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春》与新时期文学的回忆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gfeng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青春》创刊40周年,作为编辑部曾经的一员,我确有许多感慨。既感慨《青春》过往的经历与魅力,更庆幸自己能与《青春》这个名刊有过一段难得的机缘。
  1978年底,我通过高考从淮安回到南京,结束了10年的插队生涯。因为学的是中文,自然要关心文学问题。而且那时候文学正热,如果你没读过刘心武和卢新华的作品,没读过方之先生的《内奸》,那就成了笑话。当时方之先生在学生中的影响很大,他去世时我们班还派代表去参加过追悼会。
  《青春》当年的辉煌,正是斯群、方之等众多前辈,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与时代同步,与文学新人共同成长的成果。据说当时由于发行量越来越大,印刷厂的纸张根本不够用。于是便找领导批计划,将南京的大桥牌自行车运到东北换木材,然后再用木材换纸张,演绎成了现代版的洛阳纸贵。而这种纸贵的成果,就是一大批优秀作品在《青春》精彩亮相,一大批有为青年在文坛脱颖而出。特别是不少普通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在《青春》这个舞台上实现了他们命运中的华丽转身。还有一个在监狱的服刑人员写了一篇小说《坏手》,对自己的过去发自内心地表示了忏悔,编辑部刊用后对这位青年的触动很大。他后来重新做人,走上了正道,过年时还不忘给编辑寄来贺年卡。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很多。
  当然,就文学现象本身而言,当时特定的阅读需求也是造成文学空前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阅读需求就是在十年动乱之后,人们需要反思历史,批判極左错误,呼唤人性回归,于是文学便成了一个突破口。所以《青春》既是思想解放的推动者,也是思想解放的收益者。
  《青春》后来的波折与整个文学的大背景有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坛又先后出现过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等新的流派。作家们或是从民族文化心理的层次来分析中国社会长期动乱的深层次原因,或是以中国的传统审美眼光来重塑自我,或是吸收借鉴西方文艺思想对文本进行改革,或是在保持现实主义手法的同时把笔墨落在凡人琐事上,以示与传统的区别。但这些文学流派,无论是出于作家的自身追求,还是出于评论家们的事后归纳,它们的争论基本上都局限于文学圈内,再也没有伤痕文学、反思文学那种石破天惊的社会影响了。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转轨变型的步伐越来越快,社会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精彩。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力很自然地会集中到更具实际意义的应用理论和科学技术上来,心态也会从喧嚣趋于平静,从虚幻趋于实际。而这种转变的后果,就是文学的边缘化和文学期刊发行量的断崖式下跌,《青春》以及众多名刊都不能幸免,文学的轰动时代也就这样结束了。
  上世纪90年代末我曾在《文艺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对文学的发展还抱有很乐观的态度。但我真正了解了《青春》之后,才体会到文学期刊的现实困难真不是嘴上说说就能解决的。我们曾经在南京发起召开了一个“四小名旦”文学期刊主编座谈会,四家决定恢复“四小名旦”青年文学奖,共同携手重振雄风。当时《萌芽》已通过“新概念作文”成功翻身,《广州文艺》在搞跨文体阅读,《芳草》是由政府拨款30万新办了一本《网络文学选刊》。而相比之下,《青春》因为是自收自支,经费上的困难最大,所以只能小改小革,只是适当增加了由名家主持的作品评析和文化聊天室等栏目。总之,就是希望花最少的钱而获得更多的影响。后来“四小名旦”青年文学奖在广州和武汉搞了两届后也停了。也许还是赵长天的看法更实际一些,如果没有政府、社会资金的介入,仅凭几家文学刊物很难搞出什么影响,这也是他没有真正参加文学奖评比活动的一个原因。
  在《青春》的其他活动中,最成功的当数吴野同志策划的为纪念建党80周年在雨花台举行的大型音乐诗会《丰碑颂》。开场时,由20多位武警战士组成的仪仗队,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由远至近地穿过观众方阵,一种肃穆之感顿时让全场寂静下来。随着《红旗颂》乐曲的响起,一面巨大的党旗从烈士群雕下缓缓铺展下来,气势恢宏地拉开了整场演出的帷幕,气氛庄重热烈,省市媒体对此都进行了重点报道。中央电视台除新闻播报外,还两次播放了完整的演出录像,似乎成了建党80周年活动的一场重头戏。尽管这样的活动我们并没有什么经济收益,但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更重要的是,活动搞好了就能得到财政局的认可,在经费上就能给我们适当的照顾,而且逐年有所增加。如果没有这样的照顾,《青春》肯定很难维持。
  前不久,在浦口老山脚下的不老村,我有幸和高晶、王维平、育邦、李樯等新老同仁相聚在一起。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往日的种种艰辛,想到了大家曾经付出的心血,同时也从育邦、李樯两位年轻主编的身上感受到《青春》重新勃发的生机,对《青春》的未来更加充满期盼。
  现在我已退休多年,但还在继续关注文学。我爱人也是文学爱好者,只是因为不习惯看小号字了,于是我们改为在手机上听小说,有时候一天还要花上几块钱呢。这种文学消费模式的变化,大概就是铁凝主席所说的文学前景正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吧,也希望《青春》现在的同仁们能够紧握时代的脉搏,大胆创新,勇于求索,在市委市政府、宣传部、文联和出版集团的关心、支持下,一定能够重塑《青春》当年的辉煌,为南京这座文化名城添上一笔亮丽的青春色彩。
  责任编辑:张元
  孙尔台,1951年生,1988年任《青春》杂志主编。曾任南京市委党校图书馆馆长、《南京社会科学》副主编、南京市社科联秘书长、南京市文联副主席,以及江苏省作协第六届理事会理事等职。现为南京市文联顾问、南京市宣传系统关工委副主任、金陵老年大学文史院院长等。
其他文献
中年两首  1.久了就好  时间过去好久,  久到我变得干净了。  离你远一点  是否我就能原谅他?  而你是一帖道德的清洁剂  原以为是爱染,  却也漂白了我。  时间很薄幸,  我会忘了你,  在逐渐白头的他身边  撒一次野,当一回乖。  你和他都不必洁癖,  从头到尾  我干净就好。  2.不新鲜了  日久知道,太阳底下  没有新鲜的爱情。  因为太阳有时也是黑暗的、  黑暗的还会灼烧人……
期刊
信  我想写一封信给某人  信里写着我很想她  我说这里下雨了  江上鱼很多  我想有人读这封信  人群安静下来  人们想到的不只是欲望  雨下个不停  江上的鱼越来越多  人们像鱼一样喝着水  也像鱼一样被水束缚  我想有人邊读边流泪  为这封信停下匆忙的脚步  读到“亲爱的,你好吗?"  有人点头,读到第三句  “我们有过的梦想"  有人开始叹息  这时一群鸟刚好掠过天空  人们抬头,长久地沉
期刊
一切纯粹的东西,都令人望尘莫及  雨水要来了  其实这只是个符号  它在节气的序列里  老老实实站着  等着时间点名  即使没有水从天上降落  老祖宗也用瓢泼的智慧  浇灌着子子孙孙  有没有一场倾盆的雨  最好再夹着电闪雷鸣  把世界掀翻重来  把蛇和蝎的信子劈裂  让天就是天  地就是地  男人就是男人  女人就是女人  爱欲就是爱欲  一切纯粹的东西  都令人  望尘莫及  (2017.02
期刊
光 线  中午时分  我经过倾圮已久的废墟  那些飘忽不定的身影、玻璃和铁器  那些物质的反光  树篱间的尖叫  像幽灵  远远地看着我  这是我在其他季节看不到的  一种惊悸,一种笼罩移换着光明  杂草丛生  我又看到了那双绿眼  那只热铁皮屋顶上的猫,逼视着天空  劳动者的号子  它們比太阳更炎热  更直接地刺痛我  夏天的呼吸  我想起了海里的鱼  和八月的草原  仿佛是有  比一匹马被自己
期刊
痒  我的痒先是抓醒了妻子,接着是夜  后来就让许多人睡不着了,似乎大祸来临  临近秋日,中年的水分干枯,雾霾渐多  一个小疱抓开之后,竟然能擦伤几层岁月  缺水之鱼难免挣扎  而骨节又渐渐僵硬,我挠不了身后  只好祈祷,背击烂泥  和人们用来比喻的南墙  厚实的墙直抵内心  也许我停止抓耳挠腮,人间会安静许多  但痛痒往往夜里发作,原谅我  必须点亮一盏灯  浮 萍  一场大雨,淋湿了城市  也
期刊
赞 美  不知从何时开始  我们开始默默地  向一种钟声祷告  为灌洗那些子虚乌有的罪名  埋下头又埋下脸  拨弄锋利闪光的银器  就像一只滿腹狐疑的蜜蜂  从不同的口中说出赞美  用整整一生,猜忌半瓣春天  绘画之诗  我路过他们时,阳光正好  那群围绕窨井盖画画的青年人  一个女孩,正挽起她的长发  将清澈之眼,投向落满尘土的地方  他们,首先需清除这些尘土  再设法变革这块冷铁  阳光下,调
期刊
刀 锋  切割日子  也不可能切割到我的村庄  从菜板上划过的刀  其鋒利的刃口  妥协于一只黑碗  锋芒的可爱  是向一个灶台或炊烟  低头  空 虚  没有把茶泡淡  没有把书读薄  没有把话说尽  没有把日子的硬  过软  深夜,空与虚  无休止纠缠  既不让灵魂安睡  也没把来路和余生  妥帖地安置  这空虚啊,多像  一句可有可无的话  句号两端  挂着你我  ——好悬
期刊
少年游  十五岁时我在田埂上第一次  停下来  那么认真地抬头,看  像受着某种神秘指引  我指给嘻嘻哈哈的同伴们看  干净的,高远却又仿佛伸手可触的天空  天空中正变幻的白云  第一次感觉到,我们身处的茫茫世界  第一次,我们站在泥土上,没有想晚餐,作业,农  活,巴兮兮的土狗  甚至屋后角落的墙洞里,我们偷藏的一两颗糖  我们都拼命地伸手  拼命地指,那些四面八方的白云  我们说那片云是我。那
期刊
她姓韦,又生得娇小,全身靠一个圆而大的脑袋占据重心,刘海儿一梳,浑然娃娃样。这使我们更爱称她为“小宝”,而非她诗意盎然的本名“韦怡然”。韦小宝年纪不大,模样更小,一双圆眼睛不是带点儿傲娇不屑地斜睨着,就是笼起两道冷淡的目光半眯着,温顺乖巧是鲜少见到。大家觉得她这小孩样貌与大人姿态融合得十分有趣,说她是“鬼马小精灵”。  这小精灵有个技能,就是骗人。高中时,正值高考关键期,她却和同学们在学校后山捡到
期刊
摘 要:《携带者》让我们透过光怪陆离的欲望尘世,看到了在这样一个消费逻辑当道的时代,社会底层人生存的不易和不堪,也看到了人渴望得到灵魂救赎的可能性。 毋庸讳言,我们许多人,在欲望的尘世奔走,灵魂早已被放逐。我们许多人需要忏悔,如蒋黎明一样,忏悔对自己的无限放纵。当然,蒋黎明是在被误诊为“艾滋病毒携带者”,在绝望之中开始忏悔的。但灵魂的救赎是否可能,留给读者一个意味深长的沉思。  关键词:读书 林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