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练”更重要的是“思”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s85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一般练习课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疏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提升练习课的功效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以“解决问题之取商的近似值”练习课教学为例,教学可以从学生自主生成问题入手,以“思”引领“练”为主线,让学生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思辨过程,引导学生一方面作求同分析,另一方面作求异思维,突出学生问题意识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总结出一般的、对于以后的学习有启发或帮助的认识与方法。
  【关键词】解决问题;练习;问题意识;思辨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练习九“解决问题之取商的近似值”是一节练习课。一直以来,在练习课教学中,我们力求通过大量训练让学生巩固、运用知识,却疏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在“解决问题之取商的近似值”练习课之前,教材安排了例6、例10对“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三种取商近似数的方法进行系统学习。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解决需要对计算结果取近似值的相关问题时,正确列式没有困难。可是在具体计算时,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要么一直往下除,要么问“除不尽怎么办”。显然在学习了取商近似值的各种方法后,学生对于在什么时候需要取商的近似数比较模糊。可见,这节练习课需要解决以下两大问题:一是会对计算结果需不需要取商的近似数作出正确判断;二是如果商需要取近似值,应该用哪种取值方法比较合理?重点是培养学生会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判别取商近似数的意识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教学“解决问题之取商的近似值”一课时,尝试从学生自主生成问题入手,以“思”引领“练”为主线,突出对学生问题意识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学有效度,在感悟中生成问题
  解决问题的愿望,是学生对学习产生需求的驱动力。问题从哪里来?课前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对于计算结果是否需要处理意识淡薄,而告诉具体取值要求后进行计算根本没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笔者在教学时并没有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逐一练习讲解取商近似数的三种方法,而是直接改编教材练习九的第8题、整合第7题,把需要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三种取商近似数的方法解决的问题整体呈现,在取舍数学信息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并在计算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
  【教学片段】
  创设情境:节日期间老师去葡萄园参观,收集到一些数学信息。
  1.在信息中生成数学问题
  师:看了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照这样计算,买1千克葡萄需要多少元?
  生:总价÷数量=单价。(6.3÷0.8)
  生:需要准备多少个纸箱?
  生:就是求600千克里有几个9.5千克?(600÷9.5)
  生:宋叔叔可以进多少箱葡萄?
  生:就是求1320元里有几个48元?(1320÷48)
  2.在计算中生成数学问题
  师:看了这些同学的解答过程,你有问题要问吗?
  生:在计算时,除不尽怎么办?
  生:题目中没有让我们取商的近似值,為什么要取商的近似值?
  生:第2、3两题在计算时为什么不继续往下除了?
  人教版教材编排的练习,既提示了数学知识点的要求和方法,又发挥了训练、迁移的作用。改编教材第41页第8题,整合练习内容,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照这样计算,买1千克葡萄需要多少元?”“需要准备多少个纸箱?”“宋叔叔可以进多少箱葡萄?”这些学习材料的生成,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要,起点低,每个人都能计算,又能体现出层次性,要在短时间内正确计算出三个问题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利于挖掘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这样的处理,直奔练习重点,用充足的时间落实课时目标。
  二、导有深度,在思辨中达成共识
  练习课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解题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仅停留于就题解题的层面,就缺乏思维层面的反思、比较与提升。因此,在练习课教学中,当学生积累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思维的碰撞,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本课时练习的重点和学生的疑难之处,适时提出“对比一下方法和计算结果,有相同的地方吗?有不同的地方吗?”引导学生进行思辨、交流。一方面作求同分析:解决这类问题要用除法、计算结果都适合用近似数表示;另一方面作求异思维,虽然解决此类问题的计算结果都适合用近似数表示,但取商近似数的方法各不相同。有时要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但有时却不适合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要用到“去尾法”或“进一法”。
  【教学片段】
  师:题目中没有让我们取商的近似值,为什么要取商的近似值?
  生:因为生活中算价格最多精确到分,所以结果最多只保留两位小数。
  师:也就是说联系生活实际情况,求”葡萄的单价”计算结果需要取商的近似数。
  师:用什么方法取商的近似值比较合理?(板书:四舍五入法)7.88元是怎么得到的?
  生:7.875保留两位小数就是7.88。
  师: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呢?保留到整数呢?
  生:7.9元。
  生:8元。
  师:假如你是葡萄园老板,会取哪个值?为什么?
  生:8元,赚的钱比较多。(生笑)
  师: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7.88元和8元,1千克相差多少元?10千克呢?100千克呢?1000千克?10000千克?
  师:在计算2、3两题时为什么不继续往下除了?   生:生活中箱子是取整数个的,这里计算结果也需要取商的近似数。
  师:既然箱子是取整数个的,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合理吗?
  生:不合理,如果取63箱,剩下的1.5千克葡萄就没箱子装了。
  生:只要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没有必要再往下除了(如右图)。
  师:你们把63箱和多一些葡萄看成64箱,这里又运用了什么方法?(板书:进一法)
  生:葡萄的箱数必须取整数,这个计算结果同样需要取商的近似数。
  师:要求宋叔叔能进多少箱葡萄这个问题,你们认为用什么方法取商的近似值比较合理?(板书:去尾法)
  师:为什么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呢?
  生:如果用“四舍五入法”或“进一法”,就是28箱,宋叔叔的钱不够。
  师:既然都是取整数箱,为什么所用的方法和第2题又不一样呢?
  生:进一法,只要在除得的商的个位上加1就可以了。去尾法,只要取商的值就可以了。
  师:下面我们再一起看一下解决这三个问题的方法和计算结果,对比一下,有相同的地方吗?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都符合除法的意义,要用除法解决问题。
  生:计算结果都适合用近似数表示。
  生:商取近似数的方法各不相同。
  师:同样是取商的近似值,为什么选择的方法却不同呢?
  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在需要取近似数的情况下,一般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但有时却不适合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方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加深对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等取近似值方法的体验。学生在联系所求问题计算6.3÷0.8、600÷9.5、1320÷48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小数除法单元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明确以下两个问题:①计算结果需不需要取商的近似数?②如果需要,用什么方法取商的近似数比较合理?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取商近似数的三种方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思辨交流,促使学生的认识深化,不但加深了对“在解决问题时是否要取商的近似数?”“怎样取近似数比较合理?”等问题的理解,而且有助于相互学习借鉴,达成共识。
  三、练有梯度,在类比中提升思维
  用简单的学习材料做富有思考的训练。在设计本节课的练习时,我们以开放性的数学信息为载体,注重练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和影响,通过图片信息、多余条件、图文结合等多种形式,优化取商近似值的方法与策略,提升学生的思维。第一层次: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信息,类比分析“至少需要准备几个这样的小杯?”和“最多能装满几个这样的小杯?”这两个易混淆的问题,巩固“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合理选择,进一步明确“四舍五入法”的适用范围。第二层次:结合书本习题,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从一步计算解决问题到两、三步计算解决问题“取商近似数的方法”同样适用。同时,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自觉地使用估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感受到估算的价值。第三层次:拓展取商近似数方法的应用范围,加强算法的比较,以数形结合思想纠正“大面积÷小面积”这种算法,感受策略的优化。
  【教学片段】
  1.观察与思考
  师:下图的信息能看明白吗?谁来告诉我们?
  生:一瓶可乐1.25升,倒满一小杯是0.2升。
  师:由这些信息,你想到了哪个数学问题?你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吗?
  生:一瓶可乐有1.25升,倒满一杯是0.2升。至少需要准备几个这样的小杯?
  生:一瓶可乐1.25升,一杯是0.2升。这瓶可乐最多能装满几个这样的小杯?
  师:这两个问题会解答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都是求1.25里有几个0.2, 1.25÷0.2。
  师:算式一样,那这两个问题的计算结果也应该一样?
  生:不一樣。至少需要准备几个这样的小杯?适合用“进一法”取商。而最多能装满几个这样的小杯,则用“去尾法”取商比较合理。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在计算结果需要取近似数的情况下,要合理选择取商近似值的方法。
  2. 解决书本习题
  教师出示题目,如下:
  师:谁愿意来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解答的?
  生:先求出剩下的钱,剩下的钱÷笔的单价=笔的支数,(80-45.6)÷2.5≈13(支)。
  生:去尾法合理,即使有剩余的钱也买不到1支笔了。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生:一本相册多少元?45.6÷8=5.7(元)。
  生:这些钱全部买相册,最多可以买几本?
  师:这个问题的计算结果需要用近似数表示吗?
  生:我认为需要,80÷5.7≈14(本),用“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比较合理。
  教师出示另外一道题目:葡萄园李经理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请设计师帮助设计了一种正方形防伪标志(如右图)。请问:在一张长14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纸上,最多可以剪出这样的防伪标志几个?
  (1)独立思考计算。(学生板演不同的算法)
  ①14×7=98(平方厘米) 3×3=9(平方厘米)
  98÷9≈10(个)
  ②14÷3≈4(个) 7÷3≈2(排) 4×2=8(个)
  (2)交流讲评。
  生:先求长方形的面积,再除以小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结果适合用“去尾法”取近似数。
  生:我不同意用“大面积除以小面积”这种算法。因为这里是“剪”而不是“剪拼”。
  生:我也赞同第2种算法,可以画个图。(学生画图说明)
  课件演示:
  师:数形结合解决问题多好啊!虽然在计算结果时都用到“去尾法”,但解决问题时更要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素材,设计具有真实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拓展取商近似数方法的应用范围,充分把握练习的质与量。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暴露学生的易错点:解决问题时,计算结果需不需要取商的近似数?用哪一种方法取商的近似值比较合理?在讨论、比较、反思的过程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中有所借鉴,用于解决问题实践,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生成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练习课的教学不能仅停滞于对习题本身的感悟理解上,应当把练习的过程看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其核心并不是多做几道题,而是要把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思”引领学生的“练”,注重学生问题意识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总结出一般的、对以后的学习有启发或帮助的认识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斯苗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中心小学 313113)
其他文献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教材独有的内容,它的编排意图在于系统而又有步骤地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借助一些操作等直观手段向学生进行渗透。“排列组合”的内容安排在“数学广角”中,分别在二、三年级出现,新旧教材二年级都在上册,三年级从上册改到下册。我们认真地对比这两套教材,会发现同样是这部分内容,它的结构和例题呈现形式及课后的习题都进行了一些调整。
【摘 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素养。以“1亿有多大”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从“扶”到“放”、 从“算”到“叹”、从“比”到“思”、 从“联”到“悟”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原本的“经历”成为了自己的“经验”,使原有的个体经验在实践经历过程中,从模糊片面走向清晰全面。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经历;操作;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是指
【摘 要】读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读题是贯穿于解决问题全过程的重要环节。针对实践中发现的读题问题,教师可以提出细化读题指导,养读题习惯;改进呈现方式,激信息关注;呈现对比问题,显问题差异;准确表征问题,扬个性解读四项策略。以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形成较强的读题能力。  【关键词】 第一学段 读题能力 培养  【问题现象】  在第一学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读题
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小学荣誉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邱学华老师继30年前发表《要不要熟记加法口诀》一文后,再次在2012年第1~2期的《中小学数学(小学版)》发表《再论要不要学生熟记加法口诀》一文。以“近年来正在讨论中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什么的问题”为契机,从“提出熟记加法口诀的起因”、“怎样运用加法口诀”、“熟记加法口诀的实验案例”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作为一种尝试,
【摘 要】在数学实验中发展隐性知识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完成既定的实验目标外,还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内容来实现。以“智慧珠”的实验为例,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旋转”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可以让学生从这个实验材料的不同研究兴趣出发,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后结伴而行,从而形成个性化的实验结果,感悟得出独特的见解,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空间思维发展。  【关键词】数学实验;自主选择;高阶思维  小学
解决“组合图形面积”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将组合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再进行计算,要求学生会分析图形的构成,能够正确分析图形的隐含数据条件,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在学习了求组合图形面积后,学生基本都能运用分割法和添补法求出面积,然而在碰到稍微难一点的问题时,仍然有许多学生会出错。例如,在解下图所示的题1时,大部分学生认为此题出错了。  题1:求阴影部分面积  一、分析思考  (一)一题多解≠会解题  组合图形
【专家简介】安淑华,博士,现任美国加州州立长滩大学教授,数学教育研究生部的负责人。在中国和美国的中学、大学有30年以上的数学和数学教育教学经验。研究领域包括数学教育比较研究,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评估和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等等。自2008年以来,一直引领来自多个国家的30多所大学数学教育学者组成国际课堂教学研究组。安淑华博士曾任加州数学教师教育协会的第一届董事及treasure (2004-200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具体形象性矛盾的有效策略。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它所蕴含的大量数学信息能给学生提供广泛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广大数学教师的一贯追求。下面以北师大版教材三上“吨的认识”教学为例,来谈实践体会。  一、在新课引入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
【教學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1~62页。  【教材解读】  首先,教材呈现生活中购买笔记本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量的变化规律,并运用数量关系式进行抽象概括,初步体会反比例的意义;其次,通过“试一试”,借助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这两种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在问题的解答中体验判断成反比例的量的思考方法,并通过比较,抽象出成反比例的量的字母表达式;最后,借助“练一练
“倍的认识”是学生学习相对数量比较的起点。前段时间,在俞正强特级教师工作室团队活动中,我们对“倍的认识”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师父的精彩演绎让我们叹为观止,师父的通理明法让我们豁然开朗。当我们读懂学生的明白,学生学习就自然发生,课也自然生动。  一、理解:倍是一种关系  “倍”代表着两个数量间的比较关系,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两者比较,而关键是要把其中一方以另一方为标准,分成相同的几份。对于中高年级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