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jia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必须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将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上,使学生具有适应生活和社会的能力,使他们能亲身应用所学知识思想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应用意识小学数学教育
  
  一 、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即使是应用题教学,也只是把事先编好的现成的题目出示给学生,学生只是根据几个必需的条件套用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却不知道解决某一问题需要处理哪些信息和数据,更没有领悟到数学对于这一问题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其具体做法是:
  1、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更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比如教“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我就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红领巾、自行车车架、电线杆架、桥架等引出三角形,再让学生通过推拉等实践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如修理摇晃的椅子。这样使学生学得容易且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收集应用事例,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与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发展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数字化的家电系列等无处不体现数学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搜集这些信息,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与信心,更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例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用电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人口的多少、老人和孩子等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电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电情况的决策。既渗透了环保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二、引导学生寻找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寻找数学问题,是学生探索数学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寻找数学问题呢?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
  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数学问题,结合数学内容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这对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观念尤为重要,同时也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如在三年级学生认识长方形的周长之后,我是这样做的:让三四个学生为一组,量一量教室内门框、窗框、镜框等长方形的长与宽,并设计一下做这些物品需多少材料。最好再给每种不同的材料标上单价,让他们计算一下,选择怎样的材料,用什么方案,可以既经济实惠,又满足需要。
  2、指导学生从数学内部寻找数学问题
  数学内部充满着各种问题,虽然通过前人的多年努力,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学生学习作为再次创造的过程,仍有一个不断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对问题正确加以理解,明确已知的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作出合理的假设,寻求通向目标的可能途径,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案。要使学生从中养成习惯,形成技能,并迁移到其他方面,使他们拥有问题解决的意识,提高思维水平。
   三、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把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那么,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
  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学生带到学校大操场的一块空地上,让学生在这块空地上设计一个面积是30平方米的花坛,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在设计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因此,多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遇到的疑惑、矛盾入手,引出新知识的实际问题或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中的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学生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与父母一起生活的。让学生参与家里一周的油、粮、副食、水、电、气等基本生活的各项开支情况,再将搜集的数据在老师的指导下加以整理,并提出有关的问题:你家一周共需开支多少钱?照这样计算,一个月的基本开支是多少?家里每月的收入是多少?让学生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朴素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搜集、交流、分析、整理、运用,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积极的开展智力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比如针对下面的生活实例:两位老师带46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公园门票成人每张10元,儿童每张5元,园还规定购买50张以上儿童票可以实行八折优惠,让学生想一想怎样买票比较合算?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几种方案,几种方案相比,学生愿意采用哪种方案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会逐步变得深刻而灵活,既提高了学习技能,有增加了智慧和才干。
   当然,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绝非靠讲几节数学应用专题课所能解决的,它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经历渗透、反复、交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或无目的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
  总之,通过各种载体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加大学生体验成功的频率,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素质教育要求孩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小学阶段,在进行传授知识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进行德育渗透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这是小学数学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小学教学数学教学德育    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在课堂学习,课堂教学则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
“两非”公司在这里特指我国非上市公司中除公众公司以外的其他公司。我国股份公司按照已上市与否的情况分为两类: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其中非上市公司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公
目的:  观察从心胆论治针刺结合皮内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把60例符合要求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心胆论治组)和对照组(非穴位浅
【摘要】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关键词】浅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兴趣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在教学过程
【摘要】在遵循素质教育原则的基础上,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根据社会长远发展对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课堂素质教育创新方法    我们把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人的主体性品质称为素质,也就是说,后天培养对一个人素
【摘要】在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相当严重,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尤其在初三阶段表现得更加突出,采用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法已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而分差异化教学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运用    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教育系统越来越重视“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人的不同需求及欲望,并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通过改变传统教育中的
背景:甲状腺毒症是指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生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多种病因引起
目的:  本研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肾虚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隔姜灸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的治疗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结果,判
高中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教学内容,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的数学精华和基础。其中数学概念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如果有人感到某个概念不自然,是强加于人的,那么只要想一个它的背景,它的形成过程,它的应用,以及与其他概念的联系,你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产物,不仅合情合理,甚至很有人情味,这将有助于数学的学习。  笔者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有30多年,经历了多种高中数学教材版本,觉得真正
《数学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