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2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开展教学,尝试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要自主设计语言游戏,让幼儿经历交流过程,并通过绘本阅读活动提升其表达能力;教师要组织幼儿在表演中思考如何根据交际对象调整表达方式,展开团队反思,提升教学质量。将这些方法融入语言教学中,能快速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   语言能力   幼儿教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避免“揠苗助长”式的教学方法,不能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而要采用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方法,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丰富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促使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自体验中获得经验。教师要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也要采用课程游戏化的方式,组织幼儿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中,让他们对表达交流产生浓厚的兴趣,自主归纳交流方法,从而提升语言能力。
  一、自主设计,强化交流过程
  在设计语言类游戏时,教师要系统地把握语言教学的知识,并进一步思考语言和游戏之间的关系,找到它们的结合点,然后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游戏,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流中。教师还要让幼儿参与到自主设计中,这样能促使他们围绕游戏规则、游戏内容展开讨论,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表达能力。
  在引导幼儿参加“找朋友”的游戏时,教师要将语言因素融入游戏中,强化他们的交际效果。笔者将礼貌用语融入游戏中,先让幼儿围成一圈齐唱歌曲《找朋友》,当音乐停下的时候,幼儿就要快速寻找身边的“朋友”,和其手拉手、结成对子,并利用礼貌语展开交流。例如,有幼儿这样描述自己的朋友:“我的朋友有一双很大的眼睛。”笔者则引导其自主思考,尝试用形容词进行修饰,幼儿试着表达:“他的眼睛好像黑紫色的葡萄一样,又大又圆。”这样,幼儿的表达能力就有所提高。接着,笔者引导幼儿自主优化该游戏,说说可以和朋友说些什么。例如,有幼儿提出:“我觉得可以在找朋友的时候手中拿一个玩具,然后问对方是否可以和自己交换玩具。”在加入了其他活动内容后,幼儿的表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结合阅读,调整表达方式
  幼儿园语言活动的主要形式是阅读绘本作品,但是这样的形式较为单一,很难让幼儿保持参与兴趣。在设置游戏化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阅读活动和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等整合在一起,促使幼儿在阅读绘本的时候调整表达方式,进而提升语言能力。教师设计的阅读活动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他们自由表达和亲自体验的权利,促使其学会如何合理表达。
  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阅读绘本《小威向前冲》后,要促使幼儿提升生命意识,认识到自己长得像父母,同时要发现自己和他人长得不一样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幼儿在阅读绘本后开展“找不同”的游戏,看看自己和他人在长相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然后用语言表述出来,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学习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尝试用“A和B不一样”“A比B……”“A像B,C不像B”等句型表达自己的想法。笔者请一名幼儿站起来,引导其说出自己身体某个部位的特点,如:“我的眼睛圆圆的。”此后,笔者引导幼儿开展站队游戏,对幼儿说:“认为自己的眼睛和该名幼儿的眼睛长得像的幼儿,站在左边,认为不一样的则站在右边。”同时,笔者还引导幼儿用“我的眼睛不像他,我的眼睛小小的”等句子表达出自己和他人的差异。将交流表达和阅读结合在一起,能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
  三、融合表演,考虑交际对象
  学者杜威提出:“游戏的态度比游戏本身更加重要,前者是心智的态度,后者是这一态度的现实外部表现。”这里的游戏态度指的就是游戏精神,是一种追求体验和创造的精神。由于幼儿活泼好动,对于角色扮演等游戏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组织幼儿参与到表演中,让幼儿思考交际对象不同,表达方式是否要变化。这样的活动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发展其心智。
  例如,在幼儿阅读了绘本《大狼托克打电话》后,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开展“打电话”角色扮演活动,并思考如果对方的身份、地位、年龄等有所不同,自己的表达方式是否要发生变化。笔者首先引导幼儿思考和同伴打电话的时候,可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有的幼儿说:“说话的时候可以自然一些,用一些亲昵的话语,这样能体现出亲切的感觉。”接着,笔者让幼儿思考如果给爸爸妈妈等亲人打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幼儿认识到此时虽然也可以用亲昵的话语,可以对爸爸妈妈撒娇,但同时要表现出尊敬。幼儿又模拟了和老者之间的通话,他们认识到此时要用“您”来称呼对方,表达出对其的尊敬,另外还要用“请”等敬辞。通过角色表演,幼儿认识到和不同的对象打电话的时候,要用不同的语言,并注意交际对象的特点是什么,这样才能让表述更准确。除了打电话以外,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参与到其他的对话场景中,展开更多的交际活动。
  四、团队反思,形成实践智慧
  教师的实践智慧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机智应对和创造性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设计语言游戏后进行团队反思,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开展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教师的团队反思要结合每一个教学环节展开,在导入环节、重点内容学习环节、游戏环节和结束环节中,教师都要观察幼儿的表现,并思考提问和回应是否能激发幼儿的思考,选择的游戏是否和语言教学的内容相匹配。教师只有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才能真正提升幼儿的参与度和教学效果。
  在组织幼儿围绕阅读的绘本展开互动交流之后,教师要展开团队反思,思考教學效果是否好,是否有效提升了幼儿的表达能力。教师首先要围绕教学活动的目的展开讨论,认识到语言交流活动的目的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讨论在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有教师发现幼儿在交流中讨论的内容比较散乱,交流效果不好,缺乏讨论焦点。此时,教师要展开讨论,思考如何能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幼儿交流内容散乱的时候提出问题加以引导,当幼儿的讨论出现偏题、不够深入的时候也要提出问题加以引导。教师还要注意幼儿的表达形式是否丰富,并示范各种不同的句型,让幼儿习得更多的表达方法。在团队反思后,教师能总结出更好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中心幼儿园)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占据重要地位,它指向学习者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及实际交际策略。而学习英语语法,便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开始,重在培养学习习惯、获得英语语感及形成语用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语法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切实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悟。笔者结合教学心得及教学
期刊
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与思维品质的培养关联密切,本文将结合具体课例,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前、读中和读后问题设计策略进行探讨。  一、读前:用问题激活体验  (一)通过“头脑风暴”激活学生的背景图式  在阅读教学中,激活相关的背景图式非常重要,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在读前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接近语篇的真实语境,在语境中开
期刊
信息化堪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将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创建优质、生动、高效的英语学习课堂,全面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客观而言,将小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为小学英语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给
期刊
摘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英语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教材的语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深度解读教材,充分发挥教材语境的教学价值,以贴近生活的语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材语境 语言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英语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
“复现”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层次、有创造性地“复现”词汇、句型、语言文化知识,是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经之路。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要想帮助学生快速、牢固、扎实地识记词汇、掌握语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想方设法地将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复现”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复现”中反复巩固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
期刊
英文绘本因其生动的画面、生活化的语言和有趣的情节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绘本教学常被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补充。然而,英文绘本往往词汇量大,篇幅较长,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要完成教材内容的讲解,又要带领学生学习绘本,客观上难度很大。因此,如何将英文绘本和教材进行有机融合,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在教研活动中的磨课经历,以绘本Little Zoe Looking for Mum和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
期刊
“学练赛”是一种重要的体育教学模式,借助“学练赛”,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力。但一直以来,许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往往注重学生的“学练”,而忽视了“比赛”这一重要的载体。从学生的体育学习力生成过程来看,“学”是基础,“练”是过程,“赛”是延伸。只有“学练赛”一体,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作为教师,要打破“学练赛”的壁垒,疏通“学练赛”的渠道,努力促成“学练赛”一体。  一、 学:注重“技术点
期刊
美术学习是丰富的,它不仅包括美术鉴赏,而且包括美术思维、探究、实践与表达。“读思达”立足于美术素养的发展,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读”“思”“达”这三个阶段经历丰盈的美术学习过程。“读”就是对作品的解读,是美术感知的过程;“思”就是对作品的思考,是运用美术思维进行想象的过程;“达”就是作品的创作、表达。运用“读思达”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一、 读:在感知中解读作品  
期刊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小学英语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学方式单一,英语线上教学更像是教师的“独角戏”,师生互动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明显减退。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以英文原声电影辅助教学,旨在增加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可以得到锻炼,英语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激发,同时可以纠正英语语音语
期刊
美术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仍有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以书本为中心,束缚学生的思维,造成美术与生活脱轨的现象。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小学生专业的美术知识,还要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美术之美。  一、发现生活之美,品课堂之味  (一)结合生活实际  美源于生活,小学美术教师应懂得结合生活实际,挖掘生活中的情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应用能力,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之中。在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