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 让高中生更好地学习物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qing5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物理是高中学习里重要的学科,想要学好物理,就要了解物理实验。物理学科中实验非常重要,可以说占据了半壁江山。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物更好的了解物理实验。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0183-01
  学好物理,不但是学生高中成绩提分的关键,实验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让学生形成追求真理的精神。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实验教学。
  一、引发实践兴趣是实验教学的有效方式
  想要让学生学好物理,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学好物理的用处,让学生明白物理的重要性,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兴趣,通过兴趣学习物理。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才更显著。在传统教育中,我们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往往会采用硬性教育,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反而容易起到反作用,让学生产生不想学习的情绪,越来越糟。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重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引导,让学生逐渐喜欢物理,科学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知识。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让学生逐渐养成物理学习思维,对生活中的物理产生兴趣和疑问,带着疑问来学习物理,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
  让学生更好的的学习物理,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例如在学习《磁场》这单元的时候,我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和交流,学习的时候,一些问题可以先在组内讨论,课后的学习问题也可以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物理的魅力。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带着学生一起做了一个利用铁屑探究电流周围磁场的小实验,用通电的螺旋管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一端是N极,一端是S极,把一个小磁针放入螺线管内部,让学生观察小磁针的N极指向螺线管的哪一端。学生仔细观察后,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试着做一做,通过这个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实验教学是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
  物理学本质就是实验,有资料可查,物理学最早来源于希腊,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自然规律,可延伸为自然及发展规律,现在指研究物质运动的最一般规律,即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由此可见,物理理论是离不开物理实验的,物理实验是检验物理理论知识的方式,每一条物理知识都是经过实验所得出验证的。物理实验与物理理论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离开物理实验就无法了解物理学,并且通过物理实验,能够让原来复杂的知识变得清晰易理解,从而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物理理論知识。物理实验是帮助学生探索物理的最好方式。在平时教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多注重物理实验的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动手动脑感受物理的趣味,巩固物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和科学思维。
  在做物理实验的时候,不要老师做学生看,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也真正的参与到物理实验中。例如,我在讲《研究物体间的相互关系》这单元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节课的知识,我带领学生去实验室学习,我先讲了一遍实验的做法和注意事项,然后带着学生们做一遍这个实验。将摩擦板水平放置平稳摩擦块放在上面用测力计牵引摩擦块,让学生记录记录下最大摩擦力,待匀速拉动后让学生记录滑动摩擦力。一边讲解实验的理论,一边让学生参与实验进行操作,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摩擦力的知识点。
  三、实验教学要把理论和动手相结合
  我们在教导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时候,要注意把理论概念和物理实践相结合,很多教师在讲实验课的时候过多的注重讲课本上的内容,而忽视了让学生主动参与,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样容易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产生厌倦心理。学习物理理论知识最重要的就是多实践,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掌握做实验的方法和实验的本质。作为教师,在平时教学应该多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来渗透物理知识。另外,我们要做到把物理实践和物理理论结合起来,更好的开展物理教学。除了在课上的实验教学外,我们平时也应该多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课本上的物理知识,做到现实与书本相互融合转化,举一反三。
  例如,在学习《电路》这单元之后,我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跟电有关的物理现象。比如为什么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同的灯泡灯丝不一样粗细,我组织学生通过课本所学知识解开物理现象,动手操作用实验去找到答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这些现象的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这些物理现象的原理,更好把物理知识和物理实践相结合。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学好高中物理,要注重兴趣的培养,打好物理基础,巩固物理知识。我们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平时在教室里的教学,也要注重实验的教学。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和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成绩变得更好,让教学效率变得更高。
  参考文献:
  [1]王维.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J].湖南中学物理.2014(08)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也更加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本文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
摘 要 以生为本并不是要一切听从学生,如果教师对此概念理解有误或者使用不当则会造成原本并不高效的课堂变得更加拖沓,学生所获得的知识量变得少之又少,完全达不到运用以生为本理念进行教学的目标。本文从根据学生年级决定教学风格、根据课堂内容布置前置作业、根据学生特点完善课堂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究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以生为本;小学数学;理念践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如何让小学生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拥有积极性的学习态度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小学的教师们为小学生们开展了小组合作的课程,小组合作是富有积极性和交流性的,小学生的邏辑思维本就是处于刚刚开展的阶段,而针对数学来说,如果只是单一的课堂性传送理论知识,是无法让学生们深刻记忆的,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进行相互交流,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合作内容;小
摘 要 音乐游戏是幼儿音乐教育常用的手段,在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热情,彰显幼儿学习主体作用,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特征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游戏需要在目标策略、控制评价策略、设计策略等的指引下才能充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幼儿园;音乐游戏;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6,R363.2 5,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0-0043-01  所谓的音
摘 要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刻感受到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该要牢牢把握这一关键期,整合班风班貌,让学生养成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 行为习惯训练、关爱
摘 要“基于学习活动设计,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有什么意义呢?经过自我解读,“模块化”是我对于这个关键词的认知,将曾经那种阅读教学的“碎片化”模式摒弃。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围绕“学”字展开: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  关键词 活动设计;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摘 要 小学数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小学生天性好玩爱动,缺乏自制力,课堂上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转移学习的注意力。因此,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打造趣味化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思考和探索,进而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 趣味化;氛围;游戏;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学校中教育上运用得到了老师们的重视,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促进了高效课堂的构建,直接的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活跃了课堂的氛围,接下来就探讨在信息技术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 小学数学不仅是一门基础性、抽象性的学科,也是培养创造性、创新性人才的摇篮,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这一方面有着非常大的效用。因此,身為一名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中,也应发挥好学科优势,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轻松应对、收放自如,使得学生得到更多。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
摘 要初中化学,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奠定了基础,也提供了方向。新课标指出,初中化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与社会的需要出发,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主动学习。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关于初中化学课堂的改革正在不断地开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需要师生共同做出努力,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规律出发,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实验教学,在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