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work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乐趣是使学生投入学习的条件,那么兴趣就是驱动学生学习最直接、最强大的动力。教学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要让学生“乐学”,这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学生感受“自得之美”的境界。心理学中将兴趣定义为“一个人力求知识、体验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源自兴致,是一种由爱好、喜欢而产生的愉快的情绪,这一点与乐趣相同。教学中教师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兴趣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活动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数学教师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多种因素的协调,包括教师的仪态、眼神、强调等,这需要教师细心观察那些“气场”强大的人是如何专注他人注意力的,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和总结。
  例如在学习《扇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在一块草坪上有根柱子,柱子上拴着一条长2m的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拴着一只小狗。你知道小狗绕柱子活动的最大区域是什么图形吗?如果前面有个水塘,小狗只能绕柱子转动40°角,那么它能活动的最大区域又是什么图形?
  这样的问题情境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集聚了学生的心理能量,为后继的学习做好了准备。新鲜有趣的现象、学生关心的热门话题、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等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素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这些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关注课堂,认真听讲。但是请教师注意,同样的话题,有的教师说出来能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教师却不行,这就好像有的文艺工作者,一亮相就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有很强的“气场”。教师还要注意表达的方式,注意肢体语言的应用。
  二、教学活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
  学生的注意力被调动起来后,教师要“趁热打铁”,这就好像一个人看了奇妙的魔术,自然有一种期待,想要知道魔术的秘密。教师由学生的学习期待引入学习目标是一个明智的做法,因为调动学生注意力时所呈现的现象、话题、问题、往往会引发学生探究的期待。
  例如在学习《余角和补角》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意大利著名建筑比萨斜塔。向学生介绍比萨斜塔建于1173年,工程曾间断了两次很长的时间,历经约二百年才完工。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当教师说到这里的时候,学生一定会产生好奇,老师今天要讲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让学生看比萨斜塔呢?这时学生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期待,等待着教师引入今天要学习的主题。接下来教师就可以介绍互为余角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到: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即:∠1是∠2的余角或∠2是∠1的余角。学生通过期待获得了相关知识,增加了学习兴趣。
  比萨斜塔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个建筑,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素材,教师此时利用“斜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承载教学目标的学习期待上。如何在教学中引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期待,教师要积极地探索。
  三、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
  探——探究、探索,求——追求,这既是学习兴趣的源泉,也是学习兴趣的表现。明确了学习期待的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出发”了。
  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带领学生们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剪去一个角,再把它展开,让学生观察得到的是什么样三角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得出结论:“剪刀剪过的两条边是相等的;剪出的图形是等腰三角形”。教师这时可以板书等腰三角形,并且让学生去探索等腰三角形的一些特点。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求,发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这些性质特征,这些是今后证明两角相等常用方法之一,也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通过学生的探求,学生突破了难点,理解了相关的数学知识,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在这个案例中,有趣、吸引学生的教学活动的背后,是教学学习目标。没有探求,兴趣就会成为单纯的娱乐,正是探求的过程体现了兴趣的价值,也正是通过探求,学生的期待得到了回应和满足,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下来。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时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精心设计探求的路径和任务,使得学生得到真正有价值的收获。
  四、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行动起来
  探求主要是学生在进行行动,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试探性,二是探求过程中往往有他人的引导和帮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即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地、富有乐趣地进行学习,只有学生思考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事半功倍。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因为教师在讲解指导之后,往往会给学生布置独立的作业或任务,对此有兴趣的学生就会积极地行动起来,而没有兴趣的学生就会敷衍懈怠。所以,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动起来,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究问题,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并且认真地去分析,最后实现解决问题的目标。
其他文献
英语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是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对英语成绩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英语教育对中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提升中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课堂英语化  为了有效提升中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努力实现课堂英语化
期刊
目前,学生因学业负担而引发诸多问题的报道屡见不鲜。主因是学生的厌学心理比较严重,把学习视为痛苦的事,甚至因此走向极端。对语文教师而言,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爱上语文学习是当务之急。万事皆有源,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是影响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建设快乐语文的主要首力点。  进行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必须注重教学流程的设计。而课堂教学的对象是人,是学生的心灵,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入城市,农村也随之产生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留守儿童。初中阶段是他们身心发育、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父母的呵护关爱和必要的教育引导,他们的心理会产生诸多问题。由于诸方面的原因,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未能达到同等智力水平,但这种不良状况可以通过教师引导点拨、家长积极配合、本人的刻苦努力改变。学困生的转化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观察他们的
期刊
初中学习是学生从感性向理性过渡的阶段,初中生的思维往往会天马行空、漫无边际,而学困生具有的思维活跃的特点往往更加明显。本文结合学困生的特点谈谈转化的途径。  一、联系生活,寓理于景  教学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既要学会与学生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互动,又要优化教材,寓教于趣,从生活中寻找案例,从趣味中发散思维。很多学困生对教材上古板乏味的案例普遍不感兴趣,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以把数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我们经常听到“作文,作文,作得我头疼”“作文,作文,不吹不成”等口头禅,这些口头禅反映出初中生对写作的怨烦之情和畏难心理。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确实,兴趣能使人带有积极的情绪,是探求知识的直接动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指导观察,激发兴趣  观察是思维的基
期刊
怎样以和谐的方式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教育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但也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更为感性,其教材选取的文章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课文本身都包含着丰富的感情。因此,语文教师更有责任与优势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那么,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美的熏陶、修身养性、完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