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夏天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ve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无意怀旧,只想在这个时候去暖风的野外,赴夏天的约请。对于夏天,我真正读懂是在年近不惑之后。其实,凡是拜读过它的人都是知道的,它的任何一块土地、一座山峰、一条河流,都是血肉丰富、情感逼人的生命。民俗、文化、历史像野草一样在其中繁衍、延续,形成史诗。
  灵性的绿一团一团挤满山冈,灵性的白云浮在薄雾的峡谷,水的流动更加激越,远近高低的绿,是不可抗拒的燃烧。阳光充足的日子,东风清瘦的手轻轻挽着你,悠然徜徉的夏仿佛是绿色的画廊。草叶的清香沁人,七色的野花像撑着纸伞散布草丛的少女,蝶翅翩然如飞花,浮浮沉沉;蜜蜂嘤嘤的放音俨然季节的诵诗。这是季节最好看的部分,你心领神会时,你便自由,性灵得如同没有牵挂的河流,成为大地和天空的孩子。
  夏天是表现的季节。表现是一种大度或坦荡,它若是不表现,许多事情你永远看不见,也想不到。你若是诗人,它便是一首诗;你若是歌手,它就是一支歌谣;你若是画家,瞳孔显现分明是一幅画。感谢如诗、如歌、如画的夏天,向我展示土地、丛林、河流、峡谷、山冈、天空有翅膀精灵的美,它们都是我曾经忽略过的。认识自然的迹象,恰恰就是认识自己的无知,你就会立体地看待世事,忙里偷闲,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精神和梦想。
  夏天的热情,像牛角盛满的烈酒,你喝下去是一个陶醉,你嗅着也是一个陶醉。但是,夏天我们应该到树林里去,尤其是要到山水优美的凉风森林公园和柏芷山天然林去,它们给你的感觉,仿佛进入音乐的殿堂,所有的演员都是上帝的天使,所有的布景都出自上帝的手笔。这场盛大的音乐会,每年进行的都是你听过的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肖邦等这些自然之子的交响曲。
  夏天的树林是精灵的世界,鸟雀、蝉、松鼠、昆虫、鱼等等,它们在枝头、草叶、天空、泉水里追逐欢叫,表达爱情,繁衍生息,无拘无束地生活。一泓欢快的泉水穿林而过,蜿蜒向林外古朴的村庄远远看去,像宋代佚名的古画:优雅的炊烟,绕村而过的溪水,耕牛在梯田的乡情,清风吹动青草的平仄……一切的具象与意象,不由你不赞叹。那是世间最本质的东西,是可以创作出别一样美的素材。夏天的许多景致,都赋予人这种感受。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轻吟之间,仿佛又回到远逝的乡间岁月。
  夏天那份天然的美感,不是几个词语可以表达的,我只想记录下一种与年龄无关的乡村情怀。要阅读夏天的秘密和热闹,不妨到林中去,到哗哗复淙淙的溪泉去,清澈的泉水浸泡着五颜六色的生活,年轻的媳妇,不时挥动手里的棒槌,敲打乡情,把无法邮给远方的心事,捣鼓成生命不息的节奏。
  夏日的乡间,葡萄熟了,一嘟嚕一嘟嚕的,像孩童透明的心灵。闻厌了太阳芬芳的雄鸡,似乎闻到了葡萄的味道,雄赳赳地赶来,仰头望一眼悬挂在木架上的果实,“喔喔喔”地唱开了。
  穿越夏天或守望夏天,同样是一道风景线。从夏天深处出来,我的名字濡染了绿,我的心也沾染了太阳的味道。不知是谁说过:“泥土是诚实的,你给她什么样的种子,她就给你什么样的回报,而且加倍给你。”如果我把一颗心交给她,来年的夏天,她会给我怎样的回报呢?
  [感悟]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精品。它犹如一位夏天的绿衣使者,引领我们跟随它穿越夏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感受到了夏天的独特之美,又感受到了祖国语言的魅力。文章在展现夏天的特征时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七色的野花像撑着纸伞散布草丛的少女”,“葡萄熟了,一嘟噜一嘟噜的,像孩童透明的心灵”,作者这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对夏天的景物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既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又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灵性的绿一团一团挤满山冈”,“它们在枝头、草叶、天空、泉水里追逐欢叫,表达爱情,繁衍生息,无拘无束地生活”,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既把描写的对象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备感亲切,又让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作者单位:山东莱阳文峰学校]
其他文献
五、成功要素之五:大题小做,重锤敲击  近些年的高考作文在题材、内容上虽有一定的限制,不过写作空间仍可拓开。“大题小做”,就是要从相对宽泛的题意中精选一隅、聚焦一角,从小处着眼,进而专击一点,重锤敲击,这样文章就容易胜人一筹。  【例文】  绿色生活  江苏一考生  叫人感念和思痛的东西越来越多,譬如雪。  雪是世界上最辽阔最庄严最富有诗意和诗性的覆盖物。它可以使人隐约想到“圣诞、人类、福祉、命运
期刊
白鹭,别走  初二(3)班 杨蔡缘  太阳斜斜地落下,化作半个光环挂在田野那头。远处的农舍,映着暖暖阳光,升起了袅袅炊烟。家人开始做饭了,便不再管我们,奶奶手一挥,示意我出去玩,我便高兴地迈开双腿向田野跑去。男孩女孩们都躺在干稻田里,谁也顾不上脏了衣服被骂的事儿,个个快活地嚷嚷起来。是时候白鹭该来了,不远处的凤凰山瞬间热闹起来,一两只白鹭俯冲下来,在我们头顶盘旋了会儿,在身旁伫足,慢慢啄起稻来。大
期刊
中国当代的小小说,从萌芽发轫到逐步繁荣,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一个充满朝气的文学新品种,许多优秀的篇目通过各种途径不断进入大众视野,同时也为中学生所喜爱与关注。无论从艺术性还是人文性,无论从视野的广度还是思想的深度,无论是写作模式的还是作品的数量,谢志强,这位出身于1954年,在新疆生活20年,从事小小说创作20年的小小说作家,在小小说作家群中都堪称一流。  谢志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
期刊
“桃红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花是春的象征,美的化身。古往今来多少美好诗句附丽于桃花身上,令人赏心悦目!然而,同一事物,由于不同诗人从各自独特的角度来体察,往往可以塑造出迥然不同的艺术形象来。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的诗句,诗中既以红艳的桃花来渲染姑娘出嫁时的喜庆气氛,又以艳丽的
期刊
游子谣  戴望舒  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  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  游子的家园呢?    篱门是蜘蛛的家,  土墙是薜荔的家,  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    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  他沉浮在鲸鱼海蟒间,  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  游子要萦系他冷落的家园吗?  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    清丽的小旅伴是甜蜜的家园,  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  唔
期刊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人获取认识客观世界信息的主要器官之一。秋波一送,表达千般风情;眼神一瞥,传送万种暗示。可是具有正常视力的人,你能想象得到一个永远处于黑夜中的盲人对光明是何等的渴望吗?在我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后,我被坚强的海伦深深地撼动了,我再也看不到海伦丝毫的恐惧、凄凉、悲哀,看到的却是她那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以及她那对生活充满着的爱。  虽然她只拥有过19个月的光明和
期刊
小时候,我们总是接受这样的教育:人不能没有梦想。每个人也几乎都写过这样的文章:长大后,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当然,有人在还没有长大时就已经忘记了当年的梦想,而有的人,梦想总是不断地改变,永远也只是停留在思维中。  没有人会告诉我们,实现梦想的时候,也会是一种痛苦?《梦想者》即讲述了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故事,打破了人们的惯性思维,也提供给人们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使得我们对自己的梦想甚至理想重新审视、
期刊
【试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北宋党争,苏轼被贬谪至南疆,羁宦于千里之外。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受到了牵连,于徽宗初年被贬至广西宜州。  在上任途中,黄庭坚与从海南归来的苏轼相遇于梧州与藤县之间。师生二人相叙,见路旁有卖面条的小摊,于是一同就食。面条很难吃,黄庭坚食不下咽,才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不住地唉声叹气,苏轼却很快把面
期刊
初读《数星星的老人》这篇小小说,颇觉寻常得很。可是,再细看一番,那看似寻常的文字背后,隐藏着的艺术魅力却耐人寻味。它虽然歌颂的是千古不变的永恒的主题——“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匠心独运之处却在于,在平凡的文字行间,惟妙惟肖地将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撕破了给人看,让人捧读之余不禁被朴实的文字所打动,油然生出“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慨叹,进而发出对己心灵的叩问:为什么总要等到父母双亲老去之时,才懊悔
期刊
一条渡船,上面载满了急切到对岸去的人。船夫撑起了竹篙,船就要离岸了。这时候,有个佩刀的武夫对着船家大喊:“停船!我要过河!”船上的客人都说:“船已开行,不可回头。”船夫不愿拂逆众人的心,遂好生劝慰武夫道:“且耐心等下一趟吧。”但船上有个出家的师父却说:“船离岸还不远,为他行个方便,回头载他吧。”船夫看说情的是一位出家人,便掉转船头去载那位武夫。武夫上得船来,看身边端坐着一位出家的师父,顺手拿起鞭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