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sh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的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条新颖的解题思路,尝试编一道应用题等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创设情境,诱发创造性思维意识。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要学生“乐知”,学习效果一定明显。可见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从自身的特点出发,选取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内容、题材,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2、20、2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感到很新奇,纷纷议论。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2米=20分米=200厘米,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2元=20角=200分,此时教师提出能否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得出2元=2.0元=2.00元;2米=2.0米=2.00米,对于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基本性质。
  二、加强课堂上基础知识的教学。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基础知识和经验积累。基础知识是人们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支撑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讲清重点,突破难点,并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重,而基础知识一般都比较抽象这一特点,尽可能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内容。例如,在相遇应用题教学中,学生对“相向”、“相遇”、“同时”等名词术语较难理解,我运用教具演示和学生模拟等手段使学生理解了名词术语,分析数量关系,掌握了解答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为生学今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可以经常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给学生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造性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1、巧设发展性练习。
  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我常常在一节课的最后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但学生在原来基础上经过努力就能够做出来的思考题,如学生在学习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知识,完成了一定量的基本练习题后,我出示习题: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4,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厘米?很多同学误认为与7份相对应的总数量是28厘米,此时,我适时启发学生思考:3/7表示什么意思?4/7呢?与7份相对应的总数量和长方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对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意义的理解。接着出示习题:一个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4:3,它们的棱长是48厘米,这个长方体积的体积是多少?此时,学生的思维点已被激活,经过思考得出了正确答案。这一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进行了一次创造性思维的尝试。
  2、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
  所谓发散思维是指人们理解问题时,思维朝各种可能的方面扩散,使思考不拘泥于一种途径,一种方式,而是从各种可能的设想出发,求得多种合乎条件的答案,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培养发散思维的关键在于“多”,即同一问题的思考方向多,角度多,方法多,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就是培养发散思维的重要方式。
  ⑴一题多解:它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素材,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观点分析思考同一问题,从而扩充思维的范畴,使学生不满足固有的方法,而求新法。并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如,AB两地的铁路长800千米,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经过5小时相遇,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0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设乙车每小时行X千米。
  解一:100×5 5X=800
  解二:800-5X=100×5
  解三:800-100×5=5X
  解四:(100 X)×5=800
  解五:800÷(100 X)=5
  一题多解不仅应用题可以这样做,有些计算题,几何图形中的面积、体积计算也可以这样做。
  ⑵一题多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转化条件训练,即看到一个已知条件,会联想到很多隐性条件来。如甲与乙的比是5:4时,就会想到:
  ①乙与甲的比是:4:5
  ②甲是乙的1.25倍
  ③乙是甲的4/5
  ④甲比乙多25%
  ⑤乙比甲少20%
  四、重视实践活动,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要想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刻意求新。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空间,凡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绝不能代替,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思维中动手,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说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然,在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制约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因素也有很多,主要表现为:⑴教师不良的数学教学观,认为数学教学无非就是让学生能按部就班,解答教材上设计的问题,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⑵教师不当的权威,教师总表现出传统的师德尊严的权威性,在学生面前咄咄逼人,学生慑于教师的权威,根据就不敢越雷池一步,去创造性思考问题,从而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⑶教学任务的繁重,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走过场,根本就没有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展开提供空间和时间,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还原学生爱思考的本性,让学生的思维真正被激发和调动起来,真正开始去积极思考问题,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基础和重要条件。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创设良好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勤思善问,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探究式教学。我们要实施主动探求知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以发展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  关键词:探究实践评价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其基本模式是: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运用---评价总
摘要:事实上,课堂提问不是简单的即兴提问,需要教师系统安排,找准切入点。本文探讨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课堂提问的技巧。有利于提高数学课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随着我国新课标要求的出台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越来越成为教育的主体部分。提高课堂效率,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应当掌握的知识,还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学习的过程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带着对问题的好奇
我国在县级以及县级以下普遍开展了有线数字电视系统,为了保证基层农民及时了解政策、科技、天气等与农民本身密切相关的信息,就要保证有线数字电视在运行时保持高品质高质量
在数学课的学习中常听到学生们说的是“这题老师一讲就会,自己一做就不会,真愁人。”我总在想:为什么出现这种普遍存在的学习现象呢?怎样讲课能解决这种问题呢?在今年新教材解析几何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了学生在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知识的特点及思维惯性,从他们所熟知的图形、设问入手,引到代数问题中来解决数的问题,既我们常说的“数形结合”,由浅入深、步步紧扣,使他们感到学起来很轻松,并且为今后其它知识的模块学习如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与新课程理念不相符合。初中数学必须进行改革。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提出的要求,进而探讨了初中数学在现代教育下的改革与启示,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现代教育改革启示    一、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提出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提出的要求为:数学教学应面向全部学生,注重学生数学价值观的培养,深
新课程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新教材,新教材中处处都渗透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的内容不再仅于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要求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断开展探究性学习,更加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教材的内容看,死记硬背的知识少了,灵活运用的知识多了,教材的弹性大了。新教材内容更加充实、更加全面,各种知识穿插与融合。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点,还要懂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教材基本要求
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新课程课堂教学需要有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孩子营造一个高
古今中外凡在学业中有成就的人,对学习都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数学保持浓厚兴趣的人,他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方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平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
新疆是动力驱动耙使用最广泛的市场,但其地域面积广阔、地况复杂,人们对于动力耙的要求很高,必须能适用于大田高速作业、还要具备应对各种恶劣地况的能力.rn为了更好的满足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