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古诗欣赏,渗透传统文化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c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历了千百年的淘洗与传承,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学习古诗,既可以让学生认识、了解到古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可以促使学生去发現、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将传统文化渗透进课堂,使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不断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真正发挥出古诗这一传统文化载体启智、育人功能的同时,也有利于推进传统文化在下一代的传承。本文就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立足古诗欣赏,着力于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是维系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优秀的、爱国的古诗作者,每每将爱国主义精神与情怀融入自己的作品;同时,表达爱国主义思想也成了古诗的一大创作题材。南宋诗人陆游在很多诗文中都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其一生忧国忧民,不忘国家统一,如他的《示儿》一诗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该诗是陆游在病危时创作的,风烛残年的他仍不忘恢复中原,心系祖国统一,精忠报国之心感人肺腑。因此笔者在教授《示儿》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我国版图,让学生明白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我们和平、幸福的生活是爱国志士的满腔血热换来的。然后再将“不见九州同”与地图相结合,引入“北定中原”一句,再结合作者“死后元知万事空”“家祭不忘告乃翁”之句,说明陆游在病危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让学生感受陆游强烈的爱国情感,以此来感动学生。最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示儿》爱国感情线索的建构,见图1:
  爱国主义人文素养体现在人的气质、气魄以及气韵当中,它是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欣赏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诗文内容、作者创作背景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完成爱国主义精神的渗透。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搜集、阅读、研习,扩大阅读的视野。用课堂教学结合自主拓展学习的方式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的渗透,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效率,也可以不断提高学生思想境界、文学修养,同时也实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借助古诗阅读,深化情感教育的力度
  人的情感是丰富的,而亲情、友情、爱情则是其中最重要、最浓烈的三种,成为诗词创作的亘古不变的主题。很多古诗都是情感与语言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极高的阅读、学习与情感教育价值。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古诗教学、阅读活动,将更多的优秀古诗推荐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传统文化渗透与情感教育,并逐步树立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如笔者会借助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鼓励、引导学生反复吟咏,让学生在诗文中感受作者的乡愁,培养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与亲人的感情和意识。再如利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每逢佳节倍思亲”等句让学生在生活中或重要的节日里体会兄弟、亲情的重要性。再如在教授孟郊的《游子吟》时,笔者会借助“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二句将话题引入母亲对子女的爱,借助“意恐迟迟归”一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去感受母亲对自己的关心、呵护之情,进而教育学生既要珍惜现实生活中的父母之爱、兄弟之情,也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检省,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要有体贴父母、尊敬长辈的意识;并能够在尊重、平等、理解的原则下积极地与同学、朋友建立真正的友情。这样,通过学习古诗,为学生未来形成良好的伦理观、人生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巧借古诗教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完善人格的基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很多古诗中都蕴藏着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教师也应充分借助涵盖相关内容的古诗教学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的渗透与引导。如笔者借助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联来引导学生树立并养成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与意志;再如用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中的“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联来培养学生具备不畏艰难、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等等。进而完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渗透教育,使学生能够借助古诗学习在生活中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再如王安石的《梅花》,作者将梅花不屈不挠、不畏严寒的精神凝聚于诗文之中——“凌寒独自开”,并借助梅花进行自我写照;同样,元代画家王冕则在其《墨梅》一诗中写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这即是王冕人品与精神的写照,也是其价值观、人生观的具体体现。因此,笔者在教授上述古诗时,均会着力进行相关的渗透教育,还会鼓励学生学习上述作者不畏艰难、心怀家国的高尚品质,进而达到传统文化在古诗教学渗透的目的及育人启智、完善人格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经典古诗具有语言简洁、内涵丰富的特点,其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典范作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借助古诗教学、欣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以帮助学生澄明心智,使之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为中华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的发扬、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扩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初中阶段的阅读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为此,本文主要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中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 中学生 指导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13  阅读教
文本解读一直以来都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与关键。从课堂教学中的阅读主体来看,文本解读又可分为“教师文本解读”与“学生文本解读”两种类型。然而因不同的阅读主体拥有不同的知识基础、人生经验以及学科素养储备等,以致教学实施层面往往造成对阅读文本的差异化理解。虽然课程改革在不断强调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但此处的“多元”是有“界”的,并且此处的“界”是以追求合理且恰当的教学解读为旨趣的。下面我们将从课堂教学的角度
摘 要: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有关学生的素质文化教育不可追求速成,要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通过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提高素养。本文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分析,为广大教育同仁带来一些启发,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  道德是一切文化的根本。随着时代的发展,
摘 要: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对课本的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范围限制在课本之内,这样无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许多教师认识到,整本书阅读也应被视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合理扩展语文教学内容。本文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式展开探讨,希望这种方法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索欲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
摘 要:群文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让学生自由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让书香润泽美好的心灵。  关键词:群文阅读 模式 创新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05  群文阅读是新课改背景下,备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教材为立足点,具有明确的阅读方向,推动了学生阅读的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中的《送行》是英国散文家、剧评家、漫画家比尔博姆的一篇散文,它描写了生活中一个很少引人关注,但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送行”的场景。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温暖、亲切的送行员休伯特·勒罗的丰满形象,充满异域风情。但是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挖掘上,或侧重探究文章主题、或侧重关注情节对比、或侧重纠结情意真假。其实,如果我们深入研读文本,就能从主人公勒罗身上获得许
《涉江采芙蓉》(以下简称《涉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一首诗歌。本单元是诗歌单元,所选诗歌分别是:《诗经》两首——《氓》和《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显然,这些诗歌是按照产生时代依次编排的。将五言诗《涉江》放在四言诗《诗经》两首之后,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四言诗到五言诗的变化过程,也符合教材编写者的编写目的:“学
摘 要:经典文化的教育乃是成为人的教育,从小就进行经典文化教育,也就是为了使一个人能够成为有文化内涵的人做好准备。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各种知识,拥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同时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以及道德品质,这才是对学生实施教学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经典文化 国学教育 环境文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59  吴宓认为
马是古代的交通工具,古人出行、征战往往都离不开马。《红楼梦》中就有许多关于马的描写。这些描写遍布小说各处,若将与“马”相关的情节归纳起来加以解析,不仅可以看出《红楼梦》中的生活事态与社会场景,而且还可以看出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独到匠心。  一、宝玉偶然弃马乘车的深意  《红楼梦》主要是围绕发生在贾府即荣国府与宁国府的世事百态来透视封建显宦之家腐朽荒淫的本质的。贾府的人,上至贾母,下至丫鬟奴仆,出行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9个任务群为“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具有革命传统、英雄情怀的革命作品进入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突出的导向性。为了更好落实课程目标,我们以整本书阅读方法为指导,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以曲波《林海雪原》为案例设计了一系列可行路径。  关键词: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林海雪原》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