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会”到“会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创新日新月异,“学会学习”已成为新形势下我国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学会学习”的本质特征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具备自主学习的技能。因此我们教师要教给学生具体实用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技能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素养。
  关键词:学会;自学;技能
  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形成适合学生自己终身发展的基本技能。新课程标准也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教师要正确认识“教与学”的主要矛盾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学生的认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教与学”的主要矛盾是学生的认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与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矛盾。矛盾的焦点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方面。我们不否认矛盾主要方面在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上,也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仅表现在他们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地表现在他们能够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上,从而使学生有能力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知识,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总之,我认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最大智慧要集中体现在:教给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技能和素养。
  二、 数学课堂要抓“咬文嚼字式”的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师要想教给学生切实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首先要從学生的“咬文嚼字式”数学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入手。学生能否“咬文嚼字式”认真细致阅读教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学生如果只是听会了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而忽略了对课本教材内容的阅读与探究,这与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背道而驰,极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学习。人教版数学新教材的编排,无论从语句的通俗性还是插图的趣味性以及问题的探究方式指引上,都凸显出它是一本从考虑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探究实际出发的阅读教材。只要我们老师注意加以引导点拨,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快速培养起来。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要求每一个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都抓住“咬文嚼字式的阅读”这个关键环节,从读懂数学教材每个字,体会教材每句话的含义入手,认真揣摩其中数学知识的内涵及数学知识的延伸,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真正学会数学知识。我经常对学生说:课本是最好的老师,有不会的问题,先去问课本,仔细阅读课本。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数学“咬文嚼字式的阅读”能力训练,我们就犹如交给他们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技能就会大幅度增强,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育人终极目标。
  三、 教给学生具体的数学学习方法
  数学学习方法种类繁多,但基本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哲学的方法论,它是所有学科学习的最广泛的方法,即教会学生要辩证地认识问题、辩证地分析问题、辩证地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每一学科思维认知规律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二个层次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这也是一般的我们学习认知新事物的方法:即通过对比分析、综合、归纳整理、演绎等学习方法来探索新的知识。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新旧知识比较法”是一切数学知识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石,它是最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对比分析比较直观形象,它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知识和不易想象几何图形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第三个层次是教给学生一些数学学科学习的常规方法,如“化繁为简法”“数形结合法”“新旧知识转化法”等等。这些方法是培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上述三个层次的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
  四、 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时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教师不引导,学生就不知如何学习。如何能实现“师导生学”和“师不导,生也能学习”?真正使学生具有独立自学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转化。使学生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方法,这里存在着一个知识迁移的问题。这种迁移不仅仅是旧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促进作用,也不仅仅是指用学到的知识去正确解答各种数学测试题,而更重要的是指能否把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运用到除学校这个狭窄天地以外的其他场所去,从而使教师所授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学生的一生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 在数学解题训练中,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训练是数学课堂中学生复习巩固,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检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高效地通过解题训练,让学生对所学
  的知识深入理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地方。在平时的训练中我经常要求学生通过认真审题,把题目的相关条件、待求条件和一些关键词句联系起来综合分析比较进行思考。同时也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从所求的问题未知条件出发,发现和挖掘所需已知条件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对中等以上的学生要多进行变式思维训练,尽可能一题多练,并总结出最佳解法思路,从而使学生思路清晰,能够举一反三,较熟练地学会所学的知识。
  六、 培养良好的复习习惯,探索科学的复习方法
  许多学生只重视演题,不善于进行章节的复习,忽视对知识的系统归纳总结。我在每个章节结束后,都会先让学生回顾该章节的重要知识以及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再由其他学生补充,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比较准确地总结出本章的思维导图、结构示意图、知识框架图。这样归纳总结既全面系统又简洁清晰,便于学生记忆。经过长期复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会了绘制思维导图,学会了知识结构系统列表法、知识框架法、联系法、主干知识放射法等多种复习总结归纳的方法。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每一个学生,每节课都要通过自己阅读训练、分析、归纳、总结概括来学会知识,形成一套适合学生自己终身发展的自主学习方法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海淑荣.注重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效率[J].黑河教育,2014.
  [2]吴凤英.从“学会”到“会学”[J].中学物理(初中版),1997(1).
  [3]王月霞.地理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4.
  作者简介:张万幸,河南省南阳市,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南河店镇回族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保持长效学习能力的关键。单靠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很难满足学生成长的阅读需求,需要拓展课外阅读,从更多书籍中汲取有益营养。但是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面临一个问题,即如何让学生保持阅读兴趣,以及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书香;课程;学生  一、 运用多元评价培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儿童自主的学习活动过程。显而易见,儿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取决于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动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多种有效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孩子;成为;学习;主人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
摘要:丰富多彩的生活,大量的阅读材料,是习作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作文训练在于平时勤于积累,既要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思考,开展大量阅读,又要注重勤写勤记等措施积累习作素材。  关键词:习作素材;积累方法;积累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半壁江山,历来是老师和学生最关注的对象之一。它要经历学习再创造,所以更要注重积累。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平日积累的素材多了,写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围绕某个话题或内容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问题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能将它的功效发挥到极致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思维维度,老师的提问就真正达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抛砖;引玉;师生;问答  有无问题意识,是衡量一个人思维品质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考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强弱的标准之一,更是学生所要持有的怀疑精神的具体体
摘 要: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成为高中历史教师的工作重点。怎样才能促使教师快速成长,备好课。方法途径很多,其中评课与集体备课再评课尤为重要,一节成功的历史课背后付出了许多教师的心血,良好的开端对于事物的顺利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好的课堂导入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历史教学;评课与集体备课再评课;课堂导入为例  高中历史作为高中教学体系中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创新,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小学班主任教师日常管理工作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首先,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而言,虽然储备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显得格外重要,但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塑造则是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小学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班主任教师需要把德育教育工作融入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当中,勇于承担教育责
摘要:要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需要师生鼎力合作,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发挥各自的作用。然而,受限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教师需要加大对课堂的掌控力度,从辩证的角度实施课堂教学的“放”“控”“收”。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课堂组织是一种艺术,如何通过优化教与学的关系、合理设置教学环节、控制课堂教学进度,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对教师来说是
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及访谈法,对昆山市某幼儿园中受到过度保护的小班幼儿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过度保护对幼儿的发展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例如在健康领域影响到了幼儿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必要能力的发展;在社会领域受到过度保护的幼儿表现出社会适应性差,人际交往能力低下等癥状;在其他三大领域中因过度保护也产生了相应的不良后果。基于此,研究者给幼儿的父母长辈提出了相关建议,望能
摘要:现代信息化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日益发达和完善,这为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微课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探讨和实践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微课的应用策略,可以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微课;学生立场  未来学大师、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著作《第三次浪潮》一经发布,很快风行世界,被称为是“21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杰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他将人类
摘要: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推进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中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微课。作为新生教学方式,逐渐得到高中数学老师的认可,并被逐渐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收效较好。本文以微课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为研究重点,着力探讨了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微课;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一、 何为微课  微课,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胡铁生老师2011年提出来的。胡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