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趣激情 以美启真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li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新课程标准不仅需要科学的教学思路与合理的课堂结构,更需要不断更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提高美术课堂的质量。笔者拟在本文中就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审美体验和丰富情感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多媒体课件 学习兴趣 情感体验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它对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审美力以及丰富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不仅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课堂结构,更需要不断更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
  为上好《色彩感觉》一课,笔者投入不少课余时间,运用Powerpoint、Photoshop等软件,精心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界面友好性、反馈及时性的特点,在教学中集图文声像多形态信息为一体,使形象具体化、使复杂知识简单化、使零乱知识条理化、给教学增添了美感和活力。媒体辅助在此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引发兴趣
  
  人们认识事物最先都是通过直观体验,多媒体正好顺应了这个认识规律。在《色彩感觉》这一课的课件里,笔者运用一系列能充分说明问题的图片帮助学生分析色彩作用于生理和心理会产生哪些色彩感觉,这些色彩感觉又与色彩要素中的哪些因素有关。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这些知识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使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引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一幅幅色彩缤纷、时冷时热、时远时近、时酸时甜、时华丽时朴素、时动时静的影像时,学生的视觉、味觉、听觉等多种器官被充分调动起来,加上精讲与启发,再结合学生的质疑、讨论,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
  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在《色彩感觉》这一课的课件制作中,还充分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音效的配合,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不仅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的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激发情感
  
  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正确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参与的活动,激发学生投入到自主积极的学习当中去,这种投入当然也包括情感投入。当学生的生理感官被刺激时,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就被调动,从而产生强烈的审美效应,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情感上的满足体验。
  音乐和美术一样,也是情感的艺术。一段好的音乐我们形容它有色彩感。此外,由于深圳中学生中有在冰天雪地里生活体验的不多,在《色彩感觉》这一课的课件设计时,笔者特意选择了音乐《雪绒花》,并搜集有关雪的精美图片,制作成MTV,通过背投播放,让学生自己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与情感色彩。学生听着音乐,看着画面,情不自禁地用心进入体验状态,心灵随着旋律和画面得到了净化。
  多媒体恰如其分的声、形结合,把学生带入美的氛围,强化了美术教学的视听效果,减少了教学的难度,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处于轻松愉快状态的学生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美的熏陶下产生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激发出创造的激情。学生从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变为自觉主动学习探究的“主体”,变机械学习为意义学习、自主学习。
  在一个教学班里用该课件上课时,笔者随机插播了电影《人鬼情未了》的主题曲,学生竟然说听出了深情、忧郁、激情、孤独、期待、幸福、寂寞和无奈,并准确的把这些情感翻译成色彩。更有趣的是在把无奈翻译成色彩时,不等笔者提示,一位学生抢着说:“是老师穿的颜色。”(那天,正好穿了一条芥末色的裙子)
  
  三、以美启真
  
  一节优质的美术课,应该由开头到结尾的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知识、美的技能。因此,在设计制作课件《色彩感觉》时,从色彩的搭配到字体的选择,从按钮音效的控制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从图片的选择、处理到幻灯片的切换,为给学生美的熏陶,花费了不少时间。与此同时,笔者也深切地感受到精益求精过程中的乐趣。当课堂上有学生用相机拍下一张张幻灯片时,真觉得那些被挤走的睡眠时间是有意义的。
  在《雪绒花》的MTV播放之后,笔者问学生体会到怎样的情感色彩,有的说快乐温馨的黄色和桔红色;有的说浪漫的粉红和浅紫;有的说祥和的粉绿和天蓝;有的说纯洁高贵的白色。这时切换出歌词(其中最后一句是“为我祖国祝福吧”),并且引导学生为什么会体会到“纯洁高贵”—热爱祖国是无条件的、不索取回报的高尚情操。至此,情感体验得到升华。有了以上基础,色彩练习(用调色板表现“快乐的雪绒花”)对学生来说,就不是什么难题了。试想没有课件、多媒体的辅助,要想由开头到结尾的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知识、美的技能,哪能如此轻松、有效。
  虽然多媒体在辅助、提高美术教学效率和改变教学模式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渗透“升级”意识,不断反省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新的观点、新的手段,我们的教育就真正是以人为本了。
  
  参考文献:
   [1]李国庆.美育原理.
   [2]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同乐学校中学部)
其他文献
【摘 要】新一轮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推进,新课程无论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课程内容及教材编排方式上的更新都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带来了教学观念的巨大改变。面对数学新课程,老师们在实践中也产生了许多困惑。本文从教学内容方面探索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一、数学课程的内容要包括“过程”    从学生的经验开始的数学课程要继续朝着发现数学概念和解决实
[摘要]电视动画是更接近大众的文化传播形式,往往以系列片的形式分集播出。15年来我国摄制了520部共超过30万分钟的电视动画片,广电总局分13批推荐了《天上掉下个猪八戒》、《围棋少年》、《小虎还乡》、《花枝的故事》、《福娃》等117部优秀国产动画片。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的主体,2007年我国中小学在校生达2.32亿人,这个规模世界首屈一指,也对中国电视动画创作的数量与品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
【摘 要】气门间隙的正确与否对发动机的技术性能和使用寿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是汽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训项目。本文介绍的气门间隙检查调整技术方案,可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外部观察,分析出不同发动机气门间隙调整的技术方法并进行正确操作。  【关键词】调整 气门间隙 判断 气门类别 工作顺序    发动机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是一项需要经常进行的技术工作,也是机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实训内容
[摘要]:《梁祝》与《孔雀东南飞》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凄美的爱情悲剧。都通过青年男女在追求自由爱情婚姻过程中被逼无奈而双双殉情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家长的自私、狭隘、专制和无情,也都借此表现了反对封建压迫的主题。比较赏析这两大爱情悲剧,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一定的差别。它们都是我国民族文学史上的瑰宝。  [关键词]:梁祝 孔雀东南飞 悲剧 比较 赏析    《梁祝》与《孔雀东南飞》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凄美的爱情
【摘要】 所谓“同课异构”,简而言之就是针对同一节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结构设计方法开展教学。“同课异构”对教师的创造性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如果根据相关的教学素材,对其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结合原有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全新的教学模式,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是“同课异构”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同课异构”从本质上来讲,是对教学活动的重新构思,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学生的个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各学科教师都在创新教学理念、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初中历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学生正确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史有重要促进作用。文章在分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具体应用原则和应用对策,以改变历史教学现状,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历史故事 原则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在第一篇文章我們写到,以《佛教十善业》的目录为中心,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身边的人和事,通过听说读写这个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杀生,偷盗的危害。让学生做一个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呓语,不妄语,不恶言,不两舌,不贪,不慎,不痴的人。那具体的是什么呢?  【关键字】学生 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2020) 06-021-01  不杀
[摘要]本文在介绍网络传播特点的基础上,就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和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育人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如何进行大学素质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传播 素质教育 思考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以不可想象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们充分感受到“网络”的巨大魅力。大学生是对新知识、新信息最敏感的群体,并
【摘 要】人们对音乐的感知莫过于身心的投入其中,所以,在进行教学时,笔者主张学生不仅使用听觉,而且通过积极的实践与互动去感受、去把握、去创造。  【关键词】音乐课 “动” “听” 训练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理解。”这说明了对音乐的感知莫过于身心的投入其中。  那么,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能不能把孩子们从座位上解放出来呢?笔者主张让他们不
【摘要】课程是教学的基本单元,也是培养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重要载体。课程,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发挥着最基础、最直接的作用,它也是学校所有教学活动的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本文基于学院背景,通过对课程教学中学生对教师五个方面的评价调研,结合现代大学教学的本质特性,探讨大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尽快确立专业形象与专业权威的途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