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奇心点亮学生的科学心灯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war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好奇心是知识的火种,点燃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是创造的火种,点燃学生实践创造的梦想。在科学课堂中,教师既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又要呵护与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为他们注入不竭的学习动力。本文阐述了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好奇心的策略。
  关键词:好奇心   小学科学课   教学策略
  好奇心是人的一种心理倾向,表现为对新奇事物的注意、喜欢、热情。好奇心能让人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能够激励人们朝向未知领域挺进,好奇心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好奇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催生学习动机。笔者在多年的小学科学教学中,特别重视好奇心的作用,以好奇心为教学起点,以培养好奇心为宗旨,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好奇心的策略。
  一、 用新奇的现象点燃好奇心
  好奇心是一种内在动机,主要由外界刺激物的新奇性唤醒。小学生好奇心的产生一般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他们对陌生的世界充满好奇,那些具有神秘色彩的事物和现象更容易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要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必须挖掘新奇的事物或现象,那些普通的、司空见惯的事物或现象,对学生不具吸引力。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所使用的教学素材,保持素材的新颖和奇特,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创设的情境应形象生动、贴近生活;提供给学生的活动材料应新颖奇特、色彩艳丽;呈现的现象应奇异独特。新奇的事物和现象能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点燃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观察、思考、操作之中。例如,在教学《寻访小动物》一课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些动物,学生说出的都是一些常见的动物,如老虎、狮子、蝴蝶、蚂蚁等。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将动物按大小分类,区分大动物与小动物,在初步明确了小动物范围之后,笔者拿出一只“独角仙”问道:“有谁知道这个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大家看了直摇头并问道:“这个怪怪的小动物是什么呀?”神秘的小动物一下子引发了全体学生的好奇,他们迫切想要知道小动物的名字。“这个小家伙的名字叫独角仙,是老师在我们校园里发现的。”筆者边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边继续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我们校园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小动物呢,大家想不想到校园里去寻访小动物呢?”“想!”全体学生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奇特的小动物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寻访小动物的欲望。
  二、 用问题培育学生的好奇心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知识的种子,疑是好奇的标志,学生心中一旦有了疑问,就会产生好奇心,就会形成探究欲。小学生从小就喜欢问问题,他们的头脑中装满了问号,只要看到奇怪的东西就要问是什么,发现神奇的现象就会问为什么。爱问是小学生的特点,也是他们的优点,疑问能为他们打开知识的大门,激发他们创造美好的事物。
  疑是培养学生好奇心的沃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开启科学探究之旅。在科学课教学中,笔者以问题为载体,通过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疑惑,引导学生探究,在解决问题中培育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教学《蚂蚁》一课时,笔者首先给学生出示了一则谜底是蚂蚁的谜语,充满趣味与悬疑的谜语,引发了学生的好奇,他们纷纷开动脑筋猜想谜底,在猜出谜底之后,笔者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把躲在洞里的蚂蚁引出来?”有的学生说用香喷喷的面包来引诱,有的学生说用糖果来吸引,笔者边表扬边提问:“你们知道蚂蚁长什么样吗?请拿出画笔在纸上画一只蚂蚁,比比谁画得又快又像!”就这样,学生在一个个问题中,饶有兴趣地对蚂蚁展开探究。
  三、 用趣味活动浸润学生的好奇心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引发好奇心的导火索。趣味活动能带给学生乐趣,引发他们的好奇,促进他们探究,童年的玩乐经历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趣”是好奇心的源头,“玩”是好奇心的海洋。在科学课教学中,笔者利用学生的贪玩心理,为学生搭建玩乐平台,设计趣味活动,让理性的科学内容趣味化,让枯燥的科学学习游戏化,让科学探究变得有趣好玩,让他们在玩乐中动手做、动脑思,用趣味活动浸润他们的好奇心。
  例如,在教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几个趣味活动。首先是一个趣味比赛:有两个一样大的杯子,每个杯子中装着半杯水,有一袋石子和一袋木块,怎样才能让瓶子里的水升到瓶口?在比赛结束后,笔者接着给学生提供了粉笔头、橡皮泥、玻璃器、铁钉、木块等材料,让学生先猜一猜每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再让学生把每个物体一一放入水中,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最后,笔者让学生拿出身边的东西放入水中玩一玩,他们从文具盒里拿出橡皮、铅笔、小刀等物品,对它们的沉浮情况进行探究。学生在玩中想、在思中玩,轻松有趣的活动浸润了学生的好奇心。
  四、 用包容赏识呵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的力量是强大的,它能驱使学生在学习的赛道上奋勇向前,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不屈不挠。但小学生的好奇心又是脆弱的,如同晶莹剔透的露珠一样,既美丽又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因此,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既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不能轻易打击他们的探究积极性。这就需要科学教师善于呵护学生,对学生要有宽容的心态。教师要赏识鼓舞学生,放大学生的优点,给他们勇气,增强他们的自信。容错是呵护学生好奇心的法宝,这比表扬和赏识更重要。错误是好奇的果实,是创新的种子。面对学生犯的错误,教师要宽容和理解,包容学生的错误,委婉地评价处理,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犯错、勇于改错,借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而创造出新的成果。
  好奇心是知识种子萌发的催化剂,是开启创新大门的钥匙,教师要悉心呵护、精心培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好奇心,用好奇心点亮学生的科学心灯,为他们照亮科学探究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月明.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效方法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9(11):33-35.
  [2]严建斌.培养科学素养,科普阅读不应缺席[J].小学教学参考,2020(3):57-58.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信息化堪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将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创建优质、生动、高效的英语学习课堂,全面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客观而言,将小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为小学英语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给
期刊
摘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英语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教材的语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深度解读教材,充分发挥教材语境的教学价值,以贴近生活的语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材语境 语言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英语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
“复现”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层次、有创造性地“复现”词汇、句型、语言文化知识,是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经之路。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要想帮助学生快速、牢固、扎实地识记词汇、掌握语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想方设法地将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复现”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复现”中反复巩固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
期刊
英文绘本因其生动的画面、生活化的语言和有趣的情节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绘本教学常被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补充。然而,英文绘本往往词汇量大,篇幅较长,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要完成教材内容的讲解,又要带领学生学习绘本,客观上难度很大。因此,如何将英文绘本和教材进行有机融合,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在教研活动中的磨课经历,以绘本Little Zoe Looking for Mum和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
期刊
“学练赛”是一种重要的体育教学模式,借助“学练赛”,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力。但一直以来,许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往往注重学生的“学练”,而忽视了“比赛”这一重要的载体。从学生的体育学习力生成过程来看,“学”是基础,“练”是过程,“赛”是延伸。只有“学练赛”一体,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作为教师,要打破“学练赛”的壁垒,疏通“学练赛”的渠道,努力促成“学练赛”一体。  一、 学:注重“技术点
期刊
美术学习是丰富的,它不仅包括美术鉴赏,而且包括美术思维、探究、实践与表达。“读思达”立足于美术素养的发展,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读”“思”“达”这三个阶段经历丰盈的美术学习过程。“读”就是对作品的解读,是美术感知的过程;“思”就是对作品的思考,是运用美术思维进行想象的过程;“达”就是作品的创作、表达。运用“读思达”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一、 读:在感知中解读作品  
期刊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小学英语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学方式单一,英语线上教学更像是教师的“独角戏”,师生互动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明显减退。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以英文原声电影辅助教学,旨在增加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可以得到锻炼,英语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激发,同时可以纠正英语语音语
期刊
美术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仍有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以书本为中心,束缚学生的思维,造成美术与生活脱轨的现象。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小学生专业的美术知识,还要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美术之美。  一、发现生活之美,品课堂之味  (一)结合生活实际  美源于生活,小学美术教师应懂得结合生活实际,挖掘生活中的情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应用能力,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之中。在教学《
期刊
摘要: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开展教学,尝试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要自主设计语言游戏,让幼儿经历交流过程,并通过绘本阅读活动提升其表达能力;教师要组织幼儿在表演中思考如何根据交际对象调整表达方式,展开团队反思,提升教学质量。将这些方法融入语言教学中,能快速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 语言能力 幼儿教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
音乐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听觉的融入,还需要学生身体感官的全方位投入。同时,音乐学科的表现力极强,不仅可以通过固有的发声器官来表现,而且可以通过外在的器乐来展现。打造“融合性”的音乐课堂,要立足音乐学科本质,融合相关的学科、生活资源、素材等。通过打造“融合性”的音乐课堂,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经验,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力,发展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一、建构内容融合的音乐课堂  建构“融合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