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rmls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皮影戏在我国有近千年的历史,不仅内容充满趣味性,更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藏,是中华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大家越来越注重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皮影戏的内容,不仅可以将传统的艺术文化传承下去,更能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们生成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精神,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皮影戏;幼儿园课程;传承与发展;策略
   幼儿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期,把握住这一学习的关键期,对幼儿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作用。在幼儿园教学课程中,将皮影戏的内容和幼儿的教学进行联系,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还能为课堂学习注入新型的活力,幼儿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通过制作、表演等形式,引导他们将艺术文化传承下去,养成良好的民族精神。
   一、观看皮影戏,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知识内容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的驱使。幼儿时期的儿童好奇心较重,求知欲望强烈,对视频内容十分感兴趣,使用文字讲解的方式不能激发他们对内容的兴趣,反而会降低对活动的热情度。基于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老师为他们播放一些充满趣味性的皮影戏视频,利用音乐、动作、视频等内容勾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在观看结束后为其讲解相关的知识内容,激发他们的兴趣。
   皮影戏的内容可以加入语言类课程的学习中,大班的幼儿能力较强,能够清晰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基于此,老师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在语言类的课堂上播放皮影戏的视频。由于幼儿对这方面的知识内容接触比较少,视频的播放可以快速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视频内容的选择上,尽量选一些富有童趣的视频,如《龟与鹤》的节选片段,其中夹杂着幼儿对话的台词,可以快速拉近幼儿与皮影戏的距离。在观看完视频后,老师便可以为幼儿讲解皮影戏的由来和特征,让幼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兴趣,保证后续知识学习的有效性[1]。
   二、师生共同制作道具,传承皮影文化
   单纯地了解皮影戏的由来和特征,不能很好地将文化得以传承。皮影戏的精髓在幕布后面的皮影道具上,通过提线的技巧和灯光的照射,将人物、动物、植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讲述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才是皮影戏的魅力所在。在观看完视频后,老师可以利用美工区的内容,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些幕后可以用到的皮影道具,通过孩子们动手操作,丰富他们的感官体验,更能加深他们对这项艺术文化的理解,既保证学习内容的有效性,又可以通过亲手自制感受到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将这项文化得以传承和流传。
   但是,皮影的制作过程也较为复杂,需要取皮、刮皮、浆皮、造型构图、雕刻、着色涂油等环节,这些步骤对于幼儿而言难度过高,他们无法独立完成。因此,教师可以做好课前准备,省略一些步骤,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PPT课件,为幼儿播放一张张皮影道具的制作过程,让所有的幼儿仔细地了解制作过程,知道制作过程的不易,对传统文化产生敬畏之心。在观察结束后,拿出准备好的道具,引导幼儿使用画笔,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完成造型构图环节,加强亲身体验,通过实际操作将文化得以传承[2]。
   三、通过舞台展示,发扬皮影文化
   在制作完皮影道具后,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展开剧本的排练。由于教育群体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流传下来的剧本内容对幼儿而言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道具内容进行剧本的创编。如我们雕刻了小兔子、小花猫、小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朋友等人物形象,那么我们便可以利用这些元素创编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师生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皮影戏剧本。在剧本创编结束后,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对剧本进行排练,让所有的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通过亲身操作感受到皮影文化的魅力,将其更好地传承下去。
   老师要学会把握机会,给幼儿一定的展示空间,如在六一儿童节、国庆节、元旦或新年晚会上,让幼儿为家长和其他的同学展示自己创编的皮影戏节目。有了展示的平台,幼儿会更加热爱这项文化艺术,道具、劇本都是经过自己的力量制作出来,还会提升他们的成就感,真正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伟大,利用公演的机会将其发扬光大,达到传承与发展的目的,让幼儿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3]。
   四、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在幼儿园课程中传承皮影文化,需要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老师可以带领幼儿观看皮影戏,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出浓厚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展开手工活动,共同制作道具,学习制作过程和工艺手段,加深对皮影文化的了解,传承皮影文化的精神。在平日里加以排练,利用大型的演出舞台进行汇报演出,将中国千年的文化得以传承,养成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1]包娜娜.鄂温克族民间艺术在幼儿园艺术课程中开发的现状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2]孙敬娜.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136-137.
   [3]邓玉萍.民间艺术文化如何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J].文教资料,2019(9):81-82.
   作者简介:王在艳(1993—),女,汉族,江苏人,本科,二级职称,目前从事学前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将中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已经成为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对语文课程的长足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从信息技术过度使用、课件制作脱离主线等方面对当前中小学语文课程中整合信息技术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并从教学目标、适当使用、提升效率三方面对二者的整合工作进行研究,以此达到良好的思考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误区;策略   在信息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被引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而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得到教育家普遍认
摘 要: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好幼儿安全教育工作对于推动幼儿的安全成长意义重大。立足幼儿园安全教育实践,从“一日生活”“多样活动”“家园合作”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提升幼儿安全意识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意识;一日生活;多样活动;家园合作   安全重于泰山。但幼儿年龄较小,很多时候并不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这就使他们自身很容易陷入较危险的处境。对
语文教师应该在新课改指导下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重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给小学生开展更高层面的知识讲解,立足学校课堂教学,开辟家庭“第二课堂”,在语文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核心
摘 要:户外体育中师幼互动关系的动态发展,对于幼儿园户外运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幼儿园当前户外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问题的调查、归因、分析,为该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实践性、参考性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户外活动;师幼互动;调查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育人目标从关注“双基”“三维目标”,逐步转向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对一所学校而言,只有加快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紧跟基础教育推进的步伐.“3+1”
课程构建是课堂教学实施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课堂构建,教师能够更加顺畅地展开教学过程,并提升教学质量.在进行课程构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进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小学数学新课标也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质量,并将以生为本作为自己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使他们的潜能被充分开发,并使他们的个人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最后才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数学;微课   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这使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当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语言的重要基础工具.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拼音学习将直接影响到其将来在工作、学习过程中的汉语使用水平.随着课程
摘 要:重点分析新课标下高中生物高考改革的教学策略,结合当下高中生物高考改革的教学现状,从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关联考试内容和生活实践、大力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提升生物探讨教学的有效性这几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新课标下高中生物高考改革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生物;高考改革;教学对策   在新课标下,强化高中生物高考改革的教学工作十分重要,其不但与高中生的生物成绩有关,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