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姜的故事》读札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zhi1984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赵志明试图通过《小姜的故事》为论坛时代的文艺青年立传。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论坛时代短暂而峻急,如小说中描述的那样:“386被弃,486告急,586望眼欲穿。”时代提速,与之形成正比的是记忆遗忘的速度,不管是社会记忆,还是私人记忆。所以,很难想象短暂而闪耀的论坛时代是如何在艺术趣味、写作实验、思想表达、社会关怀等层面对彼时青年进行了训练和影响。具体到当代文学,1970年代中后期到1980年代初期出生的青年作家们,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可以把写作前史追溯到论坛时代。他们在那个时候的各种论坛中完成了最初的写作训练、阅读积累和鲜明而脆弱的文学观和人生观。大概是因为在论坛凋零之后,他们要在各個方面进行艰难的重新调适,所以,恍如隔世的陌生感会让他们不知道如何从头谈起。赵志明无疑他们之中为数不多愿意尝试的人之一。

2


  如今回想起来,把论坛定义为虚拟空间其实并不确切,这种定义把沿用了将之与现实社会进行区分、对立的陈腐观点。如今,我们只要环顾四周,观察一下所谓“虚拟”是如何镶嵌于日常细节和社会结构,并颠覆、定义现实社会这些现象,便能够理解重新讨论论坛生态与当代生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论坛的开放性和准入制度是相辅相成,表现于宽松但边界清晰的论坛公约,宽容但是明确的奖惩措施,透明、可操作的会员等级升迁规则等,这些无疑是对现代契约关系的实践。成员根据自身的性别、年龄、知识、兴趣、诉求等而选择不同的话题板块和分论坛,像是成熟的现代国家、社会对不同社区、族群、少数群体利益及其诉求的尊重和维护。而小说中提到的那些“斑竹”“大虾”则是遍布论坛的管理员或意见领袖,这些管理员不仅是执行监督和管制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承担着信息、舆论的沟通和交流功能……因而,运营良好的论坛,确实像关于现代理想社会形态的模拟、训练和实践。严格说来,它们从未隔绝于社会现实,反而把社会现实纳入论坛,进行更为公开、透明的讨论,并形成某种现实塑造力量。在力图最大程度地表达、实践公共关怀的同时,为个人趣味的培养、训练和发挥,提供了最大程度的自由,并由此形成了很多或大或小的志同道合共同体和社交群落。关于后者,其实便是赵志明在《小姜的故事》中着力描述的部分。不可回避的是,论坛与社会现实确实存在着某些无法消除的障碍和界限。所以,所有事关理想和未来的模拟、训练和实践在现实的具体境况中都需要重新磨合,而这是《小姜的故事》所回避的。或者说,因为难言之隐,或情之所至,这篇缅怀、伤逝之作有意忽略了这些。小姜之死其实便是论坛时代消亡的隐喻,没有在论坛时代浸淫过的人,大概是很难理解这种沉痛而绝望的悼念。因为,在这里,赵志明们耗尽了青春期最后的荷尔蒙和理想。从此以后,他们怀揣着生存意志、理想的残渣以及伪善的谦卑,假笑于世间。

3


  小说的结尾,赵志明写到:“他有幸被土葬,这可能是我们这代人都不可能得到的命运的格外垂青。”论坛时代落幕以后,诸多遗迹无处可循,比如数据毁坏、服务器关闭、域名变更等,这一切就像是从未发生,如人死被抛尸于荒野。赵志明的写作就像是筑坟和立碑,依此凭吊和招魂。
  责任编辑:李樯
  见习编辑:陆萱
其他文献
她姓韦,又生得娇小,全身靠一个圆而大的脑袋占据重心,刘海儿一梳,浑然娃娃样。这使我们更爱称她为“小宝”,而非她诗意盎然的本名“韦怡然”。韦小宝年纪不大,模样更小,一双圆眼睛不是带点儿傲娇不屑地斜睨着,就是笼起两道冷淡的目光半眯着,温顺乖巧是鲜少见到。大家觉得她这小孩样貌与大人姿态融合得十分有趣,说她是“鬼马小精灵”。  这小精灵有个技能,就是骗人。高中时,正值高考关键期,她却和同学们在学校后山捡到
期刊
摘 要:《携带者》让我们透过光怪陆离的欲望尘世,看到了在这样一个消费逻辑当道的时代,社会底层人生存的不易和不堪,也看到了人渴望得到灵魂救赎的可能性。 毋庸讳言,我们许多人,在欲望的尘世奔走,灵魂早已被放逐。我们许多人需要忏悔,如蒋黎明一样,忏悔对自己的无限放纵。当然,蒋黎明是在被误诊为“艾滋病毒携带者”,在绝望之中开始忏悔的。但灵魂的救赎是否可能,留给读者一个意味深长的沉思。  关键词:读书 林恩
期刊
今年是《青春》创刊40周年,作为编辑部曾经的一员,我确有许多感慨。既感慨《青春》过往的经历与魅力,更庆幸自己能与《青春》这个名刊有过一段难得的机缘。  1978年底,我通过高考从淮安回到南京,结束了10年的插队生涯。因为学的是中文,自然要关心文学问题。而且那时候文学正热,如果你没读过刘心武和卢新华的作品,没读过方之先生的《内奸》,那就成了笑话。当时方之先生在学生中的影响很大,他去世时我们班还派代表
期刊
从2010年到2017年,我的后青春时代是与《青春》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于物质而言,《青春》是一本杂志;于精神而言,青春是一种信仰,一个隐喻。  是的,正如诗人艾略特所言“青春,对其无法辨认的处境微笑”。我们并不知晓青春到底是怎样的面目,即便身在其中,也无法明晰其存在意义,或者其伟大虚无的价值。既然青春与文学相遇了,我们就选择对“无法辨认的处境微笑”,我们选择抒写,我们选择创作。  每一年,都有
期刊
我年正花甲,早已退居二线了。在过去的岁月里,主要是在编辑的生涯中度过的,积几十年的办刊心得和体会,我深深感到,广大读者的支持,对一个办刊人来说,就是最高的奖赏。  当然,要办好一个刊物,不仅要有一个团结而又精悍的班底,还要有一个比较稳定而又有一定影响的作者队伍,但更为重要的,我认为还必须要有一个比较稳定而又能给刊物以巨大支持的读者群。这是一个刊物赖以生存的土壤,这种土壤越是深厚,刊物的生命力就越加
期刊
1939年2月11日,郁达夫致信许广平,不厌繁琐地一一介绍新加坡的语言、气候、往来路线、所需费用、出入境手续,以应许广平谓海婴多病和生活困难想去新加坡之事。一个月后,许广平复信,说海婴肺部不好,总怕他也突然死去,她眼睁睁看见周先生活生生地死掉,给死骇怕了,去新加坡之意也动因于此,但此外仍有很多困难,也没有一定打算动身之意。两信发表时一名《乱离中的作家书简》,一名《文人的穷》。郁达夫与鲁迅一生相知,
期刊
1  曹寇粗粝、戏谑甚至油滑、浮夸的叙述腔调会强化叙述经验的美学张力,或荒诞不经,或百无聊赖。支撑起这样的极端风格的未必就是龌龊、低俗的事件和趣味,也可能是那些不易觉察的深沉的思索和朴素的诉求。曹寇的魅力就在于他的风格呈现和思想表达之间的错位与冲突。如同很多自我标榜泼皮、顽主、屌丝的作家一样,曹寇们一直在用胡作非为、胡言乱语来掩饰他们羞于直白急切表达的思考冲动,和暗夜里才能觉察的或明或暗的天真、感
期刊
王啸峰,1969年12月出生,苏州市人,中国作协会员。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在《人民文学》《十月》《小说选刊》《作家》《花城》《钟山》等文学刊物上发表散文、小说百万字。出版散文集《苏州烟雨》《吴门梦忆》《异乡故乡》。作品曾入选年度最佳小说集、散文集。  三五牌台钟敲过零点,阿斌紧张起来。他拍醒伏在桌上打鼾流涕的二胖。严肃地指指时针。二胖顿时清醒。时针随着钟摆节奏歪下头,二胖的头也跟着偏转。  阿斌
期刊
一度风流,几多华章,对40年来《青春》的文学行走,应该有一番梳理,是追忆,是怀念,更是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启程。  青春本就是一场悸动的行走,不安、冲动,满怀希冀……创刊号  1979年的10月,在原属南京市文联的文学内刊《南京文艺》基础上,《青春》正式创刊,刊名采用鲁迅先生手写体的“青春”集字。  创刊号的阵容可谓强大,陈白尘、罗荪、夏阳、从维熙、顾尔谭、邓友梅等老一辈作家纷纷致辞,为《青春》拉起“
期刊
公元一世纪,使徒彼得与自己的命运迎面相遇,在逃离罗马城的大路上,彼得向耶稣提出了那个响彻人类世界两千年的问题——“你往何处去?”类似的问题五百年前也曾被另一位著名的弟子提起——“君子亦有穷乎?”在走投无路的陈蔡,子路问道。于大危难时,耶稣说,我要去罗马,为你们再钉一次十字架。夫子说,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且听弦歌!在人类的童稚时期,大哲都表现出一种令人钦羡的笃定,题目没有那么难,到处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