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脑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1987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分析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为3.7%,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2%,观察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结果中,观察组发病14d后,血肿有所吸收,周围有轻微低密度区;而对照组血肿吸收不明显,周围存在明显水肿。结论:七叶皂苷钠可起到促进血肿吸收的作用,抑制脑水肿的发生与发展,可显著缩短水肿带的消失时间,故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七叶皂苷钠;甘露醇;脑出血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even sodium aescinate mannitol combined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52 cas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7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2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mannitol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seven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sodium aescinate treatment, examination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imag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85.19%,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1%;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mortality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3.7%, the control group was 12%, the mortality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sults of imaging examin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4d after the onset, hematoma was absorbed, slightly low density area around the hematoma absorp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obvious, obvious edema around. Conclusion: seven sodium aescinate can promote the absorption of hematoma and the role of inhibitio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erebral edema, can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time of edema disappeared, so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n acute stage of cerebral hemorrhage was significantly.
  【Keywords】 seven sodium aescinate mannito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脑出血后血肿部位会对脑组织产生挤压、破坏等作用,出血刺激还会导致出血灶周围血管痉挛,供血组织处于缺氧状态而引发脑水肿,脑水肿再进一步导致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不仅会影响患者大脑功能的恢复,严重者会导致死亡。七叶皂苷钠急性期治疗主要以减轻或抑制脑水肿为主,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微循环,促进脑血肿的吸收与神经功能的恢复。本研究以52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2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在49-72岁,平均年龄58.4岁;所有患者均经头部CT扫描确诊,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丘脑或脑叶,出血量均不超过40ml。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镇静、控制血压、抗感染、控制原发病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进行静脉滴注,每次125ml,每天4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七叶皂苷钠20mg+0.9%氯化钠溶液250ml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 效果评价标准 患者脑出血症状全部消失,偏瘫肢体肌力恢复5级,头颅CT检查可见血肿被完全吸收视为痊愈;症状基本缓解,偏瘫肢体肌力提高2级以上,头颅CT检查可见血肿大部分被吸收视为显效;部分症状得到缓解,偏瘫肢体肌力提高1级,复查头颅CT可见血肿部分被吸收视为有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视为无效;出血量增加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者为死亡。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痊愈3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3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85.19%,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71.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为3.7%,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2%,观察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由影像学检查可知,观察组发病14d后,血肿有所吸收,周围有轻微低密度区;而对照组血肿吸收不明显,周围存在明显水肿。
  3 讨论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脑出血血肿会导致颅内容积增加,血肿周围组织发生缺血性缺氧,从而导致严重的脑水肿颅内高压,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在脑出血急性发作期在于控制水肿、加快血肿的溶解,治疗过程中常以脱水剂为首选,其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脑水肿,最大程度上减少脑组织受损,而且在控制颅内压方面效果显著,降低颅内高压的发生机率。甘露醇是常用的脱水剂,其在脑出血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十分突出。甘露醇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脑血液循环,增强脑细胞功能,还可有效降低患者社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预后。甘露醇在短时间内直拉作用于脑部,促进脱水,改善脑水肿,保护脑细胞。不过长期或大量使用甘露醇会对患者的肾脏产生损坏,导致机体水盐代平衡受到破坏,加重脑出血症状,故甘露醇的临床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七叶皂苷钠是一种含多酯键的三皂苷,可有效消除水肿,并起到抗渗出的作用。该药物可促进体内皮质醇类化合物的分泌,起到抗炎作用,增加炎性介质,降低血管的通透性,从而起到抗炎、抗渗出的作用;其还可减少血管的渗出,改善微循环,消除局部水肿;此外,七叶皂苷钠还可有效清除自由基,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保护脑神经不受损伤
  由本研究可知,脑出血急性期采用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抑制脑水肿的形成,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甘露醇,故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文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29(6):379-380.
  [2] 杨淑珍,于福恩,王振才,等.七叶皂苷钠佐治脑出血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4(18):2370-2371.
  [3] 谢晓利,刘云会,薛一雪,等.七叶皂苷钠抗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23(2):173-176
  [4] 欧书锦,常会民,吕忻江,等.七叶皂甙钠对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流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8(2):116-117.
  [5] 章春园,包仕尧,温仲民.七叶皂甙钠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2013,13(2):144-15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分析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进入我院的8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分析导致试产孕妇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原因,为抗生素合理运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试产剖宫产的50例产妇,按照切口感染情况,将感染产妇分为观察组,未感染产妇分为对照组,每组20例,对产妇抗生素应用情况、破膜时间、临产时间、术中出血量、宫口张开情况、手术时间等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 目的:讨论研究双氯芬酸钠栓在分娩中会阴侧切术后的镇痛效果,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100名接受会阴侧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0例患者, 其中,实验组利用双氯芬酸钠栓为患者镇痛,而对照组患者则不做双氯芬酸钠栓镇痛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关于抗感冒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感冒冲剂、感康、感冒清片、Vc银翘片和阿司匹林5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感冒冲剂、感康、感冒清片、Vc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门诊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以及公开出版的书籍,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审核抗生素处方2087张,存在不合理用药334张,分别为用法不当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 目的 :探讨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手足口病患儿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予退热,病毒唑治疗,观察组加用热毒宁。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及P<0.01)。结论: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孕产妇,观察选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完成治疗后,对产后出血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孕产妇90例。B2组(对照组 45例):在分娩后通过产妇的宫体为其注射20IU的缩宫素,针对效果不明显的产妇,对其选择静脉滴注缩宫素的方法进行治疗。B1组(观察组 45例):在分娩后选择20IU的缩宫素以及25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观察枸橼酸钠溶液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中的抗凝效果及治疗效率。方法:使用常规的透析机,透析管路和透析液,将4%的枸橼酸钠以180~230ml/h的速度从透析血路的动脉端输液泵泵入,葡萄糖酸钙也5~10ml/h的速度经病人输液端泵入,在治疗1h、3h、7h后监测凝血活酶时间(activ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中西药联合使用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我院门诊部开出的300份西药处方进行分析和评估,分析多种药物联合引起的不良反应类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300份处方中,有130份西药联合用药的处方,不合理率为43.33%。西药联合用药处方中导致患者出现的不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 探讨石麦清合剂对吸收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次就诊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84例,测定吸碘率后,给予石麦清合剂治疗,剂量均为20ml,t.i.d,疗程2周,治疗结束后对其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吸碘率进行对比,判断石麦清合剂对甲状腺吸碘率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后的吸碘率差别无显著差异。结论:石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