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消防部队院校学员的管理教育工作

来源 :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gbdwc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部队院校学员的管理教育工作的特点;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当前基层中队队伍管理的一些对策;提出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以条令条例为准绳,依法治警、从严治警、完善各项管理机制,把制度落实到位,从而使消防部队军校基层学员中队的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关键字:部队管理 以人为本 问题 对策
  
   管理教育工作,是部队建设中一项根本性、全局性的基础工作,是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部队管理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把官兵培养、锻炼成为具有高度自觉的组织纪律性、优良作风和良好习惯的革命军人,使部队始终保持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保证作战、训练及其他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消防部队时刻担负着灭火、抢险、处理突发性事件等艰巨的任务,消防部队军校学员作为未来消防一线指挥员,他们的成长进步影响着整个消防部队战斗力的保障和提高,如何管理教育好消防部队的军校学员,是摆在每一个军校基层干部面前的一项紧迫工作。
  1 部队院校管理教育工作的特点
  公安消防部队院校隶属于公安机关领导,部队基层管理教育的特点是由其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所决定的,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1 思想性
  基层管理教育工作融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于一体。管理者依据思想先导规律,按照思想领先的原则,对被管理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把强制执行变为自觉行动。基层管理教育的思想性特点,要求部队管理者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认真提高自己的说服教育能力,努力增强思想教育和思想工作的质量,打牢部队管理教育的思想基础。
  1.2 受约性
  基层管理教育隶属于我军上层管理和中层管理,相对于我军的上层管理和中层管理来说,具育较大的受约性。它要对上级管理者负责,必须坚决服从上级的命令、指示,是上级领导和机关指令、指示具体的组织落实单位。因此,它在任务的规定、决策的选择、计划的安排上均受上级管理的制约,而且对配备给它的人员、装备、物资等,均无挑选的权利。基层管理教育的这种受约性特点,一方面是保持部队集中统一的需要,同时也强调基层管理者还要善于根据上级的命令、指示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3 综合性
  基层管理教育是一项涉及基层建设方方面面的工作。基层为基本教育训练、管理单位,上级下达的各项指令和任务,都要去贯彻落实。“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就是对基层工作的综合性特点最形象的比喻。这就要求基层管理者,一方面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要学会“弹钢琴”,善于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统筹兼顾,保证各项工作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另一方面,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以整体合力实施管理。在某层党组织统一领导之下,军政主官一起上阵,干部和骨干紧密配合、互相支持、齐抓共管,优势互补,形成整体合力,从而使基层管理教育产生综合效益。
  1.4 经常性
  基层管理教育工作必须时时做、处处做,始终保持经常,不能间断和停止。在时间上,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正课时间还是课余时间,平时还是节假日,都要实施不间断的管理,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在内容上,要把管理教育渗透部队日常生活和一切活动之中,保证人员在任何时候都不夫控。这要求基层管理者应具有很强的革命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老老实实的工作态度、工作精神,在百分之百的时间内、基层建设的所有领域里、编制所属的全体人员中加强管理教育,使管理对象时时处处都在严格规范的管理之中。
  1.5 实践性
  基层管理教育是一项具体实在、操作性很强的工作。说它具体实在、操作性强,是指基层管理者不仅要把许多理论形态的东西,转化为现实的东西,把上级的决心意图变为官兵的意志和行动,而且还要扑下身子,亲自参与一件件具体的工作。基层管理教育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基层管理者必须端正对士兵的根本态度,深入士兵,关心士兵,和士兵打成一片,充分发挥士兵在基层管理中的作用,力戒空谈,多干实事,热爱本职,乐于奉献,不畏艰苦,任劳任怨,正视困难,敢抓善管。
  1.6 动态性
  基层管理教育工作的工作对象涉及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各种因素,但核心是对人员的管理。而人的思想、行为和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性是基层管理教育的突出特点。通过贯彻执行条令条例、规章制度,执行纪律,培养基层令行禁止、整齐划一、协调一致、雷厉风行的作风,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以保证基层各项任务的完成。
  2 做好消防部队基层管理教育工作的方法
  2.1 部队管理工作要以人为核心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军校管理实践都必须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在部队管理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其本质和核心在于贯彻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把广大官兵放在主体地位。部队管理是一个由人、财、物等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人是这个系统的核心与基础,管理工作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人的活动和作用。在部队管理工作中,应当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激励人,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根本,从管理原则、管理制度到管理方法与手段,都应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战斗集体。因此,只有重视人的作用,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军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军队才能有战斗力。
  2.2 提高基层管理者的自身素质与修养
  加强基层管理干部理论学习,创新干部奖惩激励机制,激活领导责任意识,树立政绩观念。要创新干部奖惩激励机制,培养干部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要从培养干部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政绩观入手,教育干部常思做官之责,常思管理之策,常除懒惰之心,有为才有位,尽职不越职,超前不越权,真正脚踏实地地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出成绩,出政绩。
  2.3 注重对无形因素的管理
  所谓有形因素,就是那些可见的,可测量并可用一些数据来衡量的管理因素,如平常的训练、生活等等,无形因素,就是那些因兴趣和动机所促发的一种工作的积极性,这是一种由内心所激发的工作情感,有着巨大的力量。以前我们常说,军校的管理工作是一种良心活,可见努力工作的动力主要来源对事业和学员的热爱,来自内心深处。对工厂的工人,我们可以通过有形的产品数量和质量来管理他们,并以此评价他们工作的好坏,但这种管理方式对部队来说是很难行得通的。干部的工作对象是学员,他们的成长周期是很长的,在学校管理教育的有限时间内事很难看出的,同时,干部的多数工作是用心在与学员交流,用自己的爱心在教育学员,所以无形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管理中,许多规章制度,都不过多的强调了部队的规章纪律,如“条令条例”、“五条禁令”等等,这些要素的管理,在我们无法管理好无形因素的时候,可以促进干部搞好部队的管理,但是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下,我们应该注意研究如何去管理好无形的因素,如何调动每一个干部的主动性,让他们各显其能,各显其才。就要加强对无形因素的管理,我们必须做到管理的因人而异。一个中队,少则十人,多则五十人。作为一个中队的管理者,我们的管理对象的性格、爱好、品质各不相同,我们无法用同一个框框把他们框在里面。所以我们的管理就在大的管理原则下,因人而异,以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为最主要的目标,多研究无形因素的管理方法。
  2.4 注重发挥干部的榜样作用,利用“形象”引导学员
  在军校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充分的发挥干部的榜样引导作用,干部要切实做好学员教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学员入校之初,对军校各项规章制度的了解可以说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耐心地组织学员认真地学习条令条例,学习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同时按照要求,从一言一行抓起,抓好第一次集合,抓好第一次开饭,抓好第一次就寝,抓好第一次训练等等。通过严格正规的高起点的要求,从一开始就使学员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为搞好管理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纪律基础。其次,中队干部也是学员过硬思想和作风的奠基者。我们注重抓好每一堂课、每一次答疑,每一次讲评等,不断向学员灌输军人品德、职业道德的要求。把德育的内容与学员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用“怎样做人”、“如何为兵”、“怎样当好一名军人”等“大道理”和“小道理”说服教育学员。用无私奉献、胸装全局,珍惜机会,正确对待困难的立场、观点教育学员,修正学员不正确的想法和观点,使学员思想稳定,信心坚定。
  综上所述,在军校基层中队管理中,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以人为核心的军队管理,就是要求军校的各项管理制度、管理措施要切实体现学员的利益,充分尊重广大学员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始终坚持把广大学员放在军校建设的重要地位,调动广大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广大学员在部队各项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并合理运用人本管理理念,激发学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为消防部队的发展努力奉献,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1]刘精松.军队基层管理教育概要M.军事谊文出版社,1996
  [2]冯光福.管理学基础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裴怀亮.发展与创新军队指挥理论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4]张占军.论部队基层管理者素养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
  [5]许林平.怎样当好部队基层管理教育工作者M.长征出版社出版,2003
其他文献
Abstract: The essay defines L1 , L2, and then distinguish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in terms of their proficiency development. It is the author’s belief that the distinction a
期刊
摘要: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配合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能使课程本身更具吸引力、趣味性和创新性,从而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文以云南大学工商管理系为例,介绍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具体实施技巧。  关键词: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多样化教学 方法设计 实施    1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意义  目前,我国
期刊
摘要:本研究编制的英语认知阅读策略问卷,初步确定为整体预测策略、词义推测策略、语义解码策略、语用解码策略和综合记忆策略5个因素25个题项。本文以云南财经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样本,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理论构想及良好的信效度指标,问卷结构的分项目更加精练和切合学生实际。本问卷为同类高校及相关研究测评大学生英语认知阅读策略状况提供了可参照的实证依据。  关键词:英语认知
期刊
摘要:通过对创造心理的内涵及学校教育对学龄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的介绍,结合当前创新教育的要求,从学校教育的角度阐述了培养学龄儿童创造心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校教育 学龄儿童 创造心理    1 创造力与创造心理  创造力是一个范围广泛的话题,对于什么是创造力,有的研究者从创造产品和创造过程来定义,他们强调产品和过程的独创性;而另外一些研究者指出:创造力是一种提出或产出具有新颖性和有用性
期刊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除了运用语言作为教学的基础和沟通手段外,非语言的运用也非常重要。非语言的适当、合理运用不仅能够使教学变得轻松、容易,还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就非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以发现非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非语言 积极作用     “跨文化沟通的手段不仅仅是语言,还有很多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事实
期刊
摘要: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从教学创新开始。本文作者在“企业营运管理”课程的教学中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把企业生产管理现场学习调研,校外专家讲座,课外小组活动与案例讨论,以及实验教学与情境教学等方法和手段与课堂教学融合起来,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营运管理 创新教育 教学方法    1 引言   2009年岁末,荣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留下“为
期刊
摘要:学习一门外语,语音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此过程中,母语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主要探讨了汉语语音对英语语音的学习所产生的负迁移作用,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期帮助教师在语音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克服这种负迁移作用。  关键词:语音学习 母语负迁移 教学建议    1 引言  在我国,许多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表达中都含有浓重的中国腔,显得不够流利、地道,甚至会带来交际困难。这种现象,很有
期刊
摘要:立足积极心理学的要旨,联系后进生的影响因素,试从家庭积极教育与学校预防教育两方面着重探讨培养孩子优秀品质和乐观对待挫折的心态,教学相长与师生关系和谐,以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意义所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后进生优化 指导意义    1 积极心理学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
期刊
摘要:在英汉互译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文化意识的导入有助于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了解语言学习过程中文化差异的成因以及如何跨越文化障碍,使翻译教学和学习取得成效。  关键词:英语文化导入 英汉翻译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1 引言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跨文化交际。学生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
期刊
摘要:旅游客运事故民事赔偿责任,因牵涉主体较多,法律关系较为复杂,理论争鸣与实务纷争较大。《民法典》对此做出了统率性规定,再结合其他部门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规范体系。但其中的新规则,包括挂靠经营的连带责任,公平分担损失规则等,尚需在实践中理解和检验。  关键词:旅游客运事故;挂靠经营;无过失分担损失规则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