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方向错了,停止就是进步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00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我们总是接受这样的教育:人不能没有梦想。每个人也几乎都写过这样的文章:长大后,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当然,有人在还没有长大时就已经忘记了当年的梦想,而有的人,梦想总是不断地改变,永远也只是停留在思维中。
  没有人会告诉我们,实现梦想的时候,也会是一种痛苦?《梦想者》即讲述了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故事,打破了人们的惯性思维,也提供给人们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使得我们对自己的梦想甚至理想重新审视、定位与思考。
  丹比一直梦想着自己可以站在另一个星球上,然后看着地球在天空中的那种美妙的感觉。当他终于穿上压力服马上要成为太空人的时候,他开始驰骋自己想象的翅膀,感觉自己已经腾云驾雾,“太阳和星星在紫色的天空中一起闪耀着,而在下面的地球只是一堆绿尘……”这样的感觉是多么的美妙。
  “自我有记忆以来,我一直为这个目标努力着。甚至当我还是个孩子时,就因此被讥笑,被排斥。我是不同的。我总是很孤单,只有这个梦才是我的伙伴。我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你能问我是不是要它吗?你问得一点道理都没有。为什么你不干脆问我要不要呼吸?”丹比对他的梦想的执著应该是令人敬佩的。他没有朝三暮四,没有简单放弃。没有因为同伴的不解而怀疑,没有因为孤独而随波逐流。所以,当他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时候,他的激动与坚定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他对于医生的问话感到吃惊甚至气愤。
  “你活在幻想中”,佛得曼的追问道出了丹比梦想的根本。丹比的梦想已经在他脱离现实的追求中成为了一种幻想。梦想的实现过程,不只是对梦想实现时候的美好憧憬,更重要的是在实现梦想过程中所应该承受的必要的孤独。
  人是群居动物。鲁滨逊当年漂流荒岛,最大的敌人就是孤独。他战神孤独,就战胜了自己,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鲁滨逊最终走出了荒岛。
  丹比其实没有走出孤独,“孤单……,他太了解那种感觉了,它就像一股寒气爬上他的心头。记忆的碎片割得他流血”。他被孤独击得遍体鳞伤。害怕孤独的丹比想象着自己飞升到太空的美妙,是一件可笑的事情。丹比没有对自己最基本的了解。
  当他真的置身于自己梦寐以求的太空中时,他感觉到的是疯狂与恐惧。人生的悲剧莫过于此。梦想将要实现的时候,却是彻底破灭的时候。当丹比发现他的所谓进入太空的感觉只是对将要成为太空人的预备人员的最后一次考验,他气愤不已。但是,我们想,在仿真模拟的试验中,丹比已经无法承受那些真正进入太空必须承受的孤独与考验,他又如何能够成为真正的太空人,如何站在另一个星球上俯视地球?
  丹比是可敬的,他会为了自己的梦想持之以恒。丹比是可悲的,他只是看到了自己梦想中最美好的一面。丹比是失败的,他没有能力战胜实现梦想的孤独。丹比在离开实现自己的梦想仅仅一步之遥的时候,被现实击得粉粹。
  这是一篇小说,也是一篇寓言故事,我们可以从丹比的经历中重新审视思考我们的人生追求与人生目标。如果方向错了,停止就是进步。丹比没有在他白发苍苍的时候才梦醒,但愿丹比从此可以去做自己真正可以做到的事情。
  丹比的人生悲剧不只是他个人的悲剧。人生的悲哀不在于我们想要拥有的不能拥有,而是在可以拥有的时候,发现那些东西原来只是一个虚幻的梦。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一生需要什么。有人以为自己需要权力,当他真正拥有权力的时候,才发现其实不能承受来自周围世界的陌生感。有人以为自己需要金钱,当他住在豪华别墅的时候,发现自己并不真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中学]
  
  [附]
  
  梦想者
  [美]阿尔弗莱德·科波
  
  两个火箭分开半英里耸立着,而梦想者开始了他可怕的梦魇……在沙漠里黄铜色的天空下,这两个耸立的火箭看起来又高又亮。丹比穿着他笨重的压力装,站在那里看着它们。他的心在唱歌:“这就是我生来要追寻的……”他让他的想象力奔驰,想象自己已经在空中,狂饮着造物者的荣耀。
  “太阳和星星在紫色的天空中一起闪耀着,而在下面的地球只是一堆绿尘……”他想。佛得曼碰了碰他的肩膀。
  “准备好了吗?”丹比回到现实并点点头。他随着佛得曼和一小群技师穿过沙漠向火箭走去。发射器的内部就像一个冷冷的洞穴一样。丹比让他自己融入那冷冷的气息中。他拉下一个手套,露出手臂让佛得曼注射。这个精神医生安静地准备注射器。现在,他转身向下看着丹比。
  “好了,可以打针了。”他安静地说。针扎得很深。
  “这会让你在最难过的那段时间好好休息。”
  技术人员完成了他们的检查。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走过来祝福丹比,然后鱼贯走进炽热的日光中。
  “你很确定,对不起?”佛得曼问,“你真的要去吗?”
  “天啊!”丹比想,“他竟然问我要不要去!我一生等待的就是此刻。从有记忆以来,我就梦想着它,为它而活,佛得曼竟然问我要不要去!”
  “是的,”丹比说,“我要去。我赢得这个权力了,对不对?”
  精神医生虚弱地笑一笑。“你赢得这个权力,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孩子,想一想,你一生在追求一个梦,现在你正好抓到它,你花了许多年梦想你会是第一个上月球的人,但……”
  “佛得曼,听着,”丹比用紧张的声音说,“自我有记忆以来,我一直为这个目标努力着。甚至当我还是个孩子时,就因此被讥笑,被排斥。我是不同的。我总是很孤单,只有这个梦才是我的伙伴。我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你能问我是不是要它吗?你问得一点道理都没有。为什么你不干脆问我要不要呼吸?”
  佛得曼瞥了一眼他的表。“你还有时间改变主意,你是知道的。有一位后备太空人也准备好了。”
  丹比转开他的脸。
  “他实在太过分了,分明是看不起我……”他想,他希望这个昏庸的笨医生能出去,让他静一静。
  “你活在幻想中,”佛得曼追问着,“这是为什么你总是很孤单,对不对?”丹比没有回答,佛得曼挖得太深了。孤单……,他太了解那种感觉了,它就像一股寒气爬上他的心头。记忆的碎片割得他流血。他以前太孤单了。他的梦使得他被排斥,因此他只好转而内求,寻求他的梦想的陪伴。但外在世界还是不停地在伤害他。他记得他的母亲问:“为什么你老是看书?而且看些垃圾!为什么你不出去和其他的孩子玩?”他能告诉她他只希望有一天能站在另一个星球的土地上,然后看着地球在天空中吗?在十二岁的年纪?她总是讥笑他。还有他父亲。
  “我们有一天能上月球吗?爸爸?”
  “孩子,不要问那么笨的问题……”
  “你认为这就是答案了,对不对?”佛得曼的声音继续响起,就像夏天里的蜜蜂的嗡嗡叫一样。
  “你会不会又像小时候一样恐惧孤单呢?你不怕在空中只有你自己一个人吗,丹比?”
  “为什么他一直激我?”丹比气愤地想。
  “闭上你的嘴出去吧!”他对着佛得曼叫道,“让我一个人在这里,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他的思想在说话。
  “好吧!孩子,我很抱歉。”
  佛得曼笨拙地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他从架子上拿下头盔,轻轻地戴在丹比的头上。
  “我不是故意让你难过,”他说,“只是我们必须确定……”
  他走到活门又转头说:“对不起,丹比。”然后走了出去。丹比半昏迷地躺着,等待着火箭发射而来的震动。终于来了,他觉得压力变大,胸口很痛;太空装拉紧时,他的肉被扯得很痛。然后是一片漆黑。只有一小点光线在他自己的宇宙里燃起。只有他看得到。他在黑暗中醒来,心快速地跳着。成功了!梦想终于成为事实了。他吃力地移动,因为火箭的推进力震动太大。他起身做第一次的视察,当他从望远荧幕上看到太阳和星星在黑色的天空中闪耀时,他叫了出来。这个天空比他所想象的要大得多,冷得多。有一种无边际、黑绿交接的感觉紧抓着他的喉咙。回忆又像潮水一般涌来。
  “爸爸,我们会到月球去吗?”
  “别傻了,孩子!”他想起回忆的苦楚。但他更惊异地发现他竟紧抓着回忆不放。在这无边际的空寂中,他充满了对人类的回忆,对地球的回忆。一个接一个地,他操作其他荧幕,直到最后他被这像玻璃一般透明的空间包围。星星又远又冰冷,太阳也很遥远。一阵强光弄痛了他的眼睛,丹比突然觉得他在往下掉,掉向一个无边际的黑暗世界。他爬到躺椅,紧紧地抓着,呼吸压迫着他的喉咙。他觉得——孤单。然后他看到地球,它是个绿色、被云包着的球体——不真实而遥远。他感觉一种疯狂、无理智的恐惧。
  “这跟梦想中的一点都不像。”他狂野地想着。在梦里,他一点都不害怕。梦里只有荣耀和得意,没有这些广大的空寂和隐藏的、折磨人的——孤单!丹比尖叫着。叫声在他的头盔回响,更增加了他的恐惧。他不停地尖叫又尖叫……当活门打开时,他还在尖叫,心理医生们把手按住他,然后把他带出去到沙漠的阳光下。
  “我曾试着警告你,”佛得曼很温和地说,“但就像你说的,你赢得这项权力去尝试。”
  从医院病床上那虚弱的个体传来弱小的声音:“都是骗人的,全部都是——这是个诡计。”
  佛得曼摇摇头。
  “并非如此。那些景象是人造卫星实地拍摄的,震动效果则是离心力的二倍。这整个设备只是人造的训练仪器,用来淘汰明显不合适的人。”
  丹比严厉地说:“就像我……”
  “恐怕是,我的孩子。你看,太空飞行不适合孤单、敏感或想象力丰富的人。这些人都会受不了的。”
  佛得曼站了起来。
  “星星只属于那些呆板、无聊的人,他们可以面对任何孤单。对他们而言,没有意义也没有恐惧。”
  他可以听到丹比压抑的哭声,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后,看着这心碎的人躺在白色的病床上。他伤心地摇摇头说:“星星、太阳是不属于你的,你有太多的梦想,太深的感情……而这些梦,不适合爱作梦的人,因为破碎后,永远难以补偿……”
其他文献
我是一条小河  冯 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片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期刊
午后,难得闲暇,在电脑前读读帖子,踩踩博客。抬眼望望窗外,初春的阳光洒在对面楼房,一户人家的晾衣绳上有艳丽的色彩在曼舞。再往远处看,锅炉房的大烟囱不再吞云吐雾。天色晴朗得让人受宠若惊,一种倦怠和慵懒的惬意油然而生。  刚才打开的这个博客页面有音乐自动播放,舒缓的旋律和那女中音一起从音箱里面流淌出来,竟然一下子击溃了我,使我在猝不及防中感觉仿佛有一场纷纷扬扬漫天飞舞的思绪覆盖了我的灵魂,我听见流年在
期刊
老人临窗端坐,环着雪白披肩,在读《庄子》。那只唤做“咪咪”的大白猫跳上书桌,依偎在她身旁,守望着她,仿佛是与她形影相随的亲人。  她没有起身,由于腿脚不灵便。她将一天的时光分成了两部分:坐的和躺的。前者比后者多,一直到永远。即使是坐,她也在读和思,就像现在。  我最先迎到了她的眼睛。从我放轻脚步进门,这双眼睛就从书上收回,缓缓地抬起,柔柔地注视着我。我读懂了它的歉意、关切、爱护……  我尽量放轻脚
期刊
日子是什么  梅绍静    日子是散落着泥土的小蒜和野葱儿  是一根蘸着水搓好的麻绳    日子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  是驴驮上木桶中撞击的水声    日子是雨天吱吱响着的杨木门轴  忽明忽暗地转动我疲惫的梦境    日子是一个含在嘴里止渴的青杏儿  是山塬上烈日下背麦人的剪影    日子是那密密的像把伞似的树阴  正从我酸痛的胳膊上爬向地垅    日子是储存清甜思绪的水罐儿  正倒出汗水和泪水来哽
期刊
五、成功要素之五:大题小做,重锤敲击  近些年的高考作文在题材、内容上虽有一定的限制,不过写作空间仍可拓开。“大题小做”,就是要从相对宽泛的题意中精选一隅、聚焦一角,从小处着眼,进而专击一点,重锤敲击,这样文章就容易胜人一筹。  【例文】  绿色生活  江苏一考生  叫人感念和思痛的东西越来越多,譬如雪。  雪是世界上最辽阔最庄严最富有诗意和诗性的覆盖物。它可以使人隐约想到“圣诞、人类、福祉、命运
期刊
白鹭,别走  初二(3)班 杨蔡缘  太阳斜斜地落下,化作半个光环挂在田野那头。远处的农舍,映着暖暖阳光,升起了袅袅炊烟。家人开始做饭了,便不再管我们,奶奶手一挥,示意我出去玩,我便高兴地迈开双腿向田野跑去。男孩女孩们都躺在干稻田里,谁也顾不上脏了衣服被骂的事儿,个个快活地嚷嚷起来。是时候白鹭该来了,不远处的凤凰山瞬间热闹起来,一两只白鹭俯冲下来,在我们头顶盘旋了会儿,在身旁伫足,慢慢啄起稻来。大
期刊
中国当代的小小说,从萌芽发轫到逐步繁荣,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一个充满朝气的文学新品种,许多优秀的篇目通过各种途径不断进入大众视野,同时也为中学生所喜爱与关注。无论从艺术性还是人文性,无论从视野的广度还是思想的深度,无论是写作模式的还是作品的数量,谢志强,这位出身于1954年,在新疆生活20年,从事小小说创作20年的小小说作家,在小小说作家群中都堪称一流。  谢志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
期刊
“桃红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花是春的象征,美的化身。古往今来多少美好诗句附丽于桃花身上,令人赏心悦目!然而,同一事物,由于不同诗人从各自独特的角度来体察,往往可以塑造出迥然不同的艺术形象来。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的诗句,诗中既以红艳的桃花来渲染姑娘出嫁时的喜庆气氛,又以艳丽的
期刊
游子谣  戴望舒  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  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  游子的家园呢?    篱门是蜘蛛的家,  土墙是薜荔的家,  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    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  他沉浮在鲸鱼海蟒间,  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  游子要萦系他冷落的家园吗?  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    清丽的小旅伴是甜蜜的家园,  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  唔
期刊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人获取认识客观世界信息的主要器官之一。秋波一送,表达千般风情;眼神一瞥,传送万种暗示。可是具有正常视力的人,你能想象得到一个永远处于黑夜中的盲人对光明是何等的渴望吗?在我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后,我被坚强的海伦深深地撼动了,我再也看不到海伦丝毫的恐惧、凄凉、悲哀,看到的却是她那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以及她那对生活充满着的爱。  虽然她只拥有过19个月的光明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