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投放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u76235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以自主的、多样化的游戏活动方式,通过和游戏材料互动自发进行的无意性学习。幼儿在操作、摆弄材料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幼儿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操作材料实现其娱乐功能的同时实现了其教育功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创设一个吸引幼儿、引导幼儿、支持幼儿活动的区域环境,投放适宜的材料,采取不同的有效策略,让幼儿充分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自主商定,游戏环境更适宜
  《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让环境与幼儿进行有效互动,既美化环境,又起到教育功能。让幼儿自主协商制定规则,然后将规则以图画的方式粘贴在墙上,提醒幼儿应该怎么做,如此实现让墙面说话的教育价值。
  如,幼儿经过协商,幼儿觉得在游戏时要保持安静的环境,于是他们用表示音量的符号画成规则图,贴在区角的墙壁上,以此提醒自己和同伴要声音轻;另外,每个区角侧重的规则重点有所不同的实际情况,孩子们还设计了不同的区角规则图。如,科学区墙面上画的是小孩的头、问号以及记录纸和笔,表示在科学区要动动脑,玩一玩,做记录;美工区墙面上画的是颜料盘、彩笔、剪刀,表示在美工区要动手画一画,涂一涂,做一做,等。由于这些规则都源于幼儿的自主协商,因此能够促进幼儿内化这些规则。总之,通过协商,幼儿将制定的规则以自己喜欢的形式画下来,并粘贴在相应的区域墙面上,能够很好地提醒和制约幼儿在相应区角中的行为,促进其进区意识与学习品质的良好发展。
  二、图示展示,游戏活动更自主
  《指南》的“说明”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进行的。”这点明了幼儿学习的主要特點就是做中玩、玩中学。同时,根据幼儿易受暗示的心理特性,教师通过展示图片示例,提供幼儿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机会。
  如,在美术区,提供折纸的步骤,幼儿根据图示,对照学习,一步步折,自主探索新纸工;在数学区提供各种不同排列的图片,让幼儿自主选择物品,设计排序,进行排列等;在建构区张贴生活中具有美感的建筑、幼儿喜闻乐见的公园等图片,让幼儿自发地设计,或者和同伴一起设计,根据设计图自主搭建;生活区提供编辫子,系鞋带,做点心等各式分步图例,当幼儿游戏需要时,随时选择进行游戏等。通过这样的图示暗示,可以为幼儿创设一种自我学习的温馨环境,大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与探究的欲望,让幼儿游戏活动更自主。
  三、合理规划,材料摆放更有序
  《指南》特别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指出成人应为幼儿提供有利于其生活自理的条件,让幼儿有机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教师要适当放手,给幼儿提供自我服务的机会。在区域游戏中,材料的收拾和整理也是游戏的环节之一。
  只有合理规划,材料摆放有序,在游戏中,幼儿能既快又好地收拾和整理。在区域材料摆放中,教师可有意识地按照各区材料的性质进行相应的分类,以便幼儿有序收放。如,美术区可以将材料相应分为涂鸦类、折纸类、捏泥类。涂鸦类包括笔、颜料、画纸等材料;折纸类包括彩纸、图示、装饰线等材料;捏泥类包括图示、模具、彩泥等材料;数学区可以将材料相应分为益智类、数学类。益智类以棋类、迷宫、七巧板材料为主;数学类以数的组成、排序、图形等材料为主。通过这样合理地规划摆放,并图文并茂地贴上标识,如观察类画放大镜,测量类画尺子,益智类画迷宫等,一方面有助于引起幼儿对符号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幼儿创设了条件,让其学会主动有序摆放材料,培养文明习惯和秩序感。
  四、家园配合,材料更生活化
  材料作为幼儿游戏的主要物,在收集整理上,光靠老师的力量是片面、微弱的,要发挥家长作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制作游戏中所需的游戏材料,既大大提高了游戏材料的开放性,丰富了游戏情节,又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幼儿游戏的质量和水平。
  家园合作、共同收集的自然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更贴近自然生活。我们将之投放到区域游戏的材料箱中,供幼儿创造性地使用。废旧低结构材料,对幼儿游戏行为的限制比较少,目标隐蔽,但对幼儿来说自主操作和创作的空间更大,幼儿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能力、兴趣,充分地进行想象,并赋予材料独特的意义。如,木片可以变成娃娃家的饼干,美术区的装饰物,表演区的打击器材。纸箱、铁罐用于建构游戏,搭建出创意建筑,用于娃娃家,作为盛物的器皿等。适逢中秋,家长提供了中秋月饼盒,孩子在游戏时,用橡皮泥做好各种形状的月饼,用水果印章刻在月饼上,把水果月饼放在月饼盒子里,开起了月饼店。这些自然生活中的材料会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一物多玩,促进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在区域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创设适宜的环境,投放合理的材料,都有助于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开展,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活动平台,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动机,让幼儿通过自主学习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更好地促进幼儿全身心的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吴江区思贤(机关)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经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为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倡重视阅读教学,研究阅读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与推进,拓展性阅读逐渐成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和教研中倍受关注的话题。它不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潜在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适应学
“嫁接”还是“移植”?  曾几何时,我们争相“学习”“效仿”国外的教学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加拿大的CBE、澳大利亚的TAFE等,不切实际地奉行“拿来主义”,教师在身心疲惫中迎接一轮又一轮的改革“冲击波”。对于“工作室学校”,我们缺乏“移植”和“复制”的“天然”条件,如果强行“移植”,必然造成“水土不服”甚至“过早夭折”,只能取其精华,根据自身和区域条件,或者创造一些条件,适当地
成本不到位,征收难是水价、水费的结症,供水水价形成机制与水费征收机制关系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水利改革的推进和水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就机制问题进行
从江苏省2012年在全国率先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至今,已经2年有余。一开始,试点项目主要是在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和地
信息技术学科的最大特点便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实现或达到需要的效果,其操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在现实的课堂中,单一的学习方式弱化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他们习惯了依赖老师的讲述,信奉的是“拿来主义”。比起自主探究和拓展思索,他们更愿意接受现成的“劳动成果”。但是,这种“看课”和“听课”的方式已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此,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学会探究,对多样化的操作途
十月的校运会已经有些寒意,同学们穿着校服,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地跳跃着,奔跑着。突然一位浓妆打扮的女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只见她穿着热裤、吊带背心,配着半臂毛线手套,浓浓的眼线和眼影再加上亮丽的唇彩,让在操场上到处晃悠的她格外与众不同,这就是我们班的文静——一位特别爱化妆打扮的女孩,我和她关于化妆问题的“战争”也自此拉开了序幕。  第一回合:迂回战  在运动会上,我立刻把她请回,和颜悦色地问她:“你身体
面对职校生频频跳槽的现象,我觉得教师是可以做些什么的,至少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改革工作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教学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创设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创设
文化是什么?是唐诗宋词、古典小说、音乐舞蹈、园林建筑、民俗传统?是古物遗产的保护,是增加额外支出的公共负担,是纯粹消耗性的投资?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感叹:文化好则好矣,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