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综合实践课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ei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有许多研究结果显示:早餐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长期不吃早餐危害巨大。虽然同学们了解早餐的重要性,但是有些同学对早餐吃什么才最好产生了疑问。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教师引导同学们一起设计了本次主题活动。
  
   二、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动手能力强,与他们初一年级时相比,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能力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有能力完整、有序地开展本次主题活动。
  
   三、总体目标
  结合综合实践课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总体要求,结合本次主题,制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总目标:
  1. 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自主搭配营养早餐;
  2. 让学生重点掌握访谈法和文献法的科学方法;
  3.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总结提炼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学生活动设计和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设计和教师指导详见表1:“早餐吃什么最好”指导方案概览。
  
   五、重难点及教师指导
  方法的指导:本次主题活动,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访谈法和文献法的科学方法,所以教师应把这个重点的指导内容贯穿到整个活动的指导当中。
  延伸性指导:本次主题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得问题的答案,还具备一个重要的特点——实用性很强。当学生们获得科学的答案之后,还能用它做些什么呢?
  所以,我在成果展示之后加入了拓展性指导,即提醒学生将本次活动的结果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对后续一个月时间对自己的早餐情况进行记录,要结合本次活动的结果,搭配最好的营养早餐。这样的拓展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吃早餐的习惯,培养他们的毅力,还能用营养早餐强健学生的体魄,使其健康成长。
  
   六、教学反思
  收获:通过本次课题探究,学生们体会到了吃早餐的好处,很有实用性。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就已经开始注意吃早餐的问题,很多以前不吃早餐的同学在知道不吃早餐的坏处之后开始慢慢吃早餐了。而对于吃早餐的同学来说,他们对吃哪些早餐更好,更营养,更均衡有了切身体会,在选择自己的早餐时也更加注意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获得知识,并运用他们。让学生了解营养早餐,并在每天的生活中实践它,这是本次活动带来的最大收获。
  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问题仍然值得注意:
  第一,初二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活动中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疲劳和倦怠,需要老师适时鼓励与支持。
  第二,现在独生子女占的比例较大,在团队合作的时候难免出现沟通方面的问题,在活动时,教师可以针对这类问题协调与引导,让学生在做课题的同时,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
其他文献
认真学习了合肥社区大学直播的《为当今家长教育孩子支招》公益讲座后,我感触非常深。尤其是听到讲座中对教育理论加实践的陈述与分析后,我思考了很久。  一个成功的孩子不是天生的,而是他原生家庭的培养以及潜移默化教育出来的。孩子出生后,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师,其次才是学校、社会的教育。记得刚看完课程第一遍的时候,我感慨万千,对正在做饭的老公说:“我们之所以没有考上好的大学,是因为我们的父母没有教育好我们。但
戚凤琴校长说:如果说哲学意义上的追寻就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人的精神家园,那么,教育的追寻就是教育者怀揣教育理想去寻找教育的家园。从2006年开始,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实验小学踏上了寻找教育的本真、寻找德育与教学的自然融合、寻找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学生厌学的秘方之路。经过几年的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在校长戚凤琴的带领下,2009年9月开始推行“生本教育”特色课程文化建设,从此学校走上了一条个性化、特
近日,有媒体刊登了许多“气死语文老师”的小学生作文,其中不乏 “3月是农活最重的月份,我帮爷爷奶奶割麦子”等瞎编内容。笑过之后不免反思,天真烂漫本是孩子们的天性,究竟是什么逼迫他们从小学着说“瞎话”?  首先,应试教育“功不可没”。在这样的指挥棒下,一些老师将作文范文当教学“宝典”,要求小学生们“依葫芦画瓢”、会应付考试即可。因此,出现“捡到亿元”“三月割麦”这样的瞎编内容也就不足为奇了。
深圳市南山区前海学校是集小学、初中于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有66个教学班,3年前,该校为了掌握学生心理情况,在每班特设两个小小心理情报员,负责搜集同学的心理信息,如某某早恋了,某某非常自卑以至不愿与人交流等等;然后,每周定期向老师提供情报,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  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并及时提供帮助,这没错,但因为心理教师不足,物色学生充当情报搜集员,则大错特错。如此一来,教师将育人责任推
【摘要】感动始终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有益的洗涤和陶冶。因此,在课改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让感动发挥作用,达到课改美术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感动;美术;教学    感动来自于互动,互动必然滋生感动。感动让教师更加热爱教学,更愿倾注心血和汗水;感动也让学生兴趣盎然,更加热爱和珍惜学习和生活的时光。那么,在课改美术教学中,怎样使感动发挥作用,又怎样让感动来
专业“吃瓜”阵地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消息传播渠道越广 、速度更快,加上各类线上社交平台崛起为人们参与热点消息讨论提供了渠道,网友们很快适应了“言论自由”的互联网环境,并时刻制造、挖掘、关注新消息。  网络世界中,“看瓜、吃瓜”是千万网民对自身关注、探讨娱乐圈八卦消息的一种自嘲,而这样的自嘲态度也体现出娱乐八卦、明星绯闻对很多“90后”“00后”网友们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也不难理解,常泡网上
近日,河南省发改委、财政厅、教育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高中学费、住宿费按学期收取,不得跨学期预收;开学3个月内,学生退学或转学,可退还一半学费、住宿费。  河南强调,各地要建立普通高中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实际按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普通高中学费收费标准。现阶段,普通高中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25%。同时加大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帮扶力度,从事业收入中提取4%至6%的经
在教育的历程中,没有一个受教育的人是该被放弃的。  01  我们第一个孩子是女儿,生下来圆圆滚滚的,我们就叫她球儿。球儿生在年底,没多久就过年了,屋外鞭炮声震天响,而她却安睡如一,从来没被惊醒,妻一度怀疑她是不是聋了。这样担忧了好几个月,后来我们在她前面摇铃击鼓,她终于也会眨眼睛了,在她后面叫她球儿,她也会回头找你,然后咧着嘴笑,我们才知道她不是聋子,才放下了心。  但终于知道,她总比我们预期的慢
学校教育的本体价值在于为每位学生创造适应的教育,提供适合其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充分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为每位教师创设成长的阶梯,提供不断进取的条件和机会;为学校的永续健康发展谋求新的办学特色,努力形成符合新时代教育的本色理念。  一、关注学生成长  每位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能,且学生能力发展也具有层次性和不同的个性特长,学校为学生创设适合发展的环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发展。同时坚持以德为
【镜头一】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天天上课,可是有一堂课使我终生难忘。那是今年刚开学不久的一堂语文课,上课铃刚响过,老师走进教室,师生之间互相问好后,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看到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准备了一则谜语叫孩子们猜:“一个侵华日军,拿着一把刀,杀死一口人,流下四滴血。”让孩子们猜猜昨天预习课文中,需要学习的十个生字中的一个字。孩子们马上翻开昨天预习好的课文,从中找有哪一个字符合这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