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断章》之遣词与主题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op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卞之琳的《断章》以其精短的四句诗在诗坛占据不可超越之地,以其朦胧特点广为流传。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话,那么一千个人看《断章》就有一千种感悟。卞之琳《断章》正是因其在用词上的朦胧、多义塑造了主题上的多元。仅仅35个字却蕴含如此深意,十分值得深入探讨与解析。 Bian Zhilin’s “broken” with its short four-poem occupy the poetic world can not be beyond the land, with its hazy features widely circulated. If there are one thousand Hamlet in a thousand readers, then a thousand people will have a thousand kinds of sentiment when they read the “broken mark.” Bian Zhilin “broken” precisely because of its dim words, polysemy shape the theme of diversity. Only 35 words but contains so profound meaning, it is worth in-depth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其他文献
韩愈的《送孟东野序》是很能体现韩文特色的一篇文字,钱基博先生曾称此文如“大海中日影,空中雷声”(《韩愈志》),其不可捉摸之处,直到今天,仍然引发许多争论。唐贞元十七年(
辛弃疾好‘以文为词’,人称‘掉书袋’。其‘以文为词’的基本文籍,除了传统儒家经典之外,立足于《楚辞》、《庄子》、《世说新语》、陶潜、杜甫、韩愈、苏轼七家;单篇文献则
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皇帝时代的图腾和传说。相传,黄帝在统一中原之前以“熊”为图腾,战败蚩尤。统一中原后,为安抚归附的广大部落,改用了“龙”的图腾,“龙”的
教师是灵魂的塑造者,教育的任何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学生如果是被动的德育对象,许多道德知识学生虽能理解,但并未真正进行内化,得到认同,不能成为学生在生活
一、案情简介:2002年8月15日,福建省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接到某企业的投诉,称其向某化工经营部购买的两种油漆实际净含量(简称实际量)与他们双方事先所签定的合同约
2002年10月9日,溆浦县两江乡林业站职工刘克俭为谋取私利,采用“大头小尾”的手段,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140立方米,致使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被溆浦县人民法院以违法发放林木采
文化为人存在,而不是人为文化存在。对生活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人说来,传统文化仅是可供使用的资源之一。人不可割断传统,但任何传统不足以满足现代人的需要。 Culture is
一度被民间舆论称为“经济大省、文化沙漠”的广东正努力改变这种失衡的局面,主管部门响亮地提出了要让“文化广东”崛起的口号。 广东能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开放“窗口”
2001年12月2日,河南省襄城县米某的妻子到平顶山市参加朋友的婚礼,在平顶山过马路时被汽车撞死,尸体放进平顶山煤业有限公司总医院的太平间。米某随即赶到太平间,值班员告诉
“同解变形”是解不等式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但是有不少同学在刚刚接触求解不等式时,由于思维的“稚嫩”与不成熟,通过“非法途径”去求 “Same solution distor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