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与释义:道次第学说的历史与文本

来源 :世界宗教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次第学是藏传佛教最具特色的学说,它在整合所有佛学要义的同时,系统阐述佛教修习实践的路径和方法,是一种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教理学说.本文以四部道次第经典文本为基础,系统梳理道次第学说建构与发展的脉络,深入探讨经典文本的思想内涵及其佛学传承等问题.认为四部经典文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藏传佛教研究中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解决各类问题的方案或方法,不同时期出现的道次第经典文本在思想上具有紧密的逻辑联系,共同勾勒出道次第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
其他文献
在当代基督教三一神学复兴中,来自不同教派的学者都尝试在三一论的基础上探讨“关系”这一主题,并由此出发去探究存在问题,形成了关系存在论的理路.虽然目前这一关系存在论仍内嵌于三一论神学的讨论中,但它在理论方面的探索对哲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因此,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视角出发,审视关系存在论的背景,简单勾勒关系存在论的要点,并指出关系存在论的哲学意义以及潜能.关系存在论从存在论意义上的关系出发,对哲学上“一与多”的问题给出了新的思路.基于共融的关系及运动,一与多不再是互相化约和互相消解的关系,而是互为基础、彼此滋养、
本文以佛教观念史建构为中心,将教、理、行、果概括为经典、观念、生活三大层面,以真理、神圣、历史为三大维度,试图呈现现代佛教学术研究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佛教观念史是以“法”为中心的观念阐释,符合佛学亦宗教亦哲学的特质,体现了经典、观念、生活的行动特质,彰显了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互动的文明史进程.
天台忏仪历史久远绵延不绝,集诸多仪式而成,教观并行、解行双修一直为天台宗人所重视,因此以天台中兴二师遵式的《请观音三昧仪》与知礼的“理毒性恶”论来分析忏仪与义理的圆融.知礼辨析教理、著书立说,传承弘明天台圆旨;遵式制忏行忏、修道念佛,完善忏法实践体系.《请观音三昧仪》的特色在于系念数息、召请三宝、具杨枝净水、诵三咒及通于十科的理观.“理毒性恶”论将《请观音三昧仪》所消伏三毒的相、用的维度与心性之本体层面相联系,由性恶而达于实相之全体,完成了义理逻辑推论上的系统性.可见佛教仪式与理论相互圆成,助行者入于绝待
简言之,荀子的心性论可概括为“性有恶端,心能择善”.详言之:从本源上讲,“性”生而具有;从发用上讲,“性”自然发用.从结构上讲,“性”包括感觉、欲望、智慧三部分.从善恶上讲,感觉、智慧不以善恶论;欲望具有趋恶的端倪,易于自发膨胀,导致恶的后果;但欲望并非全恶,相反,合理的欲望具有积极意义.人心生而具有思考功能,出于本源之性;但心的活动是有意识的、自觉的、主动的,故不能纳入发用之性;心生而具有的思考能力是初级的,有待得到后天的提升;心可以选择不同路向的价值,选择正面价值这一行为,以及由此而累积的成果才属于人
在查尔斯·泰勒看来,迷魅与祛魅并非是一种反思性的理论,而是意味着前反思的活生生的经验.在迷魅时期,神灵、鬼魅与魔力都可以渗透进人的心灵之中,心灵与世界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而到了祛魅时期,神灵、鬼魅与魔力都已经退场,心灵与世界之间出现了缓冲区域,内在与外在之间的区分日益明显.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来理解从迷魅到祛魅的转型,包括意义的内在化、影响力的消退.从迷魅到祛魅的转型引发了诸多的现代性效应,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不信的兴起与意义的缺失.
朱熹在解决刑罚和恕道如何兼容此一难题时,以忠恕一体的关系来论证刑罚不失儒家道德本意.他认为治理者和犯罪者都需尽己为忠,如此治理者因恪守道德而用刑罚裁制犯罪者,犯罪者也会认识到自己应当承受刑罚措施,从而不会存在“己所不欲”的恕道困境.朱熹主张使用刑罚来表达“恶恶”的道德态度,并通过惩戒恶者来保护善弱群体,此种意图严分善恶界限的义刑观注入了教化仁爱之意,从而治理者使用刑罚和推行儒家道德是一体两面之事.朱熹建构了刑罚和儒家“忠”“义”等德目的契合性,其中既可能发展出追求正义、践行法律的司法精神,也很难避免在道德
藏传因明是因明中国化的产物.纵观藏传因明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藏传因明之所以在建立本土理论、培养人才、推广普及等方面取得超越前身古印度因明的辉煌成就,得益于其教育结构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本土化发展,即藏传因明教育模式的产生与衍进.藏传因明教育自12世纪之后,通过整合分类因明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组织等途径,成功解决了当时因明教育面临的问题,建立了一套效率强、灵活度高、积极活跃的教育模式;而藏传因明教育的普及,塑造了藏传佛教“轻教条,重理性”的学风,也影响了寺院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尤其推动藏传佛教向理论化发展
在金文中,“圣”字被作为形容先祖、先王美好形象的修饰词使用.《诗》《书》中的“圣”字则多用于智识义的层面.“圣”与“智”虽然含义相近,但“圣”侧重对未然事物的预见,“智”则偏重对已然事物的认知.由于“圣”字常被作为形容地位较高者的修饰词,且其所代表的预知能力受到重视,其含义逐渐抽象化,变成了指称理想人物形象的套语.“圣人”所具有的指称历史上优秀人物与指称观念中的理想人物的两种不同含义,正是从“圣”字形容先祖、先王与指称预知能力这两个含义演化而来的.这两种不同含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古人对圣人形象的认知上的分
公元11世纪,玛久拉仲创立了藏传佛教觉域派,有一系列的觉域文本问世,在显宗密宗方面形成了自已的教法体系,并跻身于藏传佛教“显密十八宗”之列,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后人对它缺乏认识,认为其“自行消亡”,问津者寡.实际上,觉域教法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在流传.本文就玛久拉仲的觉域文本作为关注点进行了论述,认为不论从文献学还是从宗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梵澄比勘中西印经典,拈出精神哲学为三家之通义,并以此为基础重建儒家精神哲学.本文首先阐述儒家精神哲学的义蕴与宗旨,揭示其对宗教与哲学的双重超摄;其次,指出精神哲学追求整全人生,将根基立于个体,通过变易低等本性为高等自性,求达超心思的境界;再次,阐说本性的高等进化是大知觉性在宇宙人生中的充分实现,具化为一天人、合外内的工夫机制;最后,点明儒学神圣人生的圆成境界,在于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完善,自我与宇宙的全体和谐.徐梵澄以精神哲学视角重构儒学,返本开新,为儒学开辟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