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具匠心,“读”出精彩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阅读的过程是知识吸收和积累的过程,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知识会不断丰富,文学修养的训练与提高更是得力于大量的课外阅读,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与大量的阅读密切相关。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让拓展性阅读扎根语文课堂,能让学生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 键 词】 拓展阅读;素养;小学语文;教学
  拓展性阅读指的是: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阅读与整理,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与推进,拓展性深度阅读逐渐成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和教研中倍受关注的话题。它不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潜在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适应学习型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积极开展拓展性阅读有其一定的现实意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将拓展性阅读引进了课堂,并充分体验到了阅读的益处,对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相关阅读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课前引导课外阅读,收集信息资料,感知课文
  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丰富的感性认识是深化我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一。对同一主题领域素材宽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教学十一册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真实的鲁迅世界,更好地实现和鲁迅精神的相遇。再这一过程中,需要老师为其架设桥梁,让学生更贴近人物,对人物的生平有一定的认识。我在教学这一课前,布置学生们利用书籍、互联网等渠道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图片、故事、生平、作品等)。当这些资料汇到一处时,这些多个角度的不同信息,让学生们更完整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丰富的感知认识之后,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对人物充满个性化的理解,留下的是更想走进人物的兴趣冲动。
  二、课中拓展阅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义,而意义的获得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境中,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记得孙双江老师的著名教例“走进李白”——《望庐山瀑布》,为了让学生了解李白诗的意境,他在原有课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呈现了另一个信息。为学生精心提供课外材料,如徐凝的《庐山瀑布》,苏东坡的《戏徐凝瀑布诗》,李白的《夜宿山寺》和《秋浦歌》。学生在阅读材料时,就会不自觉地进行了对比、整合,信息之间互相渗透、相互补充。学生在比较和欣赏中理解了李白诗境之高远、气势之磅礴,以及李白作为诗仙的高贵、高超和风骨。我在教学《蟋蟀的住宅》时,就是这样选了法布尔的《昆虫记》的课外材料,带领学生认识了更多奇妙的昆虫的世界。小练笔时,学生写出了许多关于小昆虫的美文和读后感。以课内材料为主,课外材料为辅。课内课外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不同角度的几个信息在结合教学中形成了合力,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样呈现信息,锻炼了学生阅读多种信息,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
  三、课后延伸拓展,课内带到课外
  学习完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开端。在课文的结尾处,我结合课文推荐课外读物,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认识更精彩的课外世界。如学习了古诗词后,为了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让学生开展背诵古诗文活动,还让学生制作古诗词手抄报,使之感悟古诗词的丰富内涵,深刻领会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既增长同学们的见识,又陶冶了情操。如学了课文《草船借箭》,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把学生带向三国;学了《猴王出世》,借机向学生推荐阅读《西游记》。教《威尼斯的小艇》和《金钱的魔力》时,带学生走进世界短篇小说大师马克·吐温;教《草原》时,带学生走向老舍。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就应该这样,把学生带向古代文化,带向现代文化;带向中华文化,带向世界文化。在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得到实践,信息分析、加工、利用能力得到锻炼。从课文出发,在学生兴奋之时,乘机推荐相关读物,能使学生迅速形成阅读动机,效果明显。
  四、课内外结合培养读写能力,陶冶美好的情操
  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的《山中访友》时,与学生一起探访了作者的好朋友“古桥”“鸟儿”“露珠”“树”“落花”“落叶”“石头”“雷阵雨”。我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熟识课文内容;然后以课文为例,向学生推荐更多的“朋友”;接着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有关的“朋友”自由朗读;再和同学交换着读,最后在课堂上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给同学听。大量的阅读,既提高了学生读的能力,丰富了语言的积累,也使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课文的内容与情感。他们不但爱上了“古桥”、“鸟儿”……这些“朋友”,而且在大自然中发现了更多的“新朋友”。有些学生还模仿课文的写法,创作了《雷雨》《云朵儿》《小草》等生动有趣的短文,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怀。如教老舍《猫》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脾气等,我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有关描写小动物的文章阅读,他们在不自觉中与动物们结下深厚的情谊,懂得爱护小动物和与动物和谐相处,更写出了许多感人肺腑之作。
  不难看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不仅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为写作积累丰富的语言和素材。特别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从读学写更是他们学习写作最基本的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写作,使他们在仿写的过程中内化课文语言,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五、课外沟通生活信息,培养语文素养,拓展阅读方式的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逐步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各种新颖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出现。如果只给学生提供一个读本,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视野,不能最大程度地开辟语文学习的天地。我们除了提供阅读作品外,还有更多的延伸方式:如让学生去了解校内外新近或从前发生的事;给学生播放切合教学实际的电视、电影;让他们欣赏各种名曲、名画,了解艺术名人;让他们就某一触发点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让他们对某一现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慨,发表自己见解;让他们放开手脚对课本或课外名著进行表演;还可以让他们走向大自然等去体验生活……这是现在学生较感兴趣、极易接受的阅读方式。因此,在拓展阅读开展过程中同样可以既有文本的拓展,也有音像资料的拓展、图片资料的拓展,通过“屏幕阅读”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其体验感悟能力。
  克服“一言堂”,实现立足课堂,延伸课外,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向平. 改变小学阅读教学现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 新课程学习(下),2012(3).
  [2] 包俊莉.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拓展教学浅析[J]. 文教资料,2009(18).
  [3] 郭思乐. 教育走向生本[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李燕红.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资源的选择和运用[J]. 广东教育:综合版(广州),2011(9)40~41.
其他文献
【摘要】感动始终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有益的洗涤和陶冶。因此,在课改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让感动发挥作用,达到课改美术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感动;美术;教学    感动来自于互动,互动必然滋生感动。感动让教师更加热爱教学,更愿倾注心血和汗水;感动也让学生兴趣盎然,更加热爱和珍惜学习和生活的时光。那么,在课改美术教学中,怎样使感动发挥作用,又怎样让感动来
专业“吃瓜”阵地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消息传播渠道越广 、速度更快,加上各类线上社交平台崛起为人们参与热点消息讨论提供了渠道,网友们很快适应了“言论自由”的互联网环境,并时刻制造、挖掘、关注新消息。  网络世界中,“看瓜、吃瓜”是千万网民对自身关注、探讨娱乐圈八卦消息的一种自嘲,而这样的自嘲态度也体现出娱乐八卦、明星绯闻对很多“90后”“00后”网友们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也不难理解,常泡网上
近日,河南省发改委、财政厅、教育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高中学费、住宿费按学期收取,不得跨学期预收;开学3个月内,学生退学或转学,可退还一半学费、住宿费。  河南强调,各地要建立普通高中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实际按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普通高中学费收费标准。现阶段,普通高中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25%。同时加大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帮扶力度,从事业收入中提取4%至6%的经
在教育的历程中,没有一个受教育的人是该被放弃的。  01  我们第一个孩子是女儿,生下来圆圆滚滚的,我们就叫她球儿。球儿生在年底,没多久就过年了,屋外鞭炮声震天响,而她却安睡如一,从来没被惊醒,妻一度怀疑她是不是聋了。这样担忧了好几个月,后来我们在她前面摇铃击鼓,她终于也会眨眼睛了,在她后面叫她球儿,她也会回头找你,然后咧着嘴笑,我们才知道她不是聋子,才放下了心。  但终于知道,她总比我们预期的慢
学校教育的本体价值在于为每位学生创造适应的教育,提供适合其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充分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为每位教师创设成长的阶梯,提供不断进取的条件和机会;为学校的永续健康发展谋求新的办学特色,努力形成符合新时代教育的本色理念。  一、关注学生成长  每位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能,且学生能力发展也具有层次性和不同的个性特长,学校为学生创设适合发展的环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发展。同时坚持以德为
【镜头一】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天天上课,可是有一堂课使我终生难忘。那是今年刚开学不久的一堂语文课,上课铃刚响过,老师走进教室,师生之间互相问好后,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看到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准备了一则谜语叫孩子们猜:“一个侵华日军,拿着一把刀,杀死一口人,流下四滴血。”让孩子们猜猜昨天预习课文中,需要学习的十个生字中的一个字。孩子们马上翻开昨天预习好的课文,从中找有哪一个字符合这个字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有许多研究结果显示:早餐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长期不吃早餐危害巨大。虽然同学们了解早餐的重要性,但是有些同学对早餐吃什么才最好产生了疑问。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教师引导同学们一起设计了本次主题活动。     二、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动手能力强,与他们初一年级时相比,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能力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有能力完整、有序地开展本次主题活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断引向深入,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无数鲜活的教学案例表明,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自身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有深刻的认识,并掌握科学的培养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的一个特殊类型,在等腰三角形教学中植入探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刚刚当当博士为你们朗读的诗句,出自《诗经·秦风》中的《蒹葭》一篇。  蒹葭是什么呢?蒹葭是古人对芦苇的统称,特指刚刚长出不久,还没有开花的芦苇。  小朋友们是不是已经猜到,本期咱们要认识的这味中草药一定与芦苇有关。真聪明!没错,当当博士要为小朋友们介绍的是芦苇的根——芦根。  蘆根藏在深深的泥沼中,匍匐横行,根茎粗壮。周身裹着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搞好班级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新世纪人才。  班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管理,21世纪的中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学生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个性。因此要建设先进的班级,不仅要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还要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