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学校课题研究的策略分析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163mai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出现了新情况和新困难。这些新困难严重制约着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发展,实施课题研究是解决这些困难最有效的方法。实施课题研究既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壮大,又有利于教师由工匠型向科研型方向成长。从最近几年课题立项的情况来看,城市学校承担的课题占课题总数的99%,形成了一枝独秀现象,而农村学校承担的课题几乎是空白。这种现象,通常是以下三种原因造成的。
  一、“急于求成”思想是导致课题研究在农村学校受冷落的根本原因
  学校承担课题要经过申报、立项,然后由本校组织相关教师对课题进行研究,并整理研究成果。之后请专家鉴定评估,最后由上级规划部门根据结果决定能不能结题。一个课题从申报到结题最短需要二年时间,中间如果出现一点意外,很可能会导致课题中途流产。研究课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且课题研究周期长,短期不能见成效。学校领导觉得研究课题投入大、风险高,眼前无利可图,进行课题研究不划算。这种“急于求成”思想是课题研究难以在农村学校扎根的根本原因。
  二、“有心无力”是课题研究难以在农村学校实施的重要原因
  随着打工经济的出现,大批农民涌向城市,农村孩子也随父母进入城市学校就学,农村学校学生锐减,办学规模起来越小,大批中年教师调入城镇学校任教,农村学校教师形成以老年教师为主,青年教师为辅格局。我们知道,要完成一个课题研究工作需要多人分工合作才行。而农村学校的老年教师没有心思和精力研究课题,青年教师刚步入教学岗位,没有能力进行课题研究,中年教师虽然有热情和能力去研究课题,但是仅仅依靠两三个中年教师是不可能完成课题研究工作的。这种“有心无力”现象是课题研究难以在农村学校实施的重要原因。
  三、“关注不够”是课题研究难以在农村学校实施的直接原因
  我县地处鄂西北边远地区,农村学校分布广,农村人口数量多,老百姓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教育主管部门感到身上的压力大。对农村学校的评价往往放在学生成绩这一部分上,忽视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使农村学校的校长觉得有没有课题研究无关紧要。如果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学校划出一部分教育经费作为课题研究经费,并将课题研究的有无作为考核校长的重要指标,课题研究状况在农村学校就会发生重大的改变。从这一点说,上级主管的“关注不够”是课题研究难以在农村学校实施的直接原因。
  农村学校进行课题研究的确存在着许多困难,这些困难真得到了无法破解的地步了吗?其实不然,笔者通过调查讲究,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找到突破点:
  首先,要转变急于求成的思想观念,从长远利益出发,正确认识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尽早争取课题立项。
  教育是长远工程,是关系国家、民族、子孙后代的大事,教育管理者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要认识到做好教科研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最有效方法。通过课题研究,不仅能解决现实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能解决学校发展中出现的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通过研究农村单亲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这一课题,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学校的安全隐患,让单亲孩子也能在校园快乐的生活和学习。解决了学校的安全隐患,就能促进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所以说课题研究对学校的发展、对教师的发展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其次,要解决学校经费不足,教科研人手短缺问题。
  农村学校规模小,教育经费短缺,能进行教科研的中年教师不多,可是农村学校数量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些问题大致一样。将这些共性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且具有重大的意义。怎样去实施课题研究呢?可由多个学校联合起来,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下设课题研究小组,由校长担任课题领导小组组长,课题研究小组组长由课题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经过商讨,课题研究经费由各个学校共同分摊,再从各个学校挑选优秀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小组,这样就可以解决学校经费不足和研究人手短缺的问题。之后根据教师的意向,将课题研究工作合理分配,每个教师承担一部分研究任务,并规定在一定时间完成任务,上交研究成果,领导小组汇总研究成果,提出课题结题工作。通过此途径,完全有可能使课题研究顺利地在农村学校实施。
  最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重视督办力度,达到上下互动、校校联动的效果,促使课题研究形成活力。
  上级教育部门特别是教科研部门要制定学校课题管理制度,将学校有无课题研究作为考核学校校长的重要指标之一,定期检查,定期通报课题实施情况,逼迫学校将课题研究工作纳入到学校常规工作之中,引起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的重视程度。学校领导为了学校的利益和发展,自然会主动和兄弟学校联手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这样就形成校校联动的好形势。如果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能因势利导,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评优表模、年度考核、晋职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调动教师参入课题研究的热情和激情,教师为了自身的利益就会主动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值得庆幸的是,十堰市教育局已经意识到校校合作的重大意义,十堰市教育局专门下发了《十教字[2013]8号文件》,成立了十堰市城区教科研专项工作协调指导小组。指导小组负责协调与指导本片区联校协作发展工作及教学教研工作,使各学校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壮大,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推进区域教育教学均衡发展。如果各个县教育主管部门也能效仿这一模式,就会彻底扭转农村学校师资薄弱困境,使农村学校课题研究工作走上正轨,教师形成合力后也会主动去承担课题研究工作,城乡学校共同破解教育教学发展的难题,就能出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欣欣向荣景象。
其他文献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编辑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为了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在编辑理论界的倡导下,“编辑学者化”逐渐成为一个为编辑出版界所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命题。笔者认为,所谓“教育理论期
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达到此目标,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为此,文章分析了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一些设想。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外国有位著名的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
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综合性、公益性基础地质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区调工作方法面临严峻挑战。1:5万地质图是区调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地质图件中使用面较
一、活动背景:为进一步明晰乡镇教研人员的工作思路,促进校本教研的开展,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前不久,我们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乡镇教研员培训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专家讲座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则将使观察陷入随意、散乱。我们尝试从四个维度:学生学
“微”是近年来在网络迅速传播的一种时尚概念,由“微博”而衍生出的“微信”“微公益”“微电影”等众多产品正日益显现出“形式微小而力量巨大”的发展强势。对于教育来说,其
本文从课文朗读、文体写作、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谈了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具体实践,旨在探索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感知美、品味美、领悟美以及如何捕捉现实生活中千姿百态的美。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心态呈现明显的“双重性”,即理论肯定与制度模糊的对立、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道德观念与实际行为的失衡、自我认知与社会评价的落差。在社会主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