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新发展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已有几年,其中“语文学科修订内容”第一条就是“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从近年来的语文高考全国卷来看,一年比一年重视“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即“能力目标设计语文学科化”。根据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目标设计语文学科化”指的就是语文高考试卷的能力目标设计应当指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2020年三份语文高考全国卷在“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方面又有了新发展。本文试从这个角度对这三份试卷作述评。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继续坚持“论证分析”方向
  本着“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命题原则,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从2017年开始设置一道“论证分析”题,即第2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以后每年全国卷Ⅰ、Ⅱ、Ⅲ的第2题都考查论证方式分析。2020年全国卷继续坚持这个方向,在3年已考9题的基础上又考了3题。
  论证中心的分析仍然是论证分析题的首选,如全国卷Ⅰ第2题D项“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全国卷Ⅱ第2题A项“文章明确反对美术史领域中将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并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欣赏美术馆藏品的思路,富有启发意义”。论证结构仍然是论证分析题的必考内容,如全国卷Ⅰ第2题C项“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全国卷Ⅲ第2题D项“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主要观点分不同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也是论证分析题的常考内容,如全国卷Ⅰ第2题A项“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全国卷Ⅱ第2题C项“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其“目的是论证”与“是为了证明”都是明显的以论据论证观点的标志。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卷Ⅲ第2题A项“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一般说来’‘严格讲起来’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考查论证表述的严谨性与准确性。这表明论证分析题的外延在扩大,新增了论证语言的科学性。
  阅读有语文阅读与非语文阅读,阅读测试也有语文阅读测试与非语文阅读测试。2020年全国卷所有的1、3题基本还是非语文阅读测试题,因为它们还属于40多年来的信息核对题。不过,全国卷Ⅲ所选的文本《谈谈(古文观止)》承载的内容却是语文信息内容,其信息认知、分析与加工也可以看成是语文信息的认知、分析与加工,其信息核对题可以视为语文阅读测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开始纠正“泛化语文”现象
  语文阅读主要是以语文知识为支撑条件的阅读,其他学科的阅读则是以其学科知识为支撑条件的阅读。高考语文阅读则是以高中毕业生水平的语文知识为支撑条件的阅读。如果以初中或小学水平的语文知识为支撑条件,都是对高考语文阅读测试的歪曲与异化,更不要说以其他学科知识为支撑条件的阅读测试了。近几年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测试几乎都如此,这种远离“能力目标设计语文学科化”的命题现象,其实是“泛化语文”的表现。这种“泛化语文”阅读命题思想应该得到纠正,否则没有任何考试信度,会造成初三、高三学生同考这类试题均分没有差异的现象。
  令人欣喜的是,2020年全国卷Ⅲ实用类文本阅读出现了一道真正的语文阅读测试题,即《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摘编)的最后一题,即全卷第6题:“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道题不是一般的信息考查,而是对话方式、表达方法与写作知识的综合考查,涉及题材搜集、表达主体、对话氛围、表达层次、写作动机、写作方式、文学观念等写作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考生作出准确而又全面的回答: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重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取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后问到对方的文学观。可以说,这道语言运用阅读题的出现不仅是语文试卷“能力目标设计语文学科化”的表现,也是对实用类文本部分“泛化语文”阅读测试偏向的一次纠正。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开始纠正“窄化文学”现象
  与实用类文本“泛化语文”阅读相反,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课标卷从2007年到2019年,一直处于“窄化文学”的状态。13年来全国课标卷只考小说阅读,不考散文等其他文学作品阅读,硬生生地把文学作品阅读窄化为小说阅读。这种只考查文学作品中一种体裁的命题现象,不仅不能较好地考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以体现“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命题原则,而且会造成高校选拔人才的素质片面化问题,乃至造成中学文学作品教学的畸形发展。高考指挥棒作用非常明显,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现在,不少高三师生片面地认为反正高考不考散文,更不考戏剧与现代诗歌,课时又紧张,就直接把重点放在小说阅读上。高一高二也受到严重影响,小说重点教,散文应付教,戏剧不认真教,现代诗歌直接不教。
  笔者之一的张悦群于《2020年高考语文之我见》一文中指出,“2020年文学类文本阅读测试应当改变多年来只考小说的定势,应当扩大到散文、戏剧与现代诗歌等文学本体”。果不其然,2020年全国卷Ⅲ文学类文本阅读13年来第一次考查散文。选择的文本是蒋子龙的《记忆里的光》,其中两道简述题明显地体现了“能力目标设计语文学科化”的特点,即试卷第8、第9两题:“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第8题考查散文的叙写层次:先萌生念头,大同学对火车形象的描述,让“我”萌生看火车的念头;然后付诸行动,夜间穿过坟场,耳朵贴在铁轨上,写出“我”看火车时的兴奋与好奇;再抒发感受,火车头上挂着光芒闪烁的镰刀锤头图案,让“我”感到特别亲切。第9题直接考查散文的谋篇布局:题目“记忆里的光”指火车頭上“光芒闪烁的图标”,即镰刀锤头,是本文的核心意象;然后,围绕这一核心意象,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我”少年、青年、中年的人生片段,每一个片段都与“镰刀锤头”相关;最后,以“全科人”的身份表达出“我”对“镰刀锤头”的深厚感情,呼应题目,升华主题。叙写层次与谋篇布局的解读,都是语文分内之事,都体现了语文试卷“能力目标设计语文学科化”的考查理念。   四、文言文阅读:继续保持“3 1”框架
  2020年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仍然是“3 1”框架,前三题是断句、文化常识与信息核对等单项选择题,最后一题是文言翻译。文化常识通过“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的判断来考查,全国卷Ⅰ的“主司”“殿试”“司农”“当轴”、全国卷Ⅱ的“方士”“保任”“禁中”“四六之制”与全国卷Ⅲ的“太守”“立嗣”“周公”“居摄”等词语,是2020年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文化常识的概念。但这12个古代文化常识概念,都不是单靠背记就能掌握的,而需要根据具体的文言语境方能正确解释。
  值得一说的是第12题,题干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也属于内容信息核对。或许有人反问,这样考查文本内容可以吗?答日,可以。因为文言是第二语言,其文本内容的理解与现代文不同,必须以解码与读懂为前提。现代文阅读尽管也需要理解,但不存在第二语言的解码工作。也就是说,文言考题中文本内容的理解,并不是一般的“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或“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信息加工活动,而是以文言解释、翻译等解码能力为前提的语言理解及其运用的活动。以全国卷Ⅰ为例,题目具体如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集中多余的公款二千缗,苏轼又拿出自己的黄金五十两,办起治病场所,稍微积蓄一些钱粮收治有病的百姓)
  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答案当然是“C”,但要知道这个选项为“不正确的一项”,必须根据原文内容核对几个选项是否正确。可见,读懂原文是必要前提,而读懂原文必须借助平时所掌握的实词、虚词、句法、词法等文言知识及其用法进行整体把握乃至局部研读。因此,这种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的考查就是文言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
  五、古代诗歌阅读:注意设计“两种路向”考题
  多年来高考古诗阅读简述题基本是一种“从下到上”的概括题,如“抒发了什么感情”“蕴含了什么深意”,其“从下而上”路向的定式及其答题难度与阅卷局限都影响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考查。2020年全国卷Ⅲ第15题“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则是一种相反路向的考题。要求考生“从上到下”地根据苦笋特点与魏征性格的相似之处在诗中找出具体的理由。当然,苦笋特点与魏征性格相似这个观点是考题提问中预设的,“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就表明“这二者(苦笋特点与魏征性格)已有相似之处”。
  在古代诗歌简述题中,“从下到上”地概括观点与“从上到下”地寻找依据,一是传统,一是创新。创新题命题难度大,但答题有具体线索,阅卷规约清晰;传统题命题较容易,但答题缺乏具体线索,阅卷规约不太清晰。有时在阅卷过程中会发现新的答案要素,又重新调整阅卷标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相形之下,“从上到下”的创新题好一些。就全国卷Ⅲ这道题而言,考生完全可以“苦笋特点与魏征性格相似”这个观点为线索,在诗中找到具体理由,即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就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
  当然,古代诗歌简述题也不必都是“从上到下”的路向,否则会形成新的定式而影响“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测试信度,应当对两种路向都同样予以重视。2020年全国卷Ⅰ、Ⅱ取用“从下到上”路向命题,全国卷Ⅲ取用“从上到下”路向命题,在整体安排上无疑是比较明智的。
  六、语言文字运用:充分体现“实践探索”理念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实践探索”是指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组织整合相应的知识与能力、运用不同的技术方法进行各种操作活动以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一直是语文“实践探索”的试验田,2020年全国卷表现得更为明显。请看三份全国卷的压缩题:
  (全国卷Ⅰ)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全国卷Ⅱ)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5分)
  (全国卷Ⅲ)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5分)
  看到这三道压缩题,人们似曾相识,这不是若干年前的概括题吗?怎能用旧题呢?列奥·施特劳斯说过,新的未必胜于旧的、未来未必胜于现在,选用题型不是看时间新旧,而是看品质优劣。这类压缩概括题品质较好,不仅考查阅读能力,而且考查概括能力,都指向语文“实践探索”能力。此外,还有其他概括题,如“段意提取”“概念界定”“关键词提取”“思路总结”等概括题都是较好的语言文字运用题,以后还可能发展到“仿写”“扩写”“继写”等非概括题。
  七、作文:全面推行“任务驱动”题型
  语文试卷“能力目标设计语文学科化”当然应当观照“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但更重要的是观照“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的考查。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全面推行任務驱动型作文题,一改以前总留一份试卷设置非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习惯,意在测试考生语文生活实践能力及其综合品质。
  不过,几乎人人都知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而几乎人人都不能真正认识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一些研究文章居然把作文题的正常要求也当作“驱动”的“任务”。要认识一个概念,关键看其属性。属性是对象的抽象刻画,且分为特有属性与共有属性。特有属性为一类对象独有而为别类对象所不具有的属性。人们正是通过对象的特有属性来区别和认识事物的。共有属性没有区别性,特有属性必有区别性。当然特有属性内部又分本质的特有属性与非本质的特有属性(本文暂且不论)。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共有属性是普遍作文题的共同要求,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少于800字”;其特有属性是对作者、读者或体裁的特殊要求。若只具有共同要求的共有属性,就不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若具有特殊要求的特有属性,就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非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对读者要求很一般,也很传统,基本是由阅卷老师代表着的那些与考生身份相当的读者;对作者的要求更一般,就是考生自己;对体裁的要求也一般,记叙文、议论文或抒情文,很多试卷明确规定不准写诗歌。
  现在来看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的作文题,全国卷Ⅰ体裁是“发言稿”;全国卷Ⅱ作者是参加“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的“中国青年代表”,体裁是“演讲稿”;全国卷Ⅲ读者是“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体裁是“一封信”。它们都很特殊,都驱动着考生进行特殊要求的写作活动,与一般的作文要求不同。如此以特殊任务考查学生面对生活实践的作文能力及其综合素质,比传统作文题的一般任务更能体现作文题“能力目标设计语文学科化”的命题理念。
其他文献
综观2019年8套高考作文题,比较历年作文命题,思考即将开始的新高考,琢磨相应的日常作文教学,笔者把今年的命题分为三大类,这三大类命题有着各自需要改进之处。第一类包含全国三套卷,基本是内容主旨角度的宏大命题,写作形式角度的实用命题;需要改进的是宏大命题时要关注日常性取材,扎实做好实用文写作的日常化教学,切实关注学生将来日常写作的真实需要,叙述命题材料时注意周密性。第二类包含苏浙沪津卷,基本是采用形
书名: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  作者:龚鹏程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9月  ISBN:9787301090046  定价:48.00  龚鹏程著的《中国传統文化十五讲》从体气、饮食、男女、封建、道术、天人、王官、史学、用思等十五个方向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阐述和解读,在每一个方向上都将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进行了对比、解读、剖析,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与此同时
语文思维课堂以关注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思维链的建构为教学目标。教师要始终把学生思维的发展摆在核心位置,通过问题链的设置,一步步启发学生的思维,推进其思维向纵深发展。在文言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重视逐字逐句的解释,常常忽略了文言文作为文本的阅读价值。学习文言文,同样也应该关注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通过“文言合一”的教学方法,在解读文本时落实字词句的意思,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推进,帮
【摘要】中学生写作“无素材”一直是困扰他们的难题。其实,素材自在那里,只不過缺少慧眼去发现。如何引导学生向生活要素材呢?首先,揭开素材的神秘面纱;其次,见识素材的多姿多彩;再其次,给素材以灵魂附丽;最后,“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完成由“素材”到“作品”的飞跃。  【关键词】初中写作,素材,作品前,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备感困难的一件事就是写作文。写作“无素材”一直是困扰他们的难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国对于语文学科的定位一直集中于“能力说”与“人文说”两种讨论之中。这是由汉字的特殊性决定的。如果将汉语单单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学习目的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那么可以将语文定位为“能力”;但是汉字作为文明、文化的载体,在学习相关文本时也需要突出其文化内涵,突出学生人文情怀与价值观的培养。基于此,高中语文专题教学中必须明确语文学科的定位,继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  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后,曾引发语文教育“语用学”转向,包括“语境”在内的一系列语用学概念强势介入语文教育研究领域。以“语境和语文教学”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搜索,仅2011年至2018年间,基于语境词源梳理、结合语境理论探讨语文教学的硕士学位论文就有13篇。这些论文在关注语境概念争议性的同时,立足对语境的不同理解,探索了解决语文教学实际问题的路径。其中多位作者感受到理论与实践之
【摘要】对读写结合教育思想的利弊应重新审视。阅读与写作的目的(功能)、能力要求不同,教材、教学内容与方法也应不同,应该适当地将读写分离。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中的读,在教材选文(体式和标准)、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存在根本差异;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中的写,在对象、文体和形式上也均不相同。  【关键词】读写结合,读写分离,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读写结合”一直被语文教育界推崇,自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正因为“读
世界性的共享经济,促生了“共享”词族的出现,汉语词汇中也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共享××”。从“共享单车”“共享篮球”到“共享雨伞”“共享家具”……众多的“共享××”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例如:  (1)2011年末2012年初,共享房屋传入中国,国内第一家短租平台出现。(《人民日报》2017年10月4日)  上例中出现的“共享××”正是在共享经济背景下产生的“共享”词族的代表形式。《现代汉语词典》(第
书名: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作者:欧阳林  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300270746  定价:59元  批判性思维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作用日渐被人们重视,逐渐成为当下国内外教育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欧阳林老师著的《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一书,自出版以来也备受关注。阅读的本质其实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是对前人经验的感知、判
美国人把体育视为教育的一部分,美国的社会精英,都要经过体育教育的洗礼。美国的总人口为2.8亿,5-19岁的孩子有7000多万,2005年18岁以下人口登记从事集体运动项目的,竟达4100万。如果真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话,美国简直就没救了。事实正好相反,美国的家长,把体育当作教育孩子的一个最重要、最严重的手段。    曾经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奖杯    美国人喜欢娇纵孩子,教育不严格。从小学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