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讨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措施,针对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效果的总结,找寻适合临床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为临床积累宝贵的资料。
  【关键词】脑血管;护理;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77-01
  因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等病而导致的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病死率致残率高,治疗康复时间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了很大压力。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同时,对患者加强各项护理,对增进疗效,平稳渡过危险的急性期,促进疾病的康复具有很大作用。
  1 临床资料
  本组68例,男48例,女20例,年龄42~75岁,平均住院40d,出院时均能翻身,无1例褥疮和护理不当或意外发生,其中34例能独立行走,28例能借拐杖行走,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无变化4例,死亡2例。心理障碍表现为:恐惧心理者42例,悲观失望心理者12例,焦虑心理者13例,厌世心理者1例,发现患者心理障碍后及时给予心理护理,37例4~5d后心理趋于平静,22例7~10d内趋于平静,7例15d后心理逐渐趋于平静。
  2临床护理
  2.1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在临床上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脑血管病患者由于疾病原因,产生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及其他生活不能自理情况,常使患者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大多焦虑,抑郁,有的表现极度烦躁,不良的情绪会大大减弱治疗效果。因此,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从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为患者创造一个清洁、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新鲜的住院环境,使其进入病房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良好的住院环境,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食欲及各器官功能。其次,患者的心理变化常随病情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应及时发现,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处理,对病人要有特别的耐心,爱心,关怀体贴,尽量做到细致,及时热情的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并且通过自身良好情绪感染患者,使患者处于愉悦心态,借以消除影响心理变化的不利因素。
  2.2呼吸道护理:
  2.2.1意识清楚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有缺氧症状患者,要及时给氧;对长期卧床,无力咳嗽者,应帮助其翻身拍背,同时鼓励咳痰,避免坠积性肺炎和肺不张,必要时可口服祛痰药或配合超声雾化吸入。
  2.2.2意识障碍及昏迷患者为防止其舌后坠堵塞呼吸道,可插入导气管,及时吸净气管内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吸入性肺炎。呼吸困难者可行气管切开术,并做好气管切开护理。
  2.3皮肤护理:
  脑血管病多伴有肢体瘫痪。本组病例几乎全部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或麻木,活动受限,运动,感觉障碍。且由于患者营养差、体质消瘦,长期卧床,局部血循环差,易形成褥疮,因此每隔1~2h给患者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更换体位。骨隆突出处垫以气圈并加用布套,床单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柔软,对已形成褥疮者,可用1%龙胆紫或无菌纱布覆盖,防治感染、促进愈合,同时要勤换床单、床铺垫等。
  2.4饮食护理:
  营养保健是促进患者康复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脑血管病患者应供给足够的水分,多给低脂、高蛋白、高能量宜消化且富含粗纤维的饮食。偏瘫患者活动少,因此对于胃肠功能低下者应注意少食多餐,提高每餐质量。对意识不清患者必要时给予鼻饲,以供给足够的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脑出血昏迷患者发病3d内静脉给液体量控制在1500~2000mL,可根据病人情况增减。3d后鼻饲流质饮食(混合奶豆浆、菜汤、肉汤及水等),4次/d,每次不超过200mL,温度适宜,每次鼻饲前要确定胃管在胃中,鼻饲后用少量温水冲洗胃管内残留食物并夹紧管口,用纱布包裹,每日更换纱布,鼻饲管每周更换1次。做好口腔清洁的护理
  2.5排泄护理:
  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达到清洁尿路的目的,并注意阴部清洁。对于尿潴留患者应留置尿管,为防治尿路感染,应严格做好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并注意训练排便习惯,定时排便,必要时服通便药、灌肠,以免因用力排便,致使脑出血再次发生。
  2.6功能锻炼:
  2.6.1早期功能锻炼脑出血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48~72h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采用按摩、推拿、翻身、肘弯曲、腕和手指伸直等,全身锻炼20~30min/次。四肢向心按摩,以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勿使肢体关节扭转弯曲,防止挛缩,同时运用针灸及穴位按摩,活血化瘀,效果更佳。
  2.6.2中期功能锻炼本期除继续前阶段的各项锻炼外,应鼓励患者做主动运动,如坐位和站立平衡训练、徒手站立、上肢上举、肘关节伸直、下肢伸直等简单的运动锻炼。并鼓励患者调动健侧肢体能动性,辅助瘫侧进行运动,并逐渐增高活动时间和次数。
  2.6.3后期功能锻炼协助患者开始练习走路,练习手的精细动作,加强肢体功能恢复。
  2.7预防和保健:
  脑血管疾病常见者有以下几种:①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小碎片散落在血液中,或为微栓子,进入脑循环造成局灶性小梗塞,出现一过性偏瘫,单瘫,感觉缺失,失语,失明等,24小时内症状和体征均消失,但可反复发作。②脑血栓形成.因脑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血流受阻而造成局灶性脑梗塞,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多在夜间或休息中发病,60~70岁为发病高峰.症状可于数小时甚至1~2天内加重,以后逐渐恢复。
  指导出院时让患者注意休息,饮食要清淡,日常保持适量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教会家属配合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3 护理体会
  通过实施以上护理,从中体会到护理工作对脑血管病人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医护人员应当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样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熟练掌握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护理要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琪凤.矽肺的发病机理问题——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设想[J];浙江医学;2010年03期
  [2] 吉川,政已,乐杰.营养与寿命[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10年04期
  [3] 王硕.关于参考文献的一些要求[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要点。方法:分析我院76例70岁以上骨质疏松症患者(Ⅱ型)的症状、体征、治疗方法,护理方法。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合并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康复异常重要。结论:通过综合护理明显减轻了患者症状、减轻了心理负担、改善了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 对创伤病人的致病原因、受伤部位、急救措施及护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通过采取及时、迅速、准确、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后总结5年创伤死亡病例得出,创伤所致气道阻塞及呼吸道障碍是导致死亡的最快速原因,其次是严重出血,再次是颅内血肿,因此有效的院前急救和创伤早期处理,对拯救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结论 及时、迅速、准确、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能为严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临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92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及治疗,观察组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病史、症状以及生活习惯等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临床指导以及相关临床护理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期间焦虑发生率。结果:8天内出院的观察组患者为81人(84.4%),对照组患者56人(58.3%),观
期刊
【摘要】手术室护理直接关乎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危,处理不好会直接导致伤残或死亡,所以,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把护理风险降到最低,并积极防范可以避免的风险因素,加强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系数,是每一个医护人员的职责。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防范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92-02  引言  风险因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颈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从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98例颈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9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给予心理、饮食、运动以及健康教育等方式的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评价。结果:实验组在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实验组
期刊
【摘要】加强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血压围手术期患者的葫芦,可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同时能够全方位的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本文就67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  【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高血压;围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94-02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合并高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精神科封闭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封闭病房的96例患者参与我院本次实验研究,把96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护理周期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对患者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其家属对优质护理的满意度,作为评价优质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应用价值的依据。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依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 以80例2013.1.1.~2014.1.1.之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护理手段的差异性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分别为38例和42例,前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后者采用的是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理情况及其住院时间?结果 以上两种患者在接受护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89-01  【概念】  烧伤是指由热力引起的组织损伤的统称,包括由火焰、热力、光源、化学腐蚀剂、放射线等因素所致的损伤。通常多指单纯因热力,如火焰、热液、热蒸汽、热金属物体等所致的组织损伤。  【分类及面积计算】  一、烧伤分类  1.按深度分类:三度四分法,分为Ⅰ度、浅Ⅱ度、深Ⅱ度、Ⅲ度。  2.按
期刊
【摘要】在小儿护理指导工作中,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以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为研究内容,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3年5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0例小儿危重病例采用APACHEII评分法进行小儿患者的预后和并发状况的分析。  【关键词】小儿危重病;护理;APACHEII评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