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本教育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z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1
  在推进生本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不仅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一个创造性学科。小学美术教学并非是专业教育,也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画家,而是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丰富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认识、教育三者并举的功能。在美术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运用合作方式,提高教学实效,积极评价学生学习美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生本教育下的小学美术课堂中,怎样才能使孩子喜欢美术,主动学会发现美、欣赏美以及感受美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下面就结合我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谈一谈我的观点:
  一. 以学生为本,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美术创作能力,是时代赋予美术教师的神圣使命。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可采取以下策略:激发学生好奇心,启迪学生探究创新。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好奇心,促进学生对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产生很强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思考,产生某种感悟和体验,提高创作能力。在小学阶段,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我在教二年级美术《假如我是巨人》一课时,在巨人与小矮人对比的环节中,我提前藏好了一些小人玩偶,让孩子们在自己身边找一找,看看小矮人在哪里?找到之后让孩子们用自己和小矮人玩偶做比较,小玩偶只有我们的手指那么高,这样一比,自己就是一个大巨人。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怀着各种新奇,不但找到了小矮人,还直观的拿自己和玩偶不进行比较,了解了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比例差距。又在想象环节设计了几个不同的场景,配上音乐,让孩子们仿佛置身在游乐场、海底、太空中、森林里……调动了孩子们的各种感官去客观地感受;而且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创造了条件。从而更好的培养、提高美术素养。
  二、在“不教而教”中培养良好的美术习惯
  “不教而教”中的“不教”,是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他;“教”就是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对他们进行启发、引导,培养良好的美术习惯。如我在二年级的美术《绘画游戏》这课上,结合课本内容让孩子们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然后在分割的块面上填上自己认为好看的颜色,结果每个学生画得都很美,有的乍看起来是动物;有的则像植物……不但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线条及色彩搭配的感受能力。也掌握了画线条与画色块时不同的握笔方法,培养了用色的良好习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不但对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及健全的艺术素质的培养起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运用合作方式,提高教学实效
  美术新课成标准指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是国家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现在的美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是一种常用形式,一种教学策略。如在教授人美版第6册《怪兽》这课时,课前我要求学生去收集一些废弃品,带到课堂上进行制作。那天各组的同学都带了工具和材料。其中,有一组同学带来了泡沫块、胶水、牙签、颜料等,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怪兽,那怪兽的造型栩栩如生。另一组的成员则用废弃的胶卷壳、废纸板、饮料盒等制作了怪兽,充分突出了怪兽的“怪”这一特点;有的用易拉罐、塑料袋制成怪兽,也是生动形象。他们的作品真是千奇百怪,件件精美。又如在教授《大树的故事》一课时,我启发学生看看大树上到底能发生什么样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全班一起为我在黑板上画的大树添加故事,顿时各小组纷纷讨论开来,一起探讨用什么艺术表现形式。最后我收到了许多生动有趣的优秀作品。有树叶上小小昆虫的故事,有树洞里小松鼠的故事,有大树根里小蚂蚁的故事,还有树枝上小鸟的故事……这些画还有一个更大的特点就是运用的材料和表现的形式各具特色。学生们有用水彩笔求朦胧的树叶,用油画棒表现树木的粗犷,用线描勾绘小动物的精细……总之,件件作品都依照学生的喜好完成,作品充分展现出学生的创造力和无限的想象力。
  四、开展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开展科学评价学生学习美术,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及學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一是对学生进行差异评价,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不同学生因人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二是激励评价,即从尊重、爱护、平等的原则出发,维持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动力;三是坚持发展评价,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因为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期待与鼓励,信任与尊重、赏识与唤醒。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我们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程内容,巧于启发学生想象、构思,还要指导学生敢于冲出传统美术观念的框框,大胆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自己所看到的物体,不要害怕形象画不准确。教学中,要提醒学生保留绘画作品的原创作,让学生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在画面上更好地表达内心感受。
  任何的教学方法在长时间的运用中也会失去其新鲜感。为了不断鼓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磨练学生的意志,我们应该多组织他们参加各级主办的各种美术竞赛,让学生在取得成绩时树立信心,在没有获得成绩时不断鞭策自己,并从中磨练坚强的意志。常言道:“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认为在美术教学工作中,使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启迪、相互补充、相互吸收。这样学生始终处于动态之中,互相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既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丰富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为主,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认识、教育三者并举的功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完成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将力求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更深更远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6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归纳、类比、思考、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情境是故事,是图画,是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是学习的动力,是教学的起点。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二是既妙趣
【关键词】授课模式;有效自学;以学定教;科学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4  在以往的教育中教师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采用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法,这既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念,也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的中学课程教学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为此,我校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初中理科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尝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的提升。本文主要研究如何进行数学教学课改,提高教学质量,希望本文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改;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根据国家教育部对小学教学的改革要求,学校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进。从这些年的教学内容的调整和课程的改进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些教育的规律
摘要:语言是人类生活中重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不可或缺交流的工具。语言既是幼儿园中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交流方式。而幼儿语言教育的关键就是幼儿园,因此,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式与策略深入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通过多种方式对幼儿语言教育进行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育方式和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2  幼儿期是人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关键期。幼儿期虽然学习的一定的语言
研究目的:(1)调查我省1992年后出生儿童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从而评价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的效果:(2)通过对影响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可能的影响因素如:乙肝疫
摘要:思想政治课教育中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课改”为着每一个学生发展、终身发展,为着促进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成为我们新的教学核心理念。为贯彻新课改精神,思想政治课教学必然会引发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及教学目的等方面的变革。  关键词:课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G633.2  一、教学理念由应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8  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新课标”的实施迫切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加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为实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发展学生的智慧,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传授与接受,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