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视域中的麒麟文化探究

来源 :孔子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春秋》“三传”等儒家经典对《春秋》经“西狩获麟”故事的诠释和演绎为基础,在众多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麒麟形象朝着神化、圣化、民俗化和国际化方向演化,最终形成蔚为大观的麒麟文化.人们把追求善良、友爱,吉祥和谐,以及刚健有为、正气凛然之价值诉求赋予了麒麟,从而建构了以仁爱、祥和、威而不猛为内涵的麒麟文化.这一内涵与儒家“君子”理想人格息息相通,表明麒麟乃是人们理想中的特定君子形象,麒麟文化是儒家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株靓丽花朵.在现代,弘扬麒麟文化事关丰富社会主义文化资源、优化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等多个方面.弘扬麒麟文化最重要的是把麒麟文化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
其他文献
在查尔斯·泰勒看来,迷魅与祛魅并非是一种反思性的理论,而是意味着前反思的活生生的经验.在迷魅时期,神灵、鬼魅与魔力都可以渗透进人的心灵之中,心灵与世界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而到了祛魅时期,神灵、鬼魅与魔力都已经退场,心灵与世界之间出现了缓冲区域,内在与外在之间的区分日益明显.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来理解从迷魅到祛魅的转型,包括意义的内在化、影响力的消退.从迷魅到祛魅的转型引发了诸多的现代性效应,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不信的兴起与意义的缺失.
朱熹在解决刑罚和恕道如何兼容此一难题时,以忠恕一体的关系来论证刑罚不失儒家道德本意.他认为治理者和犯罪者都需尽己为忠,如此治理者因恪守道德而用刑罚裁制犯罪者,犯罪者也会认识到自己应当承受刑罚措施,从而不会存在“己所不欲”的恕道困境.朱熹主张使用刑罚来表达“恶恶”的道德态度,并通过惩戒恶者来保护善弱群体,此种意图严分善恶界限的义刑观注入了教化仁爱之意,从而治理者使用刑罚和推行儒家道德是一体两面之事.朱熹建构了刑罚和儒家“忠”“义”等德目的契合性,其中既可能发展出追求正义、践行法律的司法精神,也很难避免在道德
藏传因明是因明中国化的产物.纵观藏传因明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藏传因明之所以在建立本土理论、培养人才、推广普及等方面取得超越前身古印度因明的辉煌成就,得益于其教育结构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本土化发展,即藏传因明教育模式的产生与衍进.藏传因明教育自12世纪之后,通过整合分类因明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组织等途径,成功解决了当时因明教育面临的问题,建立了一套效率强、灵活度高、积极活跃的教育模式;而藏传因明教育的普及,塑造了藏传佛教“轻教条,重理性”的学风,也影响了寺院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尤其推动藏传佛教向理论化发展
在金文中,“圣”字被作为形容先祖、先王美好形象的修饰词使用.《诗》《书》中的“圣”字则多用于智识义的层面.“圣”与“智”虽然含义相近,但“圣”侧重对未然事物的预见,“智”则偏重对已然事物的认知.由于“圣”字常被作为形容地位较高者的修饰词,且其所代表的预知能力受到重视,其含义逐渐抽象化,变成了指称理想人物形象的套语.“圣人”所具有的指称历史上优秀人物与指称观念中的理想人物的两种不同含义,正是从“圣”字形容先祖、先王与指称预知能力这两个含义演化而来的.这两种不同含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古人对圣人形象的认知上的分
公元11世纪,玛久拉仲创立了藏传佛教觉域派,有一系列的觉域文本问世,在显宗密宗方面形成了自已的教法体系,并跻身于藏传佛教“显密十八宗”之列,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后人对它缺乏认识,认为其“自行消亡”,问津者寡.实际上,觉域教法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在流传.本文就玛久拉仲的觉域文本作为关注点进行了论述,认为不论从文献学还是从宗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梵澄比勘中西印经典,拈出精神哲学为三家之通义,并以此为基础重建儒家精神哲学.本文首先阐述儒家精神哲学的义蕴与宗旨,揭示其对宗教与哲学的双重超摄;其次,指出精神哲学追求整全人生,将根基立于个体,通过变易低等本性为高等自性,求达超心思的境界;再次,阐说本性的高等进化是大知觉性在宇宙人生中的充分实现,具化为一天人、合外内的工夫机制;最后,点明儒学神圣人生的圆成境界,在于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完善,自我与宇宙的全体和谐.徐梵澄以精神哲学视角重构儒学,返本开新,为儒学开辟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新方向.
道次第学是藏传佛教最具特色的学说,它在整合所有佛学要义的同时,系统阐述佛教修习实践的路径和方法,是一种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教理学说.本文以四部道次第经典文本为基础,系统梳理道次第学说建构与发展的脉络,深入探讨经典文本的思想内涵及其佛学传承等问题.认为四部经典文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藏传佛教研究中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解决各类问题的方案或方法,不同时期出现的道次第经典文本在思想上具有紧密的逻辑联系,共同勾勒出道次第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
明清时期处于气候变化的小冰期.剧烈的气候变化,会引发更多的水旱灾害.由于抵御严重灾害的能力不足,先人需要通过“御灾祭祀”来求得心灵慰藉和寄托,朝廷的攘灾活动对安抚百姓和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祭祀活动本身也是当时的重要减灾措施.由国家主导的“御灾祭祀”成为农业祭祀中的重要内容,并呈现出与“礼制常祀”不同的范式.求雨御旱是最为多见的御灾行事,通过反复举行的祈雨祭祀,推动救灾、减免税赋、兴修水利和鼓励农耕等对策的落实.而明清时期应对自然灾害的特殊方式,也凸显了国家祭祀文化的思想内涵.
本文以“礼乐并举”的研究视角对圜丘祭礼雅乐进行历史考辨,首先回溯西汉以来圜丘祭祀的历史渊源,力图回归“礼乐一体”的研究传统,详细梳理并还原明代正史中记载的圜丘祭祀礼仪程序和雅乐编制.最后总结明代圜丘祭礼雅乐对清代祭祀礼仪及用乐规范的影响及价值.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宗教民俗活态展演中存续的祭礼雅乐主要沿用和借鉴明清时期的典乐仪范,因而,对于明代圜丘祭礼雅乐的史料梳正就颇具理论与现实意义.
“有美玉于斯”是《论语》中的一个著名比喻,历代注家有不同的解释.“寻找好珠子”的比喻在《圣经》中也非常重要,也有许多不同诠释.文本指出,美玉应该指孔子所怀抱的美好的道,善贾可以指孔子当时的统治者,更可以理解为后世的贤明君王和伟大的思想家.“好珠子”则指教会,耶稣是发现、珍藏和付高昂代价购买它的人.《论语》体现了孔子的平和庄毅和他对善道的信心,《圣经》则展示了耶稣对教会主动的牺牲的爱.两种相近的喻体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生活状态、文化传统和目标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