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课堂“复现”,扎实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现”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层次、有创造性地“复现”词汇、句型、语言文化知识,是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经之路。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要想帮助学生快速、牢固、扎实地识记词汇、掌握语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想方设法地将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复现”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复现”中反复巩固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重视“复现”的教学价值,有智慧地提高课堂的“复现率”,扎实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在交流中“复现”
  在英语教学中,要提高课堂知识的“复现率”,教师首先要能够转变教学观念,以潜移默化、创造性的“复现”方式,让知识渗透在课堂的每分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能够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用语,巧妙地“复现”本单元的高频词汇或本课时的重点句式,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就能邂逅新知、温习旧知。这样的方式,既能提高知识的“复现率”,又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An interesting country这单元时,为了提高教学的“复现率”,在教学评价过程中,笔者紧扣教学主题,活化评价形式,以“Oh! It’s so interesting!”贯穿课堂的各个教学板块,让“interesting”这个核心单词在课堂上反复出现,形成一条完整的主题线索。在话题交流过程中,笔者创设了教学语境,以“If you have a chance to travel in Australia, what will you do?”为话题,“复现”重点句式“I’ll...You’ll...”,深化学生的表达与交流。
  二、在情境中“复现”
  情境是语言教学的最佳背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提倡情境式的教学方式,以生动、真实的语言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地“复现”学生在本课所学的新词汇、新句型,将知识与情感有机整合在一起。此外,教师还可以依托语境,在“复现”的同时,开展有趣的语言训练活动,活化词汇与句式的训练,扎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Chinese New Year这单元时,笔者在语言拓展训练中,将话题从文本迁移到生活中,引导学生对即将到来的春节展开讨论,让学生以采访的形式在小组间开展互动活动。在采访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自制小话筒,并围绕重点句型“What are...going to do...? I’m going to...”展開采访直播。在采访过程中,笔者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复现”了重点句型,引导学生以采访的形式了解家人的新年计划。在采访活动中,笔者复现了本课的重点句型,深化了学生的语言输出,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在阅读中“复现”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文本是单元知识的要点,是词汇、语法、句式等教学内容的载体。在“复现”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回归教材、回归文本,让词汇回到句子里,让句子回到段落里,让段落回到整个语篇里,帮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再次深入理解知识点,并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复现”,实现良性的“学习圈”,帮助学生实现自主阅读,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教学Protect the Earth这单元时,笔者以“How to protect the Earth?”为核心话题开展教学,并将文本分为“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和“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这四个部分。在每个部分的教学中,笔者都围绕两个问题,即“Why should we save water?”“How do we save water?”展开,以明确、简洁的问题指向文本阅读,“复现”“We should...”“We should not...”这两个重要的句型,引导学生在反复使用这两个句型的过程中开展有意义的阅读探究。这样不仅能够让课堂减负,提高阅读的有效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夯实学生对本课重点知识的掌握。
  总之,“复现”是英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位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好的“复现”是高质量的英语课堂教学的体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活化课堂“复现”,提高课堂的“复现率”,在反复的知识迁移、运用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提升英语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西郊小学)
其他文献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空间、变化的学科。小学数学知识一般分为数字与图形两个部分,既需要学生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又需要学生具备空间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学生的空间观念首先是从观察中获得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然后联系具体的事物,让学生感知空间中的数量关系。小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与点拨,对数学图
期刊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重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学习、实践的主体,学生能力的发展、素养的形成,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目标。将课堂学习、探究的过程交给学生,以问题的驱动启发学生的高阶思维,通过阶段性的回顾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完整、清晰的认知能力。这样,随着学生认知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丰富,他们的数学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就会不断地向前推进。  
期刊
摘要:词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许多初中英语课堂存在词汇教学低效的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词汇教学的优化策略,旨在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词汇教学 低效问题 优化策略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在语言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来实现的,思想交流是通过词汇构成的语言来表达的。在英语教学中,词
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学共体”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组织,越来越被教育界广泛认可和运用。它不仅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而且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使长期以来形成的单向或双向教学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共体”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深化交流,以更加开阔的心胸和视野发散思维、张扬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课堂,实现深度学习,进而发展综合語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翻转
期刊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广角”内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在教学实践、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作用。在“数学广角”中,学生能通过自主观察、亲手操作、探索实验、大胆猜测、合理推理、沟通交流等活动,构建新知、发展能力,体验数学知识的奇妙与作用。  一、教学“数学广角”内容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增加了“数学广角”内容,是教材编排的一大创新,也是教材变革的一大亮点。面对教材全新的内
期刊
好的绘本故事有着丰富的语言价值及艺术审美价值。绘本是一种图文并存的阅读载体,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充满童真、童趣,适合学生阅读。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绘本的教学价值,引领学生在绘本里探索英语阅读的世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在教学探讨中,笔者从“培养学生阅读習惯”“挖掘课堂阅读深度”“引发真实阅读体验”这三个角度着手,就如何开展有活
期刊
培养学生的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占据重要地位,它指向学习者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及实际交际策略。而学习英语语法,便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开始,重在培养学习习惯、获得英语语感及形成语用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语法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切实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悟。笔者结合教学心得及教学
期刊
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与思维品质的培养关联密切,本文将结合具体课例,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前、读中和读后问题设计策略进行探讨。  一、读前:用问题激活体验  (一)通过“头脑风暴”激活学生的背景图式  在阅读教学中,激活相关的背景图式非常重要,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在读前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接近语篇的真实语境,在语境中开
期刊
信息化堪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将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创建优质、生动、高效的英语学习课堂,全面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客观而言,将小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为小学英语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给
期刊
摘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英语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教材的语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深度解读教材,充分发挥教材语境的教学价值,以贴近生活的语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材语境 语言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英语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