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窍鼻渊丸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ental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建立通窍鼻渊丸(浓缩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栀子、麻黄、川芎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栀子的有效成分栀子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定性鉴别色谱特征明显。方法学考察表明,栀子苷进样量在0.162 4~1.624 ?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6% (RSD=2.83%,n=5)。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通窍鼻渊丸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通窍鼻渊丸;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栀子苷;质量标准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03.018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3-0047-03
  通窍鼻渊丸是甘肃省中医院院内制剂,由栀子、麻黄、川芎、辛夷、葛根等15味药组成,具有祛风通窍、清热止痛的功效,对鼻炎、鼻窦炎所致的头痛、流黄稠涕、鼻塞等症具有良好的作用。栀子为方中君药,其所含的水溶性成分栀子苷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1-3]。本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方中的麻黄、川芎、栀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对栀子中的栀子苷进行含量测定,旨在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客观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
  1 仪器与试药
  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 2695,包括Waters2487双通道紫外检测器),电子天平(Sartorius R-200D德国),GOOD LOOK-1000型薄层色谱成像系统;电热套(HM500型,北京科伟仪器公司);超声波清洗器(KQ-2500DE,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HHS数显恒温水浴锅、Y-308B小型粉碎机;全自动速控中药制丸机(TYPE-YUG101型,甘肃天水华圆制药设备有限公司);微波真空干燥仪(甘肃天水华圆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栀子苷对照品(批号110749-200714)、麻黄碱对照品(批号0714-9903)、川芎对照药材(批号110736-200424)、栀子对照药材(批号120986-200703)、麻黄对照药材(批号10514-
  200202)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甲醇(批号20100410,天津市科米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为色谱纯;乙腈(批号20100410,天津市科米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为色谱纯;薄层用硅胶G(批号20100212,中国青岛海洋化工);薄层用硅胶GF254(批号20090812,中国青岛海洋化工);水为纯净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定性鉴别
  2.1.1 川芎 取本品粉末及缺川芎阴性粉末各6 g,加石油醚(60~90 ℃)4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药渣备用。滤液分别蒸干,残渣各加乙酸乙酯1 mL溶解,得供试品溶液及缺川芎阴性对照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1 g,加石油醚(60~90 ℃)10 mL,超声处理10 min,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取上述3种溶液各5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10∶1)为展开剂展开,晾干,置紫外灯(254 nm)下检视。在与川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1.2 栀子 取“2.1.1”项下的药渣,挥尽石油醚,加乙酸乙酯40 mL,水浴70 ℃回流1 h,放冷,滤过,滤液蒸干,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栀子对照药材1 g,缺栀子阴性对照品6 g,同法制成栀子对照药材溶液及缺栀子阴性对照溶液。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4 mg/mL的对照品溶液。取上述4种溶液各5 ?L,分别点与同一硅胶G板,三氯甲烷-甲醇(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试液, 105 ℃加热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栀子苷对照品及栀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1.3 麻黄 取本品粉末4 g,加浓氨试液1 mL,三氯甲烷30 mL,超声处理15 mL,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麻黄对照药材1 g,缺麻黄阴性粉末4 g,同法制成麻黄对照药材溶液及阴性对照溶液。再取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1 mg/mL的照品溶液。取上述4种溶液各10 ?L,分别点与同一硅胶G板,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20∶4∶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105 ℃加热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麻黄碱对照品、麻黄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有相同颜色的斑点。
  2.2 栀子苷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Symmetryshied RP18(5 ?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水(13∶87);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8 nm;进样量10 ?L;柱温:25 ℃。在选定色谱条件下,理论塔板数以栀子苷峰计算大于5 000,阴性无干扰。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栀子苷对照品8.12 mg,置50 mL容量瓶中,用CH3OH稀释并定容至刻度,得栀子苷含量为0.162 4 mg/mL的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1、2、4、6、8、10 mL置10 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至刻度,得到系列浓度(16.24、32.48、64.96、97.44、129.92、162.40 ?g/mL)的对照品甲醇溶液。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本品粉末4 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 W,频率25 kHz)2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补足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 mL,置25 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过0.45 ?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2.4 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缺栀子阴性对照粉末4 g,按“2.2.2”项下方法制成缺栀子阴性对照品溶液。
  2.3 方法学考察
  2.3.1 阴性干扰试验 分别吸取栀子苷对照品(32.48 ?g/mL)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品溶液各10 ?L,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进样测定,并记录色谱图。结果显示,阴性对照品溶液对测定结果无干扰。见图1。
  2.3.2 线性范围的考察 精密吸取不同浓度的栀子苷对照品溶液10 ?L,分别进样,按前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对栀子苷进样量(?g)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Y=11 288.041X-13 128.332,r=0.999 4,结果表明,栀子苷进样量在0.162 4~1.624 ?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3.3 精密度试验 用同一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每次10 ?L,分别测定峰面积。结果栀子苷的RSD=0.27%(n=6),表明仪器精密度好。
  2.3.4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平行制备溶液6份,依法测定,结果栀子苷的RSD=2.9%(n=6),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图1 通窍鼻渊丸HPLC图
  2.3.5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的溶液,分别于0、3、6、9、12 h时依法测定。结果栀子苷的峰面积无显著变化,RSD=3.1%(n=5),表明供试品溶液至少在12 h内稳定。
  2.3.6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样品6份,分别精密加入已知含量的对照品溶液,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液,依法进行含量测定并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2.3.7 样品含量测定 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3批样品的栀子苷含量,结果见表2。
  3 讨论
  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4],具有泻火除烦、利湿解毒之功效。通窍鼻渊丸中栀子用量为30 g,是其他药味用量的1.2倍。本试验参考文献[5-7],用HPLC对栀子中的栀子苷做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麻黄的薄层色谱在预试验中考察了提取方法和展开系统。提取步骤考察了乙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3种溶剂的提取效果,回流与超声处理的对比;展开系统考察了正丁醇-冰醋酸-水系统及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系统,经多次优化,选择三氯甲烷-浓氨试液(30∶1)提取,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20∶4∶0.2)为展开系,效果理想,重复性好。显色剂茚三酮试液配好后,应不超过24 h,并且用滤纸过滤。
  在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参照文献[4-5],对提取溶剂经行了筛选,分别采用甲醇和流动相(乙腈∶水=13∶87)作为溶媒进行提取。结果发现,选甲醇作为提取溶媒时,分离效果好。对提取时间的考察超声处理5、10、20、30、40 min,测定结果显示,20~40 min含量无明显变化,表明超声处理20 min溶出也达到平衡,故定为样品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姚宗玲,陆洋,杜守颖,等.醒脑静滴鼻液中栀子苷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4):1872.
  [2] Choi HJ, Park YS, Kim MG,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ajor colorant in Gardenia fruit[J]. Dyes Pigm,2001, 49(1):15-20.
  [3] 李保华,栀子的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8,15(6):370.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31-232.
  [5] 陈阳,赵璨,张浩,等.栀子黄OD值、色价与西红花苷和栀子苷的相关性研究[J].食品科技,2010,35(5):262-265.
  [6] Militao GC, Ferreira PM, Freitas RM. Effects of lipoic acid on oxidative stress in rat striatum after pilocarpine induced seizures[J]. Neurochem Int,2010,56(1):16-20.
  [7] 陳芳,董志,傅亚.栀子总环稀醚萜苷纯化工艺研究[J].激光杂志,2010, 31(2):95-96.
  (收稿日期:2011-05-24,编辑:陈静)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止痛膏中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分离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酚,以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大黄酸在0.208~1.040 ?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7%(RSD=0.57%, n=5);大黄素在0.192~0.
期刊
摘要:目的 建立麦志胶囊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FFAP(30 m×0.25 mm×0.50 ?m),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解介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80 ℃,保持2 min,以10 ℃/min的速率升至230 ℃,保持2 min,再以20 ℃/min的速率降至200 ℃,保持2 min;进样口温度为200 ℃
期刊
摘要:目的 优选酸枣仁-五味子药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酸枣仁-五味子药对中五味子醇甲含量和水提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醇甲含量,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药材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5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关键词:酸枣仁-五味子药对;正交试验;提取工艺;五味子醇甲  DOI:10.39
期刊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鸡菊中金鸡菊查尔酮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Inertsil ODS-3 C18柱(4.6 mm×250 mm,5 ?m),以乙腈-1%冰醋酸(80∶2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78 nm。结果 金鸡菊查尔酮在0.4~4.0 ?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1 213X-149 303(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
期刊
摘要:目的 基于中医智能研究的实践,探讨中医方剂知识获取的方法。方法 人工提炼和软件系统自动获取相结合,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获取中医方剂知识。结果 完成了中医方剂所涉及的量效关系、药效关系、候效关系、素效关系、素证关系等知识的获取,归纳出知识获取的基本原则和对所提炼知识的评价方法。结论 中医知识获取的研究是中医知识工程研究的首要环节,这一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医学这一复杂系统的概念知识。  关键词:中医方
期刊
摘要:目的 建立肉苁蓉及管花肉苁蓉中半乳糖醇含量的测定方法,为肉苁蓉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建立半乳糖醇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对20个批次的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中半乳糖醇进行分析。色谱条件:采用Alltech Pevail Carbohydrate ES色谱柱(4.6 mm×250 mm,5 ?m),以乙腈-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 ?L;蒸
期刊
摘要:目的 建立双黄连口服液有效部位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大连依利特Hypersil ODS2 C18色譜柱(250 mm×4.6 mm,5 ?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水(35∶6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8 nm。结果 连翘苷在0.143 6~1.436 ?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2.9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具有益气解毒功效的牛黄参(牛黄、西洋参)含药血清对大鼠肝卵圆细胞系WB-F344诱导分化及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牛黄参含药血清(5%、10%、20%)作用于WB-F344细胞,以正常大鼠血清(5%、10%、20%)处理的WB-F344为空白组,以单纯培养体系处理的WB-F344为正常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对云南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资料的统计分析,探索云南地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 对收集的1 120例患者辨证分型,归纳、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证候学规律,分析其中医证候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期、地域等方面的分布情况。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活动性、地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证以风寒湿痹证为主,虚证主要表现为气血亏虚。结论 云南地区类风湿关节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芦根多糖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肝及抗肝纤维化作用,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芦根多糖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腹腔注射猪血清诱导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7周后各给药组开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