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D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这还深刻地揭示了语文的两个功能,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决定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课程标准也指出:听说、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是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維发展。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低年级教学中,我认为首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会说、敢说——爱听、善听,三个阶段的进行训练,并在实践中受到良好的效果。
  一、 激发学生听、说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直接因素,凡是富有兴趣的东西,学生都能学得好、记得牢。听说训练也不例外,学生感兴趣的,就一定爱听,肯钻,抢着说;反则,就会厌学,怕说,不说。为此,作为老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要少批评,多一些鼓励,提倡学生质疑问难,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既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更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创造一个轻松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一节课中,精心设计的导入,可引起学生的兴趣。如:采用图片、动画视频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在教学中先在黑板上挂上一条可爱的小壁虎剪贴,说:“有一天,这只小壁虎的尾巴不小心被吃掉,(边说边剪下小壁虎的尾巴)它非常难过,想去找尾巴,(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找谁去借尾巴?借到没有呢?这时课堂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了,学生们齐声说“想!”,于是老师就立刻抓住这个时机,开始讲课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欲望,听说训练的效果也不想而知了。又如:在《蜜蜂引路》中采用谜语的方式“嗡.....嗡”!飞进花丛中,个个都是爱爱劳动的小能手,整天忙着菜花又采蜜。于是,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蜜蜂。”这时,老师继续问学生:“蜜蜂会引路吗?”当提出这个问题,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听、说训练也同样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训练会听、敢说
  学生听课不是唯师即从,一切跟着老师思路走,而是听——想——问——记互相结合,主动地探索知识的过程,是多种途径获取,吸收信息的过程。听,要注意礼貌,全神贯注地听清楚,听明白,听清问题,避免答非所问,听清别人的发言,以便于纠正错误;听,善于将语言文字变成具体画面,多想几个“为什么?”当时学生刚学会发言时,也许会出现许多毛病,这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别进行多种形式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发言时做到:身体站直,声音响亮;纠正那些声音小吐、字不清、重复、结巴、抓耳、挠腮等不良现象,教给学生方法:一是会听;二是会想;三是会答。刚开始时,老师要不厌其烦、耐心、细心、从教到扶,从扶到放,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与创造的能力,不能一直牵着鼻子走,让学生大胆去说,从而达到“会说”“敢说”。
  三、 爱说善说
  学生通过激发兴趣、会听与会说的训练过程,在阅读、背诵、转述等形式中学习积累了不小语言材料,将课内的知识向课外延伸,创造良好语言环境,从而训练学生善说的能力。我们在课外活动中也不要放过任何训练学生听说的机会。如:让学生编述自己的故事、看图、画画、折纸工、并让学生边讲边评议,范围可以自己定,四人自由讨论等,使每个人都有讲的机会,体验说话的乐趣,提高听说的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形式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发展学生思维和语言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开发学生的智力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只有“居高”才能“临下”;只有储存“一桶水”,才可能给学生“一杯水”;没有一点真功夫,是绝对不能胜任的。所以,必须要不断学习,运用多种渠道,广泛地摄取新知识、新信息,使自己不断更新,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培养出拔萃的新一代!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精心设计地理教学活动,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达到转化潜能生的目的。  [关键词]地理教学;教学活动;转化;潜能生  地理学科作为中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课程教材内容涉及多个学科,包含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教师在承担地理学科知识教育任务的同时,还兼有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新课程改革体现了从“知识为本”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
本报综合消息 2016年12月8日,广东省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会议在佛山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县(市、区)有关中小学校分管校服工作领导、具体负责人和省教育后勤产业办公室全体同志。  会上,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巡视员赵康对做好我省中小学生校服当前和今后工作做重要讲话。他指出,要通过全面创新校服管理工作模式、全面提升校服质量安全水平、全面发挥校服文化建设和育人功能、全面营造校服产业良性发展环境等工
【摘要】本研究目的为探讨翻转教学应用于中职会计是否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效,因此本文以翻转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模式,进而搜集相关文献及进一步的探讨作为本研究理论的基础,故以翻转教学的缘由、翻转教学的意义、翻转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及翻转教学相关研究为探讨方向。结果发现:翻转教学并无一致性的教学法,翻转的核心,很重要的是在课堂中能否帮助学生将知识深化为能力,若只是将传统填鸭式教育数字化,并不是以学生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英语越来越重要,我们有必要从小学开始学好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来才能适应社会,从而立足社会。  现行小学英语课程具体目标是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技能,形成一定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这一具体要求,我结合小学生的年
【摘要】化学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探索性的学科,对于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来说,采用挑战性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习成绩。在具体学习过程中,通过设置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加以引导,就能不断地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激情。同时,在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任务时,学生会获得较大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尤其对于一些成绩优秀的同学,能够更有效地拔高,促进优等生获取相应的能力以及信心。本文从初中化学课堂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一下挑战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大量古诗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教学却不尽人意,我们的很多语文老师的古诗词教学似乎还停留在为考试而教学的层面上。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呢?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好古诗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做法和见解。  一、精心设计,化难为易  所谓“精心设计”就是要求执教者要精心
语文课堂教学虽然属于教学实践范畴,但是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教学形式的问题,更是教学理念的直接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特别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学习的伙伴。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我们应该树立起学生是快乐学习者、自主学习者、独特学习者、问题学习者的新学生理念;我们应改变过去传统的单向传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
【摘要】学校良性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增强学生和老师对学校的认同感。本文主要从增强师生学校认同感对于学校良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增强师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展开分析,为学校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关键词】师生;学校认同感;良性发展  学校良性发展是办学的必然选择,学校良性发展离不开全体师生的深度参与,增强师生学校认同感,是确保学校良性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从增强师生学校认同感对于学校良性发展
【摘要】班主任在协调同学关系、指导学生学习、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领他们找寻学习的乐土,激发学习的兴趣。我们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都把教育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它是为学生提供正确心态的源泉。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教育与管理。作为班主任,我们被赋予了比科任老师更加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管理;实效性  班主任是引领一个班级
【摘要】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在引入新课时,导入往往采用巧妙的设疑,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探究心理。本人通过实践证明,故事导入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唤起学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同时,刺激大脑兴奋中枢,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很快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最后收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注意力;凝聚力;探究  一、背景介绍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