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meiz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此形势下,我们应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优化良好的师生关系,改革传统而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断探索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对策研究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良好师生关系
  
  長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而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
  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小学,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导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待学生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学生的表现不可轻易否定,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学生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学困生。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使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二、减少机械化教学程序,加强科学化导学实践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心理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面积;或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学校沙池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就能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
  
  三、广泛采取激励措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等,让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全班比赛,也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或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得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四、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虚无缥缈。数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可以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我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重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畅通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内容。类似的活动还有:在“元、角、分”的认知教学中,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在学习“米、千米”的教学中,领着学生去操场上数步伐,估计长度等。
  
  结束语
  
  在教学工作中,我始终认为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课文的地位毋庸置疑,而课文插图作为教材的一部分,也应该得到重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插图,开启学生思维的阀门,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等,让插图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关键词 插图 思维 说话 观察    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有插图,栩栩如生的动物,五彩缤纷的植物,活灵活现的人物……图文并茂的
中年级把作文称为习作,是作文启蒙阶段,它处于低、高年级转折点,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在习作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此时也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时期。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这方面都眉头紧锁,如何教和如何写均成了各自的包袱。教师怕教、学生怕写,这已成为当前习作教学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新课标》强调:“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
摘要 高中学生普遍反映数学难学,其主要原因是由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差异。多年来,高中教师都在探索和研究如何才能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过渡教学。本文从高中生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入手,结合笔者的经验,谈谈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  关键词 初高中 数学学习 衔接教学 措施    很多学生初中数学成绩尚可,步入高中后,却觉得数学难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形式不适应,近年义务教育
摘要 课堂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这是很多老师的认识。怎样才能真正的做到“用教材教”呢?笔者认为要做到四个方面:正确地解读教材,落实操作活动,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巩固教材练习。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利用教材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已是很多老师的共识。教材的编写凝聚了众多特级教师和专家编者的智慧与思考,他们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从知识结构
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常常碰到这样的学生,解数理化题目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可是一提起作文来,就如负重轭,其困苦难言之状,也令人一旁汗出。这是什么缘故呢?原因在于他们对作文没有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要认真思考的事。如果只说作文的重要性,而没有落实它的措施,就往往变成讨厌的说教;如果让学生多写多练,这对于根本没有写作兴趣的人来讲,便是苦上加苦。是否有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s l,ALDH1)和CD44+/CD24-/low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情况下,合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效运用学生学习的起点进行教学,会使学生学习更主动、更有效。  关键词 学习起点 知识基础 生活经验    我们总希望自己的教学目标设定得恰到好处,让学生能“跳一跳就摘桃子”,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往往事与愿违。有时起点设计得太高,学生缺
摘要 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应用题的教学,应用题题目一般较长,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且考试所占分值一般较多。而学生在应用题学习方面,也就出现了不同层次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应用题教学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一直困扰着许多辛苦耕耘的一线数学教师。应用题以其灵活多样,联系广泛等特点一直在各类考试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也普
高考总复习往往是“一本资料治天下”,教师讲是“满堂灌”,学生练是“题海战”,师生共处于“题海”中,每天盲目地讲题、做题,人人搞得疲倦不堪,可高考成绩还是很不理想。数学高考复习是一项特殊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帮助学生把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梳理一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从多方面着手,做好数学高考的总复习工作。    一、学习考纲要求,明确方向目标    《考试说
摘要 小学数学练习是一种占据较大课时比重的重要数学活动,经过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我认为,设计数学练习,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根据教材提供内容的不同、班级的不同、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教材里习题作适当调整、组合、补充,才能从质、量两方面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  关键词 数学 练习 设计 有效性    数学练习是数学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数学练习题设计的优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