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0414010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对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心梗的病人一共有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临床护理模式,研究组对病人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焦虑以及抑郁情况给予分析研究。结果:临床干预之前,两组病人焦虑以及抑郁评分标准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干预以后,研究组焦虑以及抑郁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急性心梗病人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使病人焦虑和抑郁状态得到显著好转,可以促进病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焦虑抑郁;急性心肌梗死;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93-02
  临床护理质量好坏对住院病人情绪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目前,在新的医疗形势之下,我国卫生部号召各大医院大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本文笔者选取2009年8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心梗的病人一共有82例,对当中41例病人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其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8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心梗的病人一共有82例,82例病人通过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以后,均符合急性心梗的临床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当中,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在50-71岁,平均年龄为61.2±8.4岁;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龄在48-73岁,平均年龄为63.7±9.2岁。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年龄、性别等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临床干预措施:
  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加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其中包括有以下几点;
  1.2.1卧床休息和适当活动:
  在发病24h当中病人要绝对卧床休息,并且病房环境要保持安静,以及临床护士要帮助病人进行翻身以及活动的日常或从,进而是病人心肌耗氧量以及心脏负荷明显减轻。另外,因为病人在患病以后第一周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病情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在初期要采取卧床休息,一旦病人各项生命体征指标保持稳定,7天以后可以帮助病人在病床上进食和洗漱等,第三周方可下地活动,可以在病房当中缓慢行走,运动要采取循序渐进方式,不可以运动幅度过大,以免出现其他意外事件。
  1.2.2增强健康宣教:
  发放急性心梗相关健康教育手册,并每隔一个月组织相关讲座等健康教育和指。对第一次发现患有这种疾病的病人要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向其耐心讲解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发展后果以及防治措施,让病人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进而使病人能够主动配合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
  1.2.3营造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
  科室病房墙壁上要挂上温馨的花篮、病房物品要保持干净、卫生,病房当中要设置液晶电视,病床上要设置床挡,以免病人意外摔倒。病房区域走廊两侧要安装扶手,以免病人在行走的时候滑到。另外,对活动受到限制的病人要主动提供轮椅和平床等相关代步工具。
  1.2.4增强心理护理:
  病人亲属对疾病理解以及看法对病人心理变化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要增强病人以及其亲属的心理护理。
  1.3临床评价标准:
  分别在进入医院的时候和入院以后采取我科室自主研制的问卷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1)自编问卷:其中包括有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条件、年龄、性别等;(2)焦虑情绪:采取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判定:其中包括20个条目,每一个条目包含4个选项,按照1-4级判定病人焦虑出现频率,其标准分在50分或者在其以上则判定病人存在焦虑情绪;(3)抑郁情绪:采取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判定,这种量表包括20个条目,每一个条目包含4个选项,按照1-4级判定病人抑郁出现频率,其标准分在53分或者在其以上则判定存在抑郁情绪[2]。
  1.4临床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临床干预之前,两组病人焦虑以及抑郁评分标准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干预以后,研究组焦虑以及抑郁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变化无常,其致死率相对比较高,对病人日常生活、工作带来非常大的不良影响。所以,病人在整个临床治疗期间,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以及抑郁,然而,只要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病人焦虑以及抑郁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其可以使病人从临床护士那里得到生活、生理、精神、心理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关怀以及照顾,使病人感觉到满意和舒适,同时可以使病人产生一种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使病人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同时可以使病人焦虑以及抑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3]。本文结果显示,临床干预之前,两组病人焦虑以及抑郁评分标准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干预以后,研究组焦虑以及抑郁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因此,可以表明对急性心梗病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使病人焦虑以及抑郁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使病人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 陈明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0):78-79.
  [2] 赵薇,王世俊,鲁珺. 浅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工作模式[J].吉林医学,2012,33 (10): 2184-2185.
  [3] 周晓舟,曾继红,赖志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与分析[J].华西医学,2012,27(03):42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精神科封闭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封闭病房的96例患者参与我院本次实验研究,把96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护理周期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对患者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其家属对优质护理的满意度,作为评价优质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应用价值的依据。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依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 以80例2013.1.1.~2014.1.1.之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护理手段的差异性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分别为38例和42例,前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后者采用的是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理情况及其住院时间?结果 以上两种患者在接受护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89-01  【概念】  烧伤是指由热力引起的组织损伤的统称,包括由火焰、热力、光源、化学腐蚀剂、放射线等因素所致的损伤。通常多指单纯因热力,如火焰、热液、热蒸汽、热金属物体等所致的组织损伤。  【分类及面积计算】  一、烧伤分类  1.按深度分类:三度四分法,分为Ⅰ度、浅Ⅱ度、深Ⅱ度、Ⅲ度。  2.按
期刊
【摘要】在小儿护理指导工作中,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以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为研究内容,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3年5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0例小儿危重病例采用APACHEII评分法进行小儿患者的预后和并发状况的分析。  【关键词】小儿危重病;护理;APACHEII评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
期刊
【摘要】探讨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措施,针对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效果的总结,找寻适合临床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为临床积累宝贵的资料。  【关键词】脑血管;护理;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77-01  因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等病而导致的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病死率致残率高,治疗康复时间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姑息性镇静治疗对于癌症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评价。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1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34例晚期癌症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7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方法上给予姑息性镇静治疗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以及临床指标评价。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随访2个月后,其中对照组死亡8例,死亡率为47.06%,护理满意例数10例,满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及护理对骨折患者手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94例骨折手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性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74
期刊
【摘要】目的:循证护理在肿瘤内科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把我院于2012年01月至2014年01月收治的96例肿瘤内科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干预组48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48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护理工作投诉率和护理错误发生率。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干预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投诉率和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病房降低红灯率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400例住院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的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病房红灯呼叫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红灯率为53.00%,对照组为88.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4.00%,对照组为65.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02-01  人性化护理除了对患者提供身体护理之外,其内心需求和精神需求也得到极大的满足,医护人员自身也得到较好的保障。我在多年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以下三个方面要特别加强。  一、加强医患沟通  (一)严格履行义务,保证患者知情权。应使患者明确诊断、检查、用药、治疗和预后等,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如宫外孕是手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