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历”走向“经验”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R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素养。以“1亿有多大”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从“扶”到“放”、 从“算”到“叹”、从“比”到“思”、 从“联”到“悟”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原本的“经历”成为了自己的“经验”,使原有的个体经验在实践经历过程中,从模糊片面走向清晰全面。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经历;操作;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具体活动进行操作、比较、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形成的认识。它是数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教师应当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经验的开发者和促进者。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真正经历活动,积累经验,提升数学素养?笔者结合“1亿有多大”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谈谈几点做法和思考。
  一、从“扶”到“放”,丰盈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学习需要教师适时的“扶”和“放”。“扶”是指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放”是锻炼,是学生的独立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要注重扶,又要敢于放,有扶有放,扶放结合,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丰富活动经验。
  【案例1】1万有多大?用具体的事物来描述。把1万张纸堆起来会有多高?学生认为拿1万张纸测量不现实,可以先测量出少量纸的高度再进行计算。根据学生的说法,板书:1张、10张、100张等,讨论选择哪个最合适。教师先让学生量一量1张纸的厚度,发现1张纸太薄很难量。引导学生先量出10张纸、100张纸的高度再来计算比较合适。先估一估100张纸的厚度,测量100张纸的厚度约是1厘米。
  在学生知道1万张纸的厚度约有1米高,利用米尺建立了直观表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组活动:必做题“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选做题(二选一)“读1亿个字要多长时间?”“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有多长?” 在所提供的材料中,必做题是有关高度的,选做题是有关时间和长度单位的。
  长度、高度、时间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素材。本课活动设计从简单到复杂,涉及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而且活动要求比较灵活,有必做和选做,活动设计也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师生互动到学生设计方案开展研究,实现了从“扶”到“放”的过程。以“1万张纸有多厚”这个问题引入,探讨研究的方法,将解决问题的方法细化,找到最适合的方法,知道“10000张纸有1米高”,借助米尺直观认识,简单小结出是从小数量推算出大数量的方法,既教给了学生研究的方法,又为“1亿”的数感建立奠定基础。教师只有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与深度,关注知识的呈现与学生的思维,关注学习的目标与过程,才能扎实推动活动的开展,不至于让活动流于形式,才能拓宽学生获取经验的渠道,获得更多更扎实的经验。
  二、从“算”到“叹”,内化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1亿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在上课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由衷地感叹“1亿真大啊!”这些都需要一个理解感悟的过程,需要一个支撑点——计算。只有经历了细致的算才能换来初步的感觉,对“1亿”的数感才能建立起来。
  【案例2】一算“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二算“读1亿个字要多长时间”或“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有多长”,把学生的计算过程与结果记录在下面的学习单上。
  学生记录:
  100张纸厚1厘米,10000张纸高1米,100000000
  ÷10000=10000米。
  1分钟大约读200个字,100000000÷200=500000分钟≈8333小时≈347天。
  一个四年级小朋友伸手长度大约1.5米,100000000×1.5=150000000米=150000千米。
  在计算出结果后,让学生主动进行交流,讨论算法,感悟“1亿”,课堂上不时听到学生发出“哇,这么多!”“1亿真的很大!”“哇……”这样的感叹。
  1亿是一个大数,大到什么程度,如果不跟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经验联系起来理解,恐怕很难有具体的感悟。通过计算,50万分钟、8333小时学生的感觉还不够具体,但347天对学生来说很实在,不吃不喝不睡觉读1亿个字差不多就要一年了。计算结果就足以让学生感悟到1亿的大。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学生能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加之相互交流,这对强化感知和思维,积累数感经验非常有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其中,既有外显的行为操作活动,也有内在的思维操作活动。从学生的学习结果看是獲得了经验,从过程上看则是一个积极的经验内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经历探究过程,以达到内化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目的。本案例中,提供素材,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并讨论交流,而计算是解决问题和感悟“1亿”的必然途径,学生只有通过算才能感悟到“1亿有多大”,建立起对“1亿”这个数的基本经验。
  三、从“比”到“思”,提升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比较是教师教学的常用手段之一,教师通过比较能让学生对已经建立的“1亿有多大”的感悟更加深刻。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需要参与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有机联系在一起,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在不断重建与更新中螺旋提升。
  【案例3】在得到“1亿张纸大约有10000米高”的结论后,教师引导学生与珠穆朗玛峰8848米的高度进行比较!一幢30多层的大楼高约100米,要100幢这样的大楼叠起来才是1亿张纸的高度!多重比较,加深理解。
  一个四年级小朋友两手之间的距离大约1.5米,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有15万千米长,地球赤道全长400万米,但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却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再次让学生发出感叹“哇,1亿好大啊!”
  1亿张纸的高度,毫无疑问很高,高到什么程度呢?怎样让学生的判断更加准确?楼房的高度对于学生来说不陌生,拿1亿张纸的厚度与之比较也贴近实际,然后再与珠穆朗玛峰进行比较,这样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寻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数据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在交流中从多维角度去思考感悟,丰富自己的数感经验。学生对大数的感悟,不会像技能、知识的习得那样立马见效,它需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经历一个逐步建立和发展的过程。把“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与地球赤道进行比较,是一种与大数据的比较,是一种建立在本身就大的数据上的联想与思考。地球赤道的长度是学生无法想象的长度,拿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15万千米与之进行比较,这个大数据反而小了。经过多次的比较与思考,学生逐步积累了对“1亿有多大”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从“联”到“悟”,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1亿是一个大数,大到什么程度,如果不跟學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经验联系起来理解,恐怕很难有具体的感悟。学生通过计算对“1亿”有了初步认识后,在活动的反馈过程中,将所得的数据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以及学习经验有效联系,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教师在反馈过程中有意识地收集了一些生活的例子来参与其中,让学生感觉到1亿是一个实实在在随处可见的数据。
  【案例4】“1亿个硬币有多高”在学生知道1亿张纸有10000米高之后,用1亿个一元硬币的高度加深理解。学生想到1个硬币的高度大约相当于10张纸的高度,从而想到1亿个硬币的高度是10万米高,珠穆朗玛峰高是8848米,那么大约有15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1亿个字有多少”一本《新华字典》约有66万个字,152本字典上的字数才够1亿个字,这样联系起来理解1亿个字确实很多。
  1亿张纸、1亿个字对于学生来说是摸不着说不清的东西,怎么让学生感觉到呢?教师在反馈过程中加入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硬币和字典,联系这些学生熟知的物品来理解“1亿有多大”,让1亿的形象更加丰满。1张纸很薄,1亿张纸超出想象的高,1个一元硬币也很薄,但比1张纸厚得多,1亿个一元硬币的高度也就不得了了,这样联系的用意在于让学生用刚刚形成的经验来推算,获得更多更扎实的经验。再如通过“1亿个字”的素材来建立“1亿”的感觉,读1亿个字的时间已经让学生惊叹1亿之大,再结合《新华字典》来进一步认识到1亿个字之多,从而积累了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悟经验。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站在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操作、探究、思考等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同时,在活动中更需要学生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学生积累和提升数学活动经验的一个重要渠道,只有让活动与操作充满智慧,学生才能将经验内化于心。
  参考文献:
  [1]凌志芬.让操作活动丰盈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J].江苏教育,2015(1).
  [2]陈洁琪.有效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促进学生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三小 311400)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主要面向认知领域目标的学习,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手段,好的课堂提问是优质教与学的核心。很多教育家认为:提出少量的、经过精心组织和陈述的好问题,比提一大堆问题更能促进学生思考。结合以上观点,笔者尝试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分为四类:陈述性问题、技能性问题、策略性问题和管理性问题。  陈述性问题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学习过程大部分都要经历陈述性阶段,有指向符号表征、事实性知识、知识体系的陈述
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石,是发展数学思维的必要条件。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存在着矛盾,使概念教学成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那么,教师如何寻找“撬”起概念的支点,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灵活运用概念呢?笔者有幸听了北京刘延革老师执教的“认识周长”一课,深深地感悟到了“突出概念本质,落实有效教学”的浓
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很多教师会把圆的概念、半径、直径及其关系作为教学的重点,会选择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的方式进行数学活动,用告诉、发现的方式让学生认识这些概念;在教学用圆规画圆时会总结详细的画圆步骤,让每位学生掌握画圆的方法;在渗透数学文化时,会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人文背景,向学生充分展示圆的文化内涵,但在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方面,学生没有达到数学的理性与概括。综观这样的获得知识,除了
【摘 要】计算教学是“数与代数”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因此在计算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活动体验,加深学生对于计算模型的意义理解,促进知识概念的整体建构和运算能力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以“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尝试以数学活动操作为抓手,强化“有余数除法”计算模型整体建构,以求有所突破。  【关键词】操作 对比 理解建构 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数学教材二
去年6月,有个喜欢赖账的人通过朋友向我借了5万元钱,说好了一年内还的,但是一年到期后,他连提都没提。我怕他万一不还了,怎么办呢?之前让他打过一张借条,但是却找不到了。向他要吧,空口无凭,所以很发愁。我想了一下,还是运用了我擅长的逆向思维办法,给那个朋友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尊敬的某某先生,一年前你向我借了10万元,现在我手头有点紧,急需钱用,您能尽快把钱还给我吗?   第二天,就收到了他的回信:很感
【摘 要】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已经拥有自然概念,具备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调解能力都会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学生基于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经验习得,学生的元认知需要经历从“错误”的原初构想到“正确”的最终认知调正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分析学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异认知的形成原因,从各种调正路径借鉴调正经验,寻求最利于学生认知建构的调正路径
“变教为学”的理念倡导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思考。这种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自主建构。但是,如何让学生实现自主建构?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采取一定方法及时了解学情,然后对学生学习效果作出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教学。正如浙江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所倡导的“诊断—处方”式教学,即教师要像医生诊视病人判断其病症的方式进行教学。本文笔者就以“面积单位”一课的教学为例,分析典型课
【摘 要】数學实验是一种思维实验和操作实验相结合的实验,就其类型而言,数学实验主要有探索式和演示式两种方式。教师必须从数学的本质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合理设计数学实验,让学生经历数学实验,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  【关键词】数学实验 探索式 演示式  数学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辅以实验的帮助,根据研究目标,通过创设或改变某种数学情境并让学生进行操作活动,从而来研究数学现象的本质和发现数学
吃过晚饭,带着5岁的儿子出去散步,过马路的时候,为了安全,对儿子说:“仔仔,来,爸爸搀。”可儿子怎么也不愿意让我搀着,非要独自过马路,我只好左顾右盼,紧紧地跟在后面。  第二天,又和儿子出去散步,我灵机一动,对儿子说:“仔仔,搀着爸爸,这么多汽车,爸爸好害怕。”没想到儿子非常高兴地紧紧搀着我的手,自己还左顾右盼,嘴里嘟噜着:“爸爸,别害怕,有仔仔呢。”……从那以后,每次过马路、上下楼梯,儿子都会主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教材独有的内容,它的编排意图在于系统而又有步骤地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借助一些操作等直观手段向学生进行渗透。“排列组合”的内容安排在“数学广角”中,分别在二、三年级出现,新旧教材二年级都在上册,三年级从上册改到下册。我们认真地对比这两套教材,会发现同样是这部分内容,它的结构和例题呈现形式及课后的习题都进行了一些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