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词条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shu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度风流,几多华章,对40年来《青春》的文学行走,应该有一番梳理,是追忆,是怀念,更是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启程。
  青春本就是一场悸动的行走,不安、冲动,满怀希冀……

创刊号


  1979年的10月,在原属南京市文联的文学内刊《南京文艺》基础上,《青春》正式创刊,刊名采用鲁迅先生手写体的“青春”集字。
  创刊号的阵容可谓强大,陈白尘、罗荪、夏阳、从维熙、顾尔谭、邓友梅等老一辈作家纷纷致辞,为《青春》拉起“这是青年作者的领地,是青年作者驰骋的战场”的文学旗帜。
  也是这一期,王蒙先生开始在《青春》连载谈艺随笔《当你拿起笔……》。“当你拿起笔,当台灯的灯光照亮了雪白的稿纸,当稿纸上的每一个空格都忠顺地、无瑕地、热切地期待着你赋予它们以色彩和声音,以灵魂和生命的时候……”

主编斯群


  在《青春》的办刊史上,第一任主编斯群是一位绕不开的人物。
  斯群原名王绪言,安徽无为人,生于1926年,1941年参加新四军,1979年任《青春》主编。据《青春》的老人及斯群儿媳华蕾女士介绍,斯群出身一个封建士大夫书香之家,她的父亲是位同情革命的开明绅士,且嗜书如命,为斯群埋下了从文的种子。斯群可以说是位富家千金,15岁便参加了革命,打过鬼子,参加过解放战争。本期刊发的斯群早年写的短篇小说《脱险》,讲的便是那段峥嵘岁月中的惊险一幕。
  我还听说,执政《青春》后,斯群仍发扬着革命斗士雷厉风行、知难而上的风格,她闯过财政局领导的办公室,拍桌子要求解决问题。我现在也想这么干,可自知分量不够,拍不动。
  周梅森就是斯群作主招进《青春》编辑部的。那时周梅森还是徐州贾汪煤矿的一名矿工,按他自己的话说,进入《青春》就是进入了“我的大学”,从此正式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在本期叶兆言的文章中,他也提到自己差点儿进入《青春》工作的往事,但被斯群给否了。
  去年秋天,在华蕾女士带领下,我和编辑部的王冬梅、张元去宁南祖堂山敬老院看望斯群。老人家已逾90高龄,视力弱化,完全丧失了听力和说话能力,只能发出“啊啊”的声音。由于小脑钙化,老人家已经不识人了,但似乎又有太多的回忆和叮咛想说给我们,张大嘴巴努力多次,终究无以表达。最后她变得乖下来,安静地躺在床上,窗外阳光和绿树的光影倾泻进来。她安静地躺着,依然清澈的眼睛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充满婴儿般的好奇与可爱。

爷儿仨


  方之、李潮、韩东是爷儿仨,都曾经或正在《青春》工作。爺儿仨都是优秀的作家,诗人,都为一本文学刊物奉献过青春和智慧,这在世界文学期刊版图内恐怕也是不多见的。
  方之原名韩建国,一家之主;李潮是大哥,随母亲姓。韩东排行老二,少年时跟着李潮、顾小虎等大哥们混,他们带他玩儿,也把他带上了文学道路。韩东的母亲李阿姨在世时,我去过他家几次,李阿姨都是叫他东东,东东长东东短的。不知哪天起,画家毛焰打头叫韩东“二叔”,二叔长二叔短的,于是我们一帮文学小青年都跟着叫。
  方之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57与高晓声、陆文夫、叶至诚等组织“探求者”文学社,提出“干预生活”的主张,后因此遭到批判,携全家下放苏北农村。1979年第3期《北京文学》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内奸》,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被译成多国文字。
  方之是创办青春的功臣,“有人称颂方之把‘他最后的精力花在南京《青春》杂志的创刊上。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力快要消耗尽了,他要把手里的火炬交给后面的年轻人,他要创办一个发表青年作者作品的刊物。’是的,《青春》成为当时红遍大江南北的名刊,培养了大量的年轻作家,这功绩是历史牢记住的”(丁帆《你的灵魂,你的外貌》《美文》2019年第1期)。
  据斯群在《青春》创刊20周年时回忆,方之还没看到《青春》的创刊号便去世了——可能出刊日期较晚。方之是1979年10月22日因患肝癌去世的,只有49岁。这正是一个作家最好的时期,知道自己的病情后,他甚至有过“五年规划”,哪怕三年也成,他想再写十篇小说。可惜天妒英才。
  李潮在《青春》当编辑时与马原、叶兆言等过从甚密,只是他没待多久,就赶着下海潮南下打拼去了。听韩东唠过他许多好玩的事情,可惜至今也没见过他。没见过就没见过吧,“带头大哥”本应留守一份神秘。

退稿信


  《青春》兴办的头几年,来稿量非常巨大。据周梅森回忆说:“那个时候的《青春》真是太火了,我一个人每天收到来稿上百份,只要一天不看稿,桌子很快就被积压的稿件淹没了……”
  那时,编辑部要求每稿必复,人力不够,便请大学、中学语文老师帮忙挑选优质稿件,剩下的稿件写好退稿信寄给读者。他们每次来杂志社都要背着麻袋,一麻袋一麻袋的装稿件回去。叶兆言也干过这事:“写一封退稿信两毛五分钱,我一个月能挣二三十块,这在那时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乡村、小城镇的作者发表不了,哪怕收到一封《青春》的退稿信,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能高兴老半天,也能赢得周围文学女青年的青睐。”
  当时《青春》的印刷用纸,是国家拨的,就够印20万份,想多印得自己想办法。“读者需求太大了,怎么办,我们就自己想办法,到处去找纸,能弄来多少就加印多少,总是不够卖的。后来纸源问题解决了,《青春》的发行量很快突破50万份,接着是60万,最高时达65万册。”周梅森说。

青春文学奖


  1980年1月刊,《青春》发布“青春奖征文”启事,拉开了青春文学奖的序幕。1983年4月刊发布第四届启事时,正式称为“青春文学奖”。
  青春文学奖评选了五届,采取刊评模式,每年一评。第一届“青春奖”共评选出15篇获奖作品,主要获奖者有王安忆、徐乃建、董会平、贾庆军、梁左等。后续几届获奖者的名字,多位为读者熟知,简嘉、肖复兴、韩东、梁晴、陈所巨、李小雨、梁晓声、苏童、张平、王心丽……其中简嘉1981年一等奖作品《女炊事班长》,同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梁晓声1983年奖获作品《今夜有暴风雪》,张平1984年获奖作品《姐姐》,分别获得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短篇小说奖。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更被称为“知青小说”里程碑式作品,随后被拍成同名电视剧和同名电影,并入选2018年《小说选刊》“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   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第六届“青春文学奖”也许不久就能恢复评选,我们期待把它办成一个不一样的文学奖,最好能达到独树一帜的效果。

处女作


  《青春》因其卓越,获得文学期刊“四小名旦”的美誉,在文学界地位举足轻重。当时在全国文学青年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没在《青春》发表过作品,都不能视为登上文坛。
  1981年10月的《青春》小说作品专号,首开“处女作”栏目,把扶持文学新人的办刊主张进行到底。1983年10月号,开始推出处女作专号,卷首语《为无名者铺路》写到,“据不完全统计,创刊以来,我们共发表小说202篇,其中29%的作者是第一次发表作品”。2017年来,《青春》发表的处女作品和作者比例已经超过当初的这个数字。
  在《青春》的处女作名单上,有大量我们熟悉的名字:于坚、叶兆言、王大进、陈辽、苏童、小海……1980年第2期《青春》刊发演员陈冲处女作《女明星》,圆了她的作家梦。
  苏童曾说:“我至今还记得我在学校的食堂收到《青春》的录用通知时的那份喜悦和激动……我还记得当年梁晴和曾传矩写给我的信,他们清秀的字迹对于一个虔诚的文学青年来说无疑是福音。”

《青春》丛刊


  前不久去武汉,从刘醒龙那里我才知道,当时的文学界还有大《青春》,小《青春》一说。小《青春》是指常规的月刊,大《青春》便是指每年出版四期的《青春》丛刊,200多页,厚厚的一本,更有分量。
  《青春》丛刊创办于1983年,一直办到1988年。它的出现可谓完全契合时代需要。那是一个火热得近乎疯狂的文学年代,来稿太多了,好稿子也很多,当时还只有64页的月刊无法满足刊发较大篇幅作品的需要,于是大《青春》问世,同样受到读者和作者的热烈追捧。
  在大《青春》里,我们同样看到许多依然熟悉的名字:海笑、赵本夫、琼瑶、马未都、朱苏进、叶永烈、何立伟、陈村、储福金、黄蓓佳、姜天民、柔刚……一长串的名字,印证着一个文学最好的时代。

青春文学人才计划


  2015年底,由《青春》具体承办的南京市“青春文学人才计划”项目启动,如今已办第二届。第一届共签约了葛亮、曹寇、赵志明、何同彬、郑小驴、黄平、李振、Eric Abrahamsen(埃里克·亚伯拉罕森)等11位优秀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和编剧。第二届扩大了签约规模,其中“青春作家”有春树、房伟、余幼幼、朱婧、丁中冶、方岩、李丹、石俊山等10位新锐作家、评论家和翻译家,“青蓝人才”则签约了10名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写作者。
  第一届“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签约三年,可谓成绩斐然。曹寇三年里发表小说近20篇次,出版小说集,随笔集5部,法语、瑞典文集各一部,电影剧本2部,还获得了第五届紫金山文学奖,《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魅力人物奖。作家葛亮出版小说集,随笔集8部,并获有中国图书评论协会、中央电视台颁发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文学类第一名,《亚洲周刊》2016年“全球华文十大小说”,中国出版集团2016年“中版好书”文学艺术十大好书等十几个奖项。2019年,葛亮更凭《北鸢》或“茅盾文学奖”提名。来自美国的签约翻译家Eric Abrahamsen翻译的南京作家鲁羊短篇代表作《银色老虎》刊发于2018年8月号《纽约客》,使鲁羊成为继莫言、余华之后登陆《纽约客》的第三位中国大陆作家……
  “青春文学人才计划”正在成为全国文学界广泛关注的品牌项目,成为南京城市文化高质量发展,申报世界“文学之都”的有力助推。

大学生写作


  《青春》一直关注大学生的文学成长,不遗余力地推出优秀大学生作品。1987年,《青春》举办“中国当代大学生首届诗歌大赛”活动,将版面向大学生全面开放。
  “青春文学奖”同样以扶持年轻人、鼓励大学生创作为己任。就拿1981年第二届“青春文学奖”来说,27位获奖者全部为35岁以下年轻人,其中30岁以下10人,在校大学生也有10人,如肖复兴,当时为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学生,韩东正就读于山东大学哲学系,时年21岁,成为历届“青春文学奖”得主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基于此,《青春》早在1983年便明确提出了“以刊发35岁以下年轻人作品为主”的办刊主张。
  2017年来,《青春》在开办若干专门面向大学生栏目的同时,已连续举办两届全国性大学生诗歌评选活动,并每年出版一部《中國大学生诗歌年选》诗集,为扶持大学生写作,可谓不遗余力。为更好的团结大学生写作者,2017年下半年,杂志社更发起了“中国高校文学社团联盟平台”项目,邀请全国高校文学社作为会员单位加入,得到了全国100多所高校文学社热烈响应。这个平台,我们还将继续扩容,并将不断完善机制,通过建立省中心、专栏、征文活动、资助出版等各种形式,将“青春写作”进行到底。

《青春》融媒体


  自2013年“青春文学月刊”(youthpub)上线以来,《青春》陆续开通了新浪微博、头条号等,截至今日,青春的网络用户已达10万,在同级媒体网络用户中居领先地位。我们的推送,受到网友和读者的追捧,公众号阅读量平均1000人次,最高阅读量5.2万人次,头条号每条平均阅读量3000人次,最高点击量近百万。对于《青春》的网络阅读和传播,我们也将不断增强编辑力量,内容创意和互动设计,传播读者朋友喜闻乐见的高质量内容。
  四十年来,《青春》始终秉承“青年读、青年写,面向当代青年,为无名者铺路,培养文学新人,用优秀作品鼓舞人”的办刊宗旨。2018年,针对当下文学创作的丰富生态和年轻写作者的全新价值追求,我们又提出“新锐、包容、多元”的组稿思路,作为办刊宗旨的有益补充。
  天下熙攘,唯文以载道,愿《青春》依旧,初心永恒。
其他文献
刀 锋  切割日子  也不可能切割到我的村庄  从菜板上划过的刀  其鋒利的刃口  妥协于一只黑碗  锋芒的可爱  是向一个灶台或炊烟  低头  空 虚  没有把茶泡淡  没有把书读薄  没有把话说尽  没有把日子的硬  过软  深夜,空与虚  无休止纠缠  既不让灵魂安睡  也没把来路和余生  妥帖地安置  这空虚啊,多像  一句可有可无的话  句号两端  挂着你我  ——好悬
期刊
少年游  十五岁时我在田埂上第一次  停下来  那么认真地抬头,看  像受着某种神秘指引  我指给嘻嘻哈哈的同伴们看  干净的,高远却又仿佛伸手可触的天空  天空中正变幻的白云  第一次感觉到,我们身处的茫茫世界  第一次,我们站在泥土上,没有想晚餐,作业,农  活,巴兮兮的土狗  甚至屋后角落的墙洞里,我们偷藏的一两颗糖  我们都拼命地伸手  拼命地指,那些四面八方的白云  我们说那片云是我。那
期刊
她姓韦,又生得娇小,全身靠一个圆而大的脑袋占据重心,刘海儿一梳,浑然娃娃样。这使我们更爱称她为“小宝”,而非她诗意盎然的本名“韦怡然”。韦小宝年纪不大,模样更小,一双圆眼睛不是带点儿傲娇不屑地斜睨着,就是笼起两道冷淡的目光半眯着,温顺乖巧是鲜少见到。大家觉得她这小孩样貌与大人姿态融合得十分有趣,说她是“鬼马小精灵”。  这小精灵有个技能,就是骗人。高中时,正值高考关键期,她却和同学们在学校后山捡到
期刊
摘 要:《携带者》让我们透过光怪陆离的欲望尘世,看到了在这样一个消费逻辑当道的时代,社会底层人生存的不易和不堪,也看到了人渴望得到灵魂救赎的可能性。 毋庸讳言,我们许多人,在欲望的尘世奔走,灵魂早已被放逐。我们许多人需要忏悔,如蒋黎明一样,忏悔对自己的无限放纵。当然,蒋黎明是在被误诊为“艾滋病毒携带者”,在绝望之中开始忏悔的。但灵魂的救赎是否可能,留给读者一个意味深长的沉思。  关键词:读书 林恩
期刊
今年是《青春》创刊40周年,作为编辑部曾经的一员,我确有许多感慨。既感慨《青春》过往的经历与魅力,更庆幸自己能与《青春》这个名刊有过一段难得的机缘。  1978年底,我通过高考从淮安回到南京,结束了10年的插队生涯。因为学的是中文,自然要关心文学问题。而且那时候文学正热,如果你没读过刘心武和卢新华的作品,没读过方之先生的《内奸》,那就成了笑话。当时方之先生在学生中的影响很大,他去世时我们班还派代表
期刊
从2010年到2017年,我的后青春时代是与《青春》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于物质而言,《青春》是一本杂志;于精神而言,青春是一种信仰,一个隐喻。  是的,正如诗人艾略特所言“青春,对其无法辨认的处境微笑”。我们并不知晓青春到底是怎样的面目,即便身在其中,也无法明晰其存在意义,或者其伟大虚无的价值。既然青春与文学相遇了,我们就选择对“无法辨认的处境微笑”,我们选择抒写,我们选择创作。  每一年,都有
期刊
我年正花甲,早已退居二线了。在过去的岁月里,主要是在编辑的生涯中度过的,积几十年的办刊心得和体会,我深深感到,广大读者的支持,对一个办刊人来说,就是最高的奖赏。  当然,要办好一个刊物,不仅要有一个团结而又精悍的班底,还要有一个比较稳定而又有一定影响的作者队伍,但更为重要的,我认为还必须要有一个比较稳定而又能给刊物以巨大支持的读者群。这是一个刊物赖以生存的土壤,这种土壤越是深厚,刊物的生命力就越加
期刊
1939年2月11日,郁达夫致信许广平,不厌繁琐地一一介绍新加坡的语言、气候、往来路线、所需费用、出入境手续,以应许广平谓海婴多病和生活困难想去新加坡之事。一个月后,许广平复信,说海婴肺部不好,总怕他也突然死去,她眼睁睁看见周先生活生生地死掉,给死骇怕了,去新加坡之意也动因于此,但此外仍有很多困难,也没有一定打算动身之意。两信发表时一名《乱离中的作家书简》,一名《文人的穷》。郁达夫与鲁迅一生相知,
期刊
1  曹寇粗粝、戏谑甚至油滑、浮夸的叙述腔调会强化叙述经验的美学张力,或荒诞不经,或百无聊赖。支撑起这样的极端风格的未必就是龌龊、低俗的事件和趣味,也可能是那些不易觉察的深沉的思索和朴素的诉求。曹寇的魅力就在于他的风格呈现和思想表达之间的错位与冲突。如同很多自我标榜泼皮、顽主、屌丝的作家一样,曹寇们一直在用胡作非为、胡言乱语来掩饰他们羞于直白急切表达的思考冲动,和暗夜里才能觉察的或明或暗的天真、感
期刊
王啸峰,1969年12月出生,苏州市人,中国作协会员。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在《人民文学》《十月》《小说选刊》《作家》《花城》《钟山》等文学刊物上发表散文、小说百万字。出版散文集《苏州烟雨》《吴门梦忆》《异乡故乡》。作品曾入选年度最佳小说集、散文集。  三五牌台钟敲过零点,阿斌紧张起来。他拍醒伏在桌上打鼾流涕的二胖。严肃地指指时针。二胖顿时清醒。时针随着钟摆节奏歪下头,二胖的头也跟着偏转。  阿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