学课本中有些地方看似无疑,却蕴含着智力因素,教师要从深处挖掘在学生看来显而易见的问题,启发提问,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当然,提问并不是形式主义的为问而问,信口开河随意设问,这样是达不到启发思维的目的的。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当选择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刻进行设疑,因为这时学生已进入积极的思考状态,有强烈的求知欲,跃跃欲试,都盼望着老师的“及时雨”讲解,效果是极好的。如在讲“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时,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到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以及白烟被点燃的现象。学生看了很感兴趣,因为在平时虽然观察到蜡烛熄灭时会产生白烟,但从未想过白烟是什么,还会被点燃。这时及时地提问白烟是什么,很多学生展开思考,但也有部分学生脱口而出:“CO2和H2O”,教师可不失时机地提问:“CO2和H2O在空气中会形成白烟吗?”、“既然白烟能被点燃,说明白烟有怎样的性质”、“蜡烛燃烧是除了发生化学变化产生CO2和H2O之外,还发生什么变化”、“怎样的物理变化”、“白烟是什么”等,通过这一系列提问,学生既通过思考知道了答案,又掌握了知识,又能深深体会到看似简单的实验现象也蕴藏智力因素。
  
  二、提问难度的适宜性
  
  一般说来,学生的思维是从遇到问题开始的。要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就必须使他们面临“问题”,让“问题”来吸引学生。提问必须要有适宜性,它既不是无需多加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也不是在教师的提示下也无法回答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②要有新意,有讨论的空间;③要有思考性,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后能找到答案。
  
  三、提问知识的渐进性
  
  化学学习有很强的系统性,即前面学过的内容是后面要学习的内容的基础,而后面要学的内容又是前面内容的延伸、发展、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知识的渐进性,不要就题论题。如在讲述元素的化合价时,教师如果一开始就向学生讲这个问题,学生会觉得很抽象,理解难度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镁原子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怎样构成的?
  ②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怎样的?
  ③镁原子有没有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④镁原子形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怎样的?离子符号怎样表示?
  ⑤镁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怎样表示?与离子符号相比有何相似之处?又有何区别?
  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给化合价的学习来了个软着落,学生容易接受,而不是一味死记硬背化合价。
  
  四、提问内容的现实性
  
  心理学认为: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才会觉得“需要”化学知识。所以,提问应广泛联系社会、联系生活实际,注重问题的现实性。要使学生从问题中深切体会到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大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讲究提问的艺术,力求每个问题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其他文献
从事中学数学课的教学已经十多年了,但所采用的方法却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把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面对新时期的教育,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教育通过改革,与世界教育逐步接
本文从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强化英语记忆、帮助学生解决知识重难点、把老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等方面阐明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切
众所周知,在民办高校中,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辅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又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和壮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进行综
自全国全面进行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改革给高中数学教师带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积极变化。但我们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审慎地反思教师的课堂
求职信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实用性很强的一种文体.被人们誉为是寻找自己心仪工作的一块“敲门砖”.本文在教学中就学生撰写的求职信容易出现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求职者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渐完善,社会生产力的要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职业体育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本文对素质教育与高职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点rn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启发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rn传统课堂模式是“粉笔加黑板,课本加笔记本”.学生毫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我们提
5月15日,“煤炭企业财苑论坛”2009年度预备会在北戴河召开,这次会议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是产权明晰、责权分明以及科学管理、政企分开.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正确的成本计算方法,能够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资料,有利于企业各项改革措
2009 年暑假,当获知由我来担任高一新课改教学工作,并担任教研组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涌上心头,恨不得马上踏进课堂去体验新课改的酸甜苦辣.因为我在经历了十年“戴着镣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