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撒种 静待花开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奇怪,我什么时候买了这个?”我疑惑地看着眼前的包裹。
  “你个购物狂,自己买了什么东西都忘掉了。”同事打趣着。
  我拆开包裹,是一大包贵州的特产——波波糖。包裹里还有一封信。呵,原来是他。
  我始终忘不了初见他时,他带给我的震撼——油腻的头发、填满污垢的指甲、桀骜不驯的站姿,脸上写满憎恶的眼神。我简直无法相信,这会是一个三年级孩子该有的样子。
  他妈妈抱歉地看着我,喃喃地说:“对不起啊,这孩子比较倔,我也管不动他,老师您要多费心了。”说完逃也似的离开了。
  我的心咯噔一下:看来这是个特别需要关注的孩子。“来,跟大家打个招呼。”我热情地伸出手,想把他牵到讲台前。谁知道他却狠狠地甩开我的手,用抵触的眼神瞪着我。我只好给自己一个台阶:“新同学和大家还不熟悉,比较害羞,让我们用掌声欢迎他。”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可是,我却看到他眼里深深的戒备。
  我不断考虑着该怎么对待这个孩子:给他来个下马威?我马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这么戒备老师、同学的孩子,心里一定是有伤口的,这样的孩子比谁都需要温暖。
  我微笑地走到他身边:“怎么样,还习惯吧。老师一会儿让同学带你去熟悉熟悉校园,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来找老师。”回应我的依然是沉默和戒备。
  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第二节课还没结束,班长就急匆匆地来找我:“老师,不好了,新同学打人了!”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进教室看到的是英语老师正拉着犹如斗鸡般仍想往前冲的他。了解了事情的大致经过:新同学上课时把鞋子脱了,边上的同学嫌太臭,让他把鞋子穿上,他就动手打人了。我把他带到办公室,也闻到了他鞋子散发出来的恶臭,低头一看,那鞋子已经油腻得都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
  “把鞋子穿上吧。”
  “不穿,太热了。”他挑衅地看着我。
  我弯下身,帮他穿上了鞋子。我看到的是这个别扭的小男生羞涩的表情……
  当天下午放学,我到他家,做了次家访,从他外婆不怎么好懂的带着贵州口音的普通话中,我了解了这孩子可怜的身世:爸爸好赌,不但不能给家里任何照顾,反而经常回家拿钱,一旦不顺心,动辄对母子俩一顿打骂。他们母子俩仅靠着妈妈少得可怜的工资过活,平常他还经常帮忙捡些破烂贴补家用……一下子,我明白了为什么他的鞋子油得发亮。
  当天晚上,照着他的尺码,我帮他买了双运动鞋,又上淘宝帮他买了套衣服。
  隔天,当我把鞋子递给他时,我看到了他眼里满满的感激……
  找了机会,我支开了他,告诉了班级同学,大家知道了他的事情后,也开始“谋”划怎么帮助他。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帮助他收集一些饮料瓶子、废纸卖钱,在学习上生活上也尽力帮助他。
  渐渐地,我发现了他的变化——看人的眼神不再充满戒备,开始和同学一起嬉闹玩耍。上课时,也开始积极投入课堂中来,还经常帮助同学修理桌椅,帮助同学值日。
  期末的评比中,他以高票当选了学校的优秀队员——拿着奖状的他,笑容如花朵般灿烂。
  只是,分别的日子很快到来,五年级的时候,因为他妈妈失业了,他不得不转学。办理转学那天,他在教室里抱着我伤心地哭了好久。他妈妈说,这孩子自小比别人早熟,像这样哭,很少见……
  我把糖果分给了同学们,念起了他的来信,他说,他很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很想念这个班级的每个人,如果不是这里的老师和同学们,也许他早就变坏了。他还说,他现在的老师也很喜欢他。现在他的成绩又进步了。他攒了好久的钱,终于够给大家买包糖果……同学们安静地微笑着,弯弯的笑眼里满是美好,许是追忆当时大家一起帮助他的时光,许是追忆大家一起玩闹的开心。
  可从他们眼里,我分明看到了爱的种子早已在他们心间开了花。
  那一刻,满室芬芳。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东孚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
其他文献
数感是人们对数的感觉,对数的感知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一种数学素养。数感好的学生,学习数学轻松愉快,接受能力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明确指出:“数感主要是
语文教学根深枝茂,词语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词语教学不能游离在阅读理解之外,应该整合资源,立足文本“沃土”,依托文本情境,在有效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同时,产生增值效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  一、归类串文,与梳理内容同行  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词语之间存在着丰富的联系,利用词语组合的方式,将零散的“词语”串连成线,构建新的语境,不仅可以丰富词语形象,而且能放大词语教学的功能。 
以前,我们对教师有许多隐喻,比如“园丁”“蜡烛”“春蚕”等。这些隐喻正在随教育观念以及教师角色的变化而遇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正在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虽然说任何隐喻都有欠缺,都无法确切、全面地反映所要比喻的对象,但以上三个隐喻存在的欠缺实在太大,与所比喻的当下教师角色差之甚远,甚至是教师形象和角色的“反面”。在我看来,这三个隐喻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重大问题。  一是过度夸大外部力量的作用。“园丁”是
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对汉语拼音或多或少地知晓一些,但是掌握的程度却参差不齐。会读的学生对反复拼读早已不耐烦,而不会的学生对每天要记下一定数量的音节却颇感困难。这就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这些似懂非懂的学生萌发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下列的做法:  一、手舞足蹈记拼音  一年级学生好动,在课堂上我只要求学生前十分钟一定要坐端正,认真学习拼读。在能准确拼读出本堂课教学的字母后,就
【正】"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一直以来,习作是注重"内容"还是注重"形式"争议颇大。笔者认为,习作教学既要鼓励内容上的"自由表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科护理差错高发时段特点,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统计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近6年发生的护理差错情况,分析护理差错的高发时段。结果:节假日及交接班前后、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初治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对“积累写作素材”提出了具体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惜个人的独特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出台,现行各版本教材都遵照其进行了修订。自2014.78合刊开始,数学板块邀请省内外专家、教研员对人教版新教材做了全面剖析。力求既有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就会有一股倾吐的欲望,就会把写作当作一种需要,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就会以满腔的热情去写好文章。反之,则事倍功半。如何培养小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