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藏文政治文化术语chos与gtsug lag探微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20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藏文chos与gtsug lag是两个有关吐蕃政治文化的古老词语,大量出现在《琼结桥碑》《墀德松赞墓碑》《唐蕃会盟碑》以及P.t.16+IOL Tib J 751《岱噶玉园建寺愿文》、P.t.1286+P.t.1287《吐蕃王臣传记》等文献形容吐蕃赞普的段落中,其含义虽迭经麦克唐纳、石泰安等前辈学者讨论,仍无一定论。以P.t.988《太公家教》、中村不折旧藏《古太公教》和P. t.986《尚书》等藏译敦煌汉文文献为据进行考证,发现在一系列称扬吐蕃赞普及与礼仪行为相关的古藏文文献中,此二词可释作"礼"。相应地,chos lugs意为礼俗、礼法;chos gtsug lag意为最好(最高、最上)之礼(礼仪、礼制)。由于礼最基本的原则在于展现天地人间的秩序,因此又有gnam gyi chos或gnam sa’i chos,意为天道或天地之道,指最高的礼仪。这种情况下,gnam(sa)又可以天神(lha)或"恰"(phywa/pywa/phya)代之,其意相同。在古藏文文献中,chos与gtsug lag往往互文对举出现,作chos (lugs) bzang和gtsug (lag) che云云,表达相同或虽略有不同但仍紧密相关的意思,意指礼或与礼相关的礼仪、礼俗、礼法、礼制等。如所周知,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中古时期中原汉地历代王朝治国的根本和基石。一般认为,儒家文化对东亚诸国的政治和社会有深刻影响。同样,儒家思想曾对吐蕃王朝发生过某些不为今人所知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从人类学的角度对费孝通文化理论的要点进行了概括,认为其要点包括三点。一、费孝通认为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具有内省和交流二元性,而文化之间的交流及相互理解是文化自觉理论的核心追求。二、费孝通有所选择地综合了英美人类学的文化理论。他拒绝了文化完形论对永恒不变的价值核心的追求,吸收了其中解释学的部分内容。"文化自觉"在方法论上是一种在比较研究基础上展开的文化的解释学。三、费孝通强调文化自觉而非文明自觉,是要通过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抵制文明冲突的生成。最后,本文指出,经济史和文化自觉是费孝通现代化思想中相互关联
自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提出以来,获得学界广泛而持久的响应。但目前学界所进行的理论研究存在重结构而轻过程、重单向而轻双向、重宏观而轻微观、重历史而轻当下等问题,且对核心理论的时代拓展不够。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流动性成为当下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旅游流动日渐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流动社会的重要象征。本文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结合对"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反思,试图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旅游流动对民族交往、文化融合与认同构建产生的影响。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在环境共治体系的构建中,有效的社会动员是基础与关键。我国自上而下的环保动员,政府往往成为包揽性的主体,各项环保行动始终处于政府主导之下:通过规制手段的运用以及权威资源的分配,建立了比较成功的国家环境管制体系。这种动员模式极大地凸显了我国体制动员的能力与效率,但在社会动员这个层面上,资源组合、平台体系及动员策略等存在着明显问题,环境保护的主体结构不均衡。行政资源的动员优势与社会成员的动员乏力凸显了问题的两面性。简单的运动式、宣教式地发动群众,依托大众媒介和部分教育机构开展社会动员,其长期效果有限,也导致公众
通过实地考察A县农村小微企业的绿色转型实践,指出在国家推动的、自上而下的绿色发展大趋势下,以强制性环境政策为触发点的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变化,经由多元社会主体(基层政府、行业协会、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金融机构、市场同业)传导给企业差异化的绿色转型压力。这种外部环境压力以企业的个体属性差异(比如,相对规模、运营状况、外部支持、获得的社会组织关系等)为中介使企业在环保能力与环保意愿上产生分化,并最终生成积极型、被迫型、失能型和规避型四种不同类型的环境行为。本文的分析表明:一、由于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
契丹王朝时期,其境内契丹语的优势地位与其时东亚世界中汉语巨大影响力之间的互相作用,催生出了一批可以使用汉语及契丹语两种语言的双语者群体。其中以口头翻译为职业的通事,其源头可追溯至北魏时期的"乞万真"。辽代初年,通事群体凭借其语言能力与武艺,为契丹君主立下了汗马功劳,故而深受其信任并在政治场域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同时,契丹王朝境内亦有一批不以口头翻译为职业的双语者群体,由于王朝统治者致力于保持其境内的"多元化"语言环境,因此并未鼓励他族人学习本民族语言,而对于本民族成员使用第二语言亦多有限制,故契丹
1881年朝鲜王朝分别向清王朝与日本明治政府派出使团,希望通过对先于自己开展近代化革新的清王朝和明治政府进行考察,找出救亡图存的道路。同年10月,"领选使"金允植带领朝鲜学徒团到达了作为洋务运动重镇之一的天津,开始学习洋务。使团围绕清末的洋务运动,与洋务派重臣李鸿章以及相关人员,通过笔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年,朝鲜王朝以相对隐秘的方式,派出约有60名团员的访问团到达长崎。抵日后,团员被分派到日本的各个政府部门,并在日方相关人员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深度考察学习。归国后,团员被分派到开展开化运
李继迁叛宋前夕,受气候干冷与人口增长等自然因素影响,党项部族原本脆弱的、无法自给自足的社会经济生态摇摇欲坠,人口与资源之间竞争关系趋于紧张。"诸父昆弟多相冤怼"的历史表相背后,一个历史规律时常被忽略:物质丰歉与人口再生产之间的动态矛盾,即资源竞争的紧张度才是游牧部族或聚或散的内在本质。叛宋初期,为了拓展党项部族的生存资源渠道,加强对党项部族的控制,李继迁主要采取了臣附辽朝、联姻豪族、武力劫掠等方式,然而收效甚微,党项部族经济窘迫、政治涣散。叛宋后期,随着李继迁战略意图转向灵州,通过截获宋朝辎重、屯田兴
凉山彝族典籍文献《尔迪尔疵》,是毕摩为生前患有腋下臭味症和身体附着有"尔"鬼者举行超度亡魂时吟诵的专用经书,内容主要包括追溯"尔"的来源、蔓延污染的过程、造成的各种危害、围剿歼灭"尔"等。彝族传统观念中的"尔"症,既与嗅觉(臭味)相关,也与死亡方式(凶死)、祖辈的行为(杀人、狩猎)等相连。具有"尔"症的人,与麻风病、痨病一并被归入污秽肮脏之列,属于具有家族遗传特性的特殊病症,不仅从感官上给予强烈排斥,受到整个社会的歧视,而且在信仰深处还暗含了其家族及祖上曾有不当行为而遭受上苍降罪惩罚的
近代以来,边疆教育作为培育边疆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措施,发挥了促进多民族国家整合的重要作用。国民政府时期西藏学生赴内地求学作为中央政府治藏政策的重要一环,得到中央政府和部分藏族人士的大力支持。为此,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边疆教育政策并开辟多种就学渠道,近百名西藏籍学生得以进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北方军官学校、国立边疆学校、北平蒙藏学校、西藏班禅驻京办公处附设补习学校等内地院校学习。这一举措不仅培养了新型"民族精英",也培育和强化了西藏籍学生的国家认同,他们在维护汉藏团结、搭建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维护国家统一
日语单词通常由汉字部分和注音假名部分组成,汉字的读音一般是固定的,按照辞典收录的方式来读。但在一些文学作品或歌词中,出现了不按辞典收录的读音来为汉字标注假名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字训异读法",也有人称之为"义训"或"添义法"。字训异读现象自古有之,既可以用与汉字部分同义的外来语或和语词对其进行训读,也可以根据篇章需要用跟汉字部分意思完全不同的词对其进行训读,是使用者根据表达需要创造出的临时性、解释性、个性化的用法,对语境的依赖度很高。正因为其使用的自由性与临时性,而出现了同一个词具有多种不同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