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潋滟,醉了乡愁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080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子谣
  戴望舒
  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
  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
  游子的家园呢?
  
  篱门是蜘蛛的家,
  土墙是薜荔的家,
  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
  
  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
  他沉浮在鲸鱼海蟒间,
  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
  游子要萦系他冷落的家园吗?
  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
  
  清丽的小旅伴是甜蜜的家园,
  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
  唔,永远沉浮在鲸鱼海蟒间吧。
  
  乡愁是人类共有的文化心理特征,是人类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雨巷诗人”戴望舒在他的《游子谣》里,用他那一贯敏感又细腻的情感触角,捕捉到了游子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挥之不去的乡愁情怀。
  全诗共五小节,犹如五幅连续的图画,逐一展示了一个“永远沉浮在鲸鱼海蟒间”的海上水手,虽然百般压抑,但还是无法排遣对家园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
  第一小节写游子因看见“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触动乡愁。这朵朵“青色的蔷薇”犹如导火线,一下点燃了游子梦里依稀的故乡情怀,勾起了对故乡家园的强烈怀念。那簇洁白如雪的蔷薇,那片开满蔷薇土地上的人和事,逐渐清晰起来,宕展开来,乡愁从“青色的蔷薇”慢慢地涵盖了故土家园上的一切。
  第二小节写物换星移,家园沧桑。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吗?在游子的内心深处,曾经衰败冷落的故乡依旧顽强地在梦里发酵,这种思念依然刺痛着他。“游子的家园”,现在真的成了“蜘蛛的家”、“薜荔的家”、“鸟雀的家”吗?诗人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流露了对故乡家园依然贫穷依然衰败的深深叹惋和无奈。
  第三节写游子常年漂泊在海上,因为“他沉浮在鲸鱼海蟒间”,思念家园也就成了一种奢望。不是吗?“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啊!一个连乡愁都被“剥夺”了的游子,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由此,他哪里还有能力顾及故土家园中的一切呢?因此,诗人说:“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这样写显然并不是说游子没有乡愁,而是说游子不敢有乡愁,从而进一步深层地反映出了诗人的乡愁之隐之深。
  第四小节写游子寻找乡愁的自我解脱方法。虽然游子勉强压抑乡愁,但“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使他还是免不了“要萦系他冷落的家园”。那该怎么办?这时游子只能寻找排遣乡愁的出口,王顾左右而言他——“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虽然现在游子身旁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但是知道吗?即使这样,我们的游子还是无法忘记那曾经生他养他让他魂牵梦绕的家园。
  第五小节写游子丰富又复杂的心情。诗人说:“清丽的小旅伴是更甜蜜的家园。”果真如此吗?不,不是这样的,要不然游子的乡愁怎么还会在那里徘徊踯躅呢?游子只不过暂时把身边的“旅伴”当作了梦里那个家园罢了。也就是说“家园”虽然在眼前隐去了,但实际上仍然盘桓在内心深处,只不过暂时被身边这一表象所替代了而已。可见,游子在旅伴身上寄托了对家园的眷恋,乡愁并没有因旅伴而消除,反而因旅伴而炽烈。“唔,永远沉浮在鲸鱼海蟒间吧。”这一句游子的独白,不正道出了游子内心的一切隐秘吗?
  全诗以游子的情感构成往复不已的循环:乡愁不断地萌生,又不断地被理智所抑制。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种循环,从而细微地展现出了游子的内心世界:他既有坚强的意志,又有不以意志为转移的情绪波澜。
  [作者单位:山东莱阳文峰学校]
其他文献
一瓣瓣梨花在我的记忆中飘摇了很多年。平原上的积雪似乎还没融化,忽然而来的一阵雨水之后,你能在悠扬的唢呐声中想象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情景么?  童年的日子里,似乎没有那种纯粹审美意义上的花。我在故乡见过的花大都与人类得以生存的植物有关。相比之下,梨花,应该说是从我童年的最深处绽开得更像花的花了。  多少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一条河绕着梨园缓缓流去。这是淮河的一个支流,每到夏日便涨得满满的。砀山梨便从这条河
期刊
一、热点概述  近年来,福建、江苏、湖南等高考语文试卷相继出现了“时文评说”新题型,这道新题型旨在“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简要阐述”。一般选取为考生熟悉且具备社会热点的话题作为阅读材料,这是“在文章(资料)上做文章”的写作方式,为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并从事简要的评说做有益的探索。可以说,它将成为今后语文学习和语文考试体现语文能力目标效度的重
期刊
我是一条小河  冯 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片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期刊
午后,难得闲暇,在电脑前读读帖子,踩踩博客。抬眼望望窗外,初春的阳光洒在对面楼房,一户人家的晾衣绳上有艳丽的色彩在曼舞。再往远处看,锅炉房的大烟囱不再吞云吐雾。天色晴朗得让人受宠若惊,一种倦怠和慵懒的惬意油然而生。  刚才打开的这个博客页面有音乐自动播放,舒缓的旋律和那女中音一起从音箱里面流淌出来,竟然一下子击溃了我,使我在猝不及防中感觉仿佛有一场纷纷扬扬漫天飞舞的思绪覆盖了我的灵魂,我听见流年在
期刊
老人临窗端坐,环着雪白披肩,在读《庄子》。那只唤做“咪咪”的大白猫跳上书桌,依偎在她身旁,守望着她,仿佛是与她形影相随的亲人。  她没有起身,由于腿脚不灵便。她将一天的时光分成了两部分:坐的和躺的。前者比后者多,一直到永远。即使是坐,她也在读和思,就像现在。  我最先迎到了她的眼睛。从我放轻脚步进门,这双眼睛就从书上收回,缓缓地抬起,柔柔地注视着我。我读懂了它的歉意、关切、爱护……  我尽量放轻脚
期刊
日子是什么  梅绍静    日子是散落着泥土的小蒜和野葱儿  是一根蘸着水搓好的麻绳    日子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  是驴驮上木桶中撞击的水声    日子是雨天吱吱响着的杨木门轴  忽明忽暗地转动我疲惫的梦境    日子是一个含在嘴里止渴的青杏儿  是山塬上烈日下背麦人的剪影    日子是那密密的像把伞似的树阴  正从我酸痛的胳膊上爬向地垅    日子是储存清甜思绪的水罐儿  正倒出汗水和泪水来哽
期刊
五、成功要素之五:大题小做,重锤敲击  近些年的高考作文在题材、内容上虽有一定的限制,不过写作空间仍可拓开。“大题小做”,就是要从相对宽泛的题意中精选一隅、聚焦一角,从小处着眼,进而专击一点,重锤敲击,这样文章就容易胜人一筹。  【例文】  绿色生活  江苏一考生  叫人感念和思痛的东西越来越多,譬如雪。  雪是世界上最辽阔最庄严最富有诗意和诗性的覆盖物。它可以使人隐约想到“圣诞、人类、福祉、命运
期刊
白鹭,别走  初二(3)班 杨蔡缘  太阳斜斜地落下,化作半个光环挂在田野那头。远处的农舍,映着暖暖阳光,升起了袅袅炊烟。家人开始做饭了,便不再管我们,奶奶手一挥,示意我出去玩,我便高兴地迈开双腿向田野跑去。男孩女孩们都躺在干稻田里,谁也顾不上脏了衣服被骂的事儿,个个快活地嚷嚷起来。是时候白鹭该来了,不远处的凤凰山瞬间热闹起来,一两只白鹭俯冲下来,在我们头顶盘旋了会儿,在身旁伫足,慢慢啄起稻来。大
期刊
中国当代的小小说,从萌芽发轫到逐步繁荣,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一个充满朝气的文学新品种,许多优秀的篇目通过各种途径不断进入大众视野,同时也为中学生所喜爱与关注。无论从艺术性还是人文性,无论从视野的广度还是思想的深度,无论是写作模式的还是作品的数量,谢志强,这位出身于1954年,在新疆生活20年,从事小小说创作20年的小小说作家,在小小说作家群中都堪称一流。  谢志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
期刊
“桃红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花是春的象征,美的化身。古往今来多少美好诗句附丽于桃花身上,令人赏心悦目!然而,同一事物,由于不同诗人从各自独特的角度来体察,往往可以塑造出迥然不同的艺术形象来。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的诗句,诗中既以红艳的桃花来渲染姑娘出嫁时的喜庆气氛,又以艳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