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d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为什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理由很多,但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江泽民主席强调的:“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素质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程度、心理和人格发育健全程度、知识结构合理程度、为人处事通达程度等诸多方面表现的总和。我们说的素质,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所称道的素质,是一种心胸宽广、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气质;是一种自尊、自信、自谦、自持的精神;是一种关心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怀;是一种求实致远、质朴高雅的品位;是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这样一种气质,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情怀,这样一种品位,这样一种人格,需要相应的教育境界的濡化,需要一种真诚、公正、平等、友爱的教育氛围才能养成。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发展个性和能力的阶段,此时若对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进行培养,将会给他将来的个人发展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怎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当前化学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我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化学科学素养。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以化学基础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强调化学“双基”教学,不只是为了升学需要,不只是为学生考进高一级学校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还要考虑学生毕业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初步化学科学素养。“课程标准”在提出重视“双基”教学要求后,紧接着就强调化学教学必须同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使学生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旧教学大纲对比,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并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化学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设计好“教”与“学”的两个过程,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功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地参与、主动地获取知识,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与学的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这是现代教学论的根本观点。所以在教学上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设计好教材中每一环节应实施的素质教育内容,通过不同素材的施教,以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三)改变单一模式和课堂教学的封闭格局,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化学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保证,积极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讲座、参观、兴趣小组、社会调查、阅读科普读物等,鼓励并指导学生做一些材料易得、操作简单的实验,如:用食醋和鸡蛋壳制CO气体、除水垢、除铁锈、自制简易净水器等,让他们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亲自体会科学究竟是什么,使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四)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相结合,从多方面多渠道开发学生的潜力。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每个人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整体所规定的,在化学教学中要做到注重個性发展,就必须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科学文化基础进行分层次教学,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制定教学目标,讲课时应贴近生活与生产实际,深入浅出,使全体学生能接受。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人类正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能否接受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人才。化学是未来世纪的中心学科,如何发挥化学教育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培养二十一世纪所需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归纳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二
  下面我谈谈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思维的培养。
  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化学现象能产生强烈的好奇,这是一切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对这些现象的好奇,能使学生的情绪亢奋、激动,教师则要充分利用这些奇妙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进入白热化状态,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其次,在学生良好的心理基础上,老师应该恰当质疑。古人云:“疑者觉悟,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科学研究、探索活动尤其需要质疑。疑而启思,疑而生变。在教师的质疑中,学生不是以一种被动接受的闭合的思维方式参与到认识过程中,而是主动地以开放式思维去解疑。质疑,实际上构成了从一般性思维发展到创造性思维链上的关节点。
  在质疑时,常以“原理型”为主。学生掌握某种化学原理后,教师提出有发展性应用型的疑问,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教师在进行萃取操作教学时,讲述了要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进行振荡的原理后,可向同学们质疑:当两种互不相溶的溶液发生反应时,应怎样才能使两溶液反应充分?通过这样的质疑和解疑,学生将避免解决问题途径的单一性,而是多角度、多方法去解决问题。
  要学生学会这种思维并进行创新思维,教师必须充分引导学生经常作这方面的训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良好途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对学生解题有创新的,即使在萌芽状态,也要积极扶持,千万不能有意无意地扑灭在学生头脑中冒出的各种神奇的创新性的火花;考试也应鼓励创新,凡有新颖解法和独特见解,即使答案不完整、不全面,有不准确之处,也应酌情给高分。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求异,达到创新的境地。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思维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1.培养想象能力。培养想象能力,要学会联想。培养想象能力,还要大胆地猜想、幻想,甚至异想天开。例如讲象,老师要及时加以肯定、称赞。
  2.观察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周密、精确和系统的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实践能力是将创意付之实现的精心设计,是创意与创新的桥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这两方面能力,要加强课堂实验的教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或其它直观条件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把观察和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创新教育是“三个面向”的需要,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创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 自然界中的物质,根据其导电性能的差异可划分为导电性能良好的导体、几乎不能导电的绝缘体和半导体,本文介绍了半导体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 半导体材料 发展 应用    自然界中的物质,根据其导电性能的差异可划分为导电性能良好的导体(如银、铜、铁等)、几乎不能导电的绝缘体(如橡胶、陶瓷、塑料等)和半导体(如锗、硅、砷化镓等)。  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物质。它的导电
带电粒子做完整圆周运动时往往比较简单,但粒子如进入一有界磁场,其运动轨迹将是一段圆弧,这样的问题比较复杂,难度较大,同时也是高考的考查重点,处理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圆心的确定  方法1:若已知粒子轨迹上的两点的速度方向,则可根据洛伦兹力F⊥v,分别确定两点处洛伦兹力F的方向,其交点即为圆心。  方法2:若已知粒子轨迹上的两点和其中一点的速度方向,则可作出此两点的连线(即过这两点的圆弧的弦)
摘要: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和实践体系建设研究——自我就业教育,鼓励学生毕业后自谋出路,使他们意识到“不仅是求职者,还应是工作机会的创造者”。本研究主要以建筑工程系09级、10级装饰专业为试点,针对学生所学专业,有目的的指导他们,从学生时期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即对教学进行改革,加大实践力度,开展模拟创业大赛等举措。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
期刊
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基本概念和规律性都很强,同时又能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的一门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从实践中引入概念;通过应用,使学生对物理概念加深认识;合理运用概念,分析概念间的相互联系;注意教法的多样化。  关键词: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物理学是一门基本概念和规律性都很强,同时又能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的一门学科。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的核心,它是学习物理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构建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改变学习方式的关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
摘 要: 情感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不但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等。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实施的有效途径,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浅谈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 情感教学 中学历史课堂 运用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历史课程目标已由单纯
探究式学习的精髓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学生通过直接感受、体验、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从而有效地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我们在实施《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研究》课题活动时,一致认为:要改变当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实施物理教学现实性、综合性、实践
新课改要求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因为传统教学过于强调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培养,学生不能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这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很不利。所以,新课程要求老师一改满堂讲的教学方法,提倡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活动。初中学生虽然有探索知识的内在潜力,但容易冲动,好胜心特强,对开展探究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所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它赋予化学教学的使命是使学生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化学教学活动能否真正转移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是摆在每个从事化学教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课堂教学是化学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所以,科学地、全面地进行课堂教学是解决这一课题的有效途径。下面我就课堂教学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一、
男、女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差距,这是物理教师经常谈论的话题,也是多年来困扰物理教师的一个难题。我从男、女学生物理成绩存在的差异出发,着重进行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分析,针对女同学学习物理困难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实施了一些做法。  一、男女学生成绩对比  我对我所教的2004届、2007届和2010届学生在三年学习阶段的成绩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语文、英语两科女生成绩优于男生,特别是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