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新世纪的班主任,面对班上来自不同家庭教育环境,性格各异的几十名学生,如何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是每一个班主任都要思考的事情。教育方法是多种的,但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教育工作方法就是与学生进行面对面谈话。谈心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形式,通过谈心,既可以增进师生的感情,又可以促使师生相互交流思想,解开思想上的“疙瘩”。谈心是一种历史悠久,但却十分有效的展开学生思想工作的传统方法。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不是所有的谈话,都可以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目的。有的谈话收效甚微,就像春日里不着边际的风,学生听了入耳不入心。而有的谈话则效果显著,就像一把金钥匙,一下子就能打开学生心头的锁,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以下是我与学生谈话的一些体会:
一、谈心,要以“心”换“心”才能达到交心的目的
班主任平时要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同学生常接触,多聊天,学生才乐意与班主任真正交流沟通。和学生谈心时,要诚心诚意,要先交出“心”来,做到推心置腹,尤其是和后进生或有特殊问题的学生谈心时态度更要诚恳和悦,耐心启发,用感情来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把自己和学生的心谈到一起。记得有一次活动课,我一边参与活动一边像朋友一样和有特殊问题学生一起探讨怎样折出新作品,并借此对其进行教育:做什么事都要细心、有耐心。我把自己“下放”到学生中,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有时讲有针对性的故事,让他们领悟相关道理;有时我站在一旁看他们玩,听他们议论,注意观察分析,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与学生沟通心灵,处处体察他们的情绪脉搏。现在孩子们把我当作他们的大朋友,有了高兴的事就忍不住要告诉我,有了小烦恼也会第一个向我倾诉。我感受着他们那一颗颗纯净的童心,并积极地回应着,有了情感的交流,心灵也沟通了。
二、谈心要及时
班主任平时要做有心人,要多留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如有学生担任班干部或比赛获奖,这时最容易激起其他学生思想的“浪花”,需要谈谈心,听听其他学生的看法想法,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还可帮助他们解除一些思想负担。有时学生个人或其家庭遇到了困难,学生之间发生了矛盾,班干部工作没干好受到批评,这些情况最容易结思想“疙瘩”或钻“牛角尖”。教师一旦发现这部分学生思想上出了问题,就应及时去谈心,做好思想安慰工作,千万不要拖,以免学生背上思想包袱。
我班有一个女生,成绩不错,性格活泼开朗,脸上总挂着明朗的笑容。可有几天总是一个人在座位上发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我了解这个女生的家庭情况:自幼父母离异,过去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有着重男轻女思想的老人并不重视她,幸好现在父亲再婚,又和异母的弟弟一起生活,但小姑娘十分乐观,心性开朗而健康,从不因家庭的特殊而烦恼伤神。故对于她这几天的反常,我很诧异,于是我借口班级事务把她叫到操场跑道边,先聊天,不经意谈到了她的家庭情况,她的眼眶一下子红了。原来父母再次出现了矛盾,她十分害怕平静的生活将再次打破,她很珍惜现在的日子。我安慰道:“他们是会为自己的幸福着想的,但你一定要相信他们是爱你的。”过了几天,她重拾了那灿烂的笑脸。
三、谈心要有明理
有些班主任遇事不动脑筋,“拿”过来就说,往往就事论事,不注意用讲道理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问题;有的还用许愿的方法说好话来“哄”学生;还有的则用谈心来训话,越谈学生心越不服。班主任要通过谈心让学生打开心结,就必须对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循循善诱,讲透道理。如同有缺点和有错误的学生谈心时,要讲清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同问题较多的学生谈心时,不要急躁,也不要想一两次谈话解决全部问题;更不能因为谈了一两次没有谈好就失去了信心,要继续谈,直到谈通为止。只要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实意为他好,他就一定会乐意接受你的意见。
四、谈心要得法
找学生谈话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因事施法,不可千人一面。要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性格特征、情绪心态、表现情况,根据谈话的内容、主题、环境等诸多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学生是直性子,性情豪爽,谈话就要开门见山。有的学生自尊心较强,谈话就要含蓄一些,旁敲侧击,不要硬把一层“窗户纸”捅破。“横吹笛子竖吹萧”,凡是都应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只图讲着痛快,来个“竹筒倒豆子”。首先,班主任应选好谈心的环境和方式,因为谈心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产生的心理影响和效果也就不同。从客观环境影响心境的角度而言,应当选择令人舒畅的环境作为谈心的地点,这样可以使双方的心情轻松愉快。比如,在操场的林荫道、校园的草坪上散步,气氛会平和自然流畅,话题也多了。可从观赏景物开始,也可谈古今中外名人逸事,还可谈论个人家庭琐事等。采取“迂回绕取”的方法,使对方感知不到你谈话的意图,力图“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你一开始就将学生叫到办公室等学生比较敏感的地方或在大庭广众之下谈天,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紧张而反感,可能就达不到任何效果。感觉不到的是最好的,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这一规律,使要进行的思想工作在无感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五、要遵循谈话的原则
找学生谈话不仅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还是一种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需要遵循学生思想活动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1.与学生谈话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要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消除学生的顾虑与拘束,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
2.找学生谈话时,要态度和蔼,给对方以亲切感、实在感。要倾听对方的诉说,让对方把心中的体验、感受、困惑、疙瘩、怒气、忧愁尽情地倾述出来;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话语,要与人为善,正面引导,鼓励帮助;不要高声训斥,挖苦讽刺,话难听、脸难看,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为之倾心,与之交心。
此外,当学生与班主任感情上有些距离时,由于情不通,一时难以理达,根据这种情况,班主任不妨在对其他方面无大影响的前提下,通过对某个事情的退让,或是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实现感情上的沟通。其次,谈心注意不要连轴转,谈心如过于频繁,不停地唠唠叨叨,就会失去谈心的效果,甚至会使学生反感。再次,谈心要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按照每个人的思想状态、脾气秉性,谈心的方法要灵活运用,不能一把尺子量全班。最后,要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俗话说“劈柴要认准纹路,治病要摸准脉搏”,帮人不知其所急所需,排忧不知其所思所虑,犹如射击没有靶子,只能乱放枪,这样的谈话效果也不会好。
一、谈心,要以“心”换“心”才能达到交心的目的
班主任平时要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同学生常接触,多聊天,学生才乐意与班主任真正交流沟通。和学生谈心时,要诚心诚意,要先交出“心”来,做到推心置腹,尤其是和后进生或有特殊问题的学生谈心时态度更要诚恳和悦,耐心启发,用感情来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把自己和学生的心谈到一起。记得有一次活动课,我一边参与活动一边像朋友一样和有特殊问题学生一起探讨怎样折出新作品,并借此对其进行教育:做什么事都要细心、有耐心。我把自己“下放”到学生中,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有时讲有针对性的故事,让他们领悟相关道理;有时我站在一旁看他们玩,听他们议论,注意观察分析,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与学生沟通心灵,处处体察他们的情绪脉搏。现在孩子们把我当作他们的大朋友,有了高兴的事就忍不住要告诉我,有了小烦恼也会第一个向我倾诉。我感受着他们那一颗颗纯净的童心,并积极地回应着,有了情感的交流,心灵也沟通了。
二、谈心要及时
班主任平时要做有心人,要多留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如有学生担任班干部或比赛获奖,这时最容易激起其他学生思想的“浪花”,需要谈谈心,听听其他学生的看法想法,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还可帮助他们解除一些思想负担。有时学生个人或其家庭遇到了困难,学生之间发生了矛盾,班干部工作没干好受到批评,这些情况最容易结思想“疙瘩”或钻“牛角尖”。教师一旦发现这部分学生思想上出了问题,就应及时去谈心,做好思想安慰工作,千万不要拖,以免学生背上思想包袱。
我班有一个女生,成绩不错,性格活泼开朗,脸上总挂着明朗的笑容。可有几天总是一个人在座位上发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我了解这个女生的家庭情况:自幼父母离异,过去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有着重男轻女思想的老人并不重视她,幸好现在父亲再婚,又和异母的弟弟一起生活,但小姑娘十分乐观,心性开朗而健康,从不因家庭的特殊而烦恼伤神。故对于她这几天的反常,我很诧异,于是我借口班级事务把她叫到操场跑道边,先聊天,不经意谈到了她的家庭情况,她的眼眶一下子红了。原来父母再次出现了矛盾,她十分害怕平静的生活将再次打破,她很珍惜现在的日子。我安慰道:“他们是会为自己的幸福着想的,但你一定要相信他们是爱你的。”过了几天,她重拾了那灿烂的笑脸。
三、谈心要有明理
有些班主任遇事不动脑筋,“拿”过来就说,往往就事论事,不注意用讲道理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问题;有的还用许愿的方法说好话来“哄”学生;还有的则用谈心来训话,越谈学生心越不服。班主任要通过谈心让学生打开心结,就必须对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循循善诱,讲透道理。如同有缺点和有错误的学生谈心时,要讲清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同问题较多的学生谈心时,不要急躁,也不要想一两次谈话解决全部问题;更不能因为谈了一两次没有谈好就失去了信心,要继续谈,直到谈通为止。只要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实意为他好,他就一定会乐意接受你的意见。
四、谈心要得法
找学生谈话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因事施法,不可千人一面。要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性格特征、情绪心态、表现情况,根据谈话的内容、主题、环境等诸多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学生是直性子,性情豪爽,谈话就要开门见山。有的学生自尊心较强,谈话就要含蓄一些,旁敲侧击,不要硬把一层“窗户纸”捅破。“横吹笛子竖吹萧”,凡是都应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只图讲着痛快,来个“竹筒倒豆子”。首先,班主任应选好谈心的环境和方式,因为谈心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产生的心理影响和效果也就不同。从客观环境影响心境的角度而言,应当选择令人舒畅的环境作为谈心的地点,这样可以使双方的心情轻松愉快。比如,在操场的林荫道、校园的草坪上散步,气氛会平和自然流畅,话题也多了。可从观赏景物开始,也可谈古今中外名人逸事,还可谈论个人家庭琐事等。采取“迂回绕取”的方法,使对方感知不到你谈话的意图,力图“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你一开始就将学生叫到办公室等学生比较敏感的地方或在大庭广众之下谈天,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紧张而反感,可能就达不到任何效果。感觉不到的是最好的,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这一规律,使要进行的思想工作在无感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五、要遵循谈话的原则
找学生谈话不仅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还是一种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需要遵循学生思想活动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1.与学生谈话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要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消除学生的顾虑与拘束,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
2.找学生谈话时,要态度和蔼,给对方以亲切感、实在感。要倾听对方的诉说,让对方把心中的体验、感受、困惑、疙瘩、怒气、忧愁尽情地倾述出来;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话语,要与人为善,正面引导,鼓励帮助;不要高声训斥,挖苦讽刺,话难听、脸难看,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为之倾心,与之交心。
此外,当学生与班主任感情上有些距离时,由于情不通,一时难以理达,根据这种情况,班主任不妨在对其他方面无大影响的前提下,通过对某个事情的退让,或是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实现感情上的沟通。其次,谈心注意不要连轴转,谈心如过于频繁,不停地唠唠叨叨,就会失去谈心的效果,甚至会使学生反感。再次,谈心要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按照每个人的思想状态、脾气秉性,谈心的方法要灵活运用,不能一把尺子量全班。最后,要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俗话说“劈柴要认准纹路,治病要摸准脉搏”,帮人不知其所急所需,排忧不知其所思所虑,犹如射击没有靶子,只能乱放枪,这样的谈话效果也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