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种西药联合使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分析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y_1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中西药联合使用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我院门诊部开出的300份西药处方进行分析和评估,分析多种药物联合引起的不良反应类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300份处方中,有130份西药联合用药的处方,不合理率为43.33%。西药联合用药处方中导致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晕、头痛,胃部不适,失眠,皮疹,发热,水肿等。结论:我院门诊部开出的西药处方存在这处方不合理的现象,不合格率为10%。要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医生就要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掌握药物的基本特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合的药物,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西药处方;联合使用;不良反应
  在西医治疗中,处方开药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而且一般还会出现多种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疾病的现象。因为药物的功效和禁忌不同,在配伍中可能会出现问题,会导致患者服用出现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在多种西药联合使用的治疗上,医生要掌握西药的基本药理和药性,熟悉药物的禁忌,才能保证在为患者开处方后保证处方合理性,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我院门诊部开出的300份西药处方进行分析和评估。300份西药处方收集的科室包括外科、内科和儿科。
  1.2方法 根据我国卫生部和西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抗菌西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方法》等文件中的标准,对我院收集的300份西药处方进行评估和分析,分析处方的合理性,评估处方中的药物配伍情况和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几率[1]。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在我院选取的300份西药处方中,有130份西药联合用药的处方,不合理率为43.33%。在130份联合用药处方中,导致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晕、头痛,胃部不适,失眠,皮疹,发热,水肿等。其中恶心出现率为23.07%,头晕出现率为13.84%,头痛出现率为16.92%,胃部不适出现率为19.23%,失眠出现率为13.84%,皮疹出现率为6.15%,发热出现率为4.61%,水肿出现率为2.31%。
  3讨论
  3.1药物配伍不当 临床医生在治疗中,要考虑西药药物的药理和药性,避免药物联用出现药物配伍不当对患者造成损害。例如,双氢克尿噻和地高辛联合使用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洋地黄重度[2]。双氢克尿噻属于噻臻类的药物,具有利尿和排钾的功效,而地高辛是强心苷类的药物,具有收缩心肌能力的功效,两种药物合用就会导致患者机体电解质紊乱,镁离子和钾离子严重缺失,钙离子过高,从而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
  3.2药物拮抗作用 在临床开药治疗过程中,药物搭配不当会发生药物拮抗作用,例如乳酶生和甲氰咪觚,甲氰咪觚属于受体拮抗剂,具有减少患者胃酸的作用,乳酶生属于乳酸杆菌,该药物在患者肠道内能够分解为乳酸,抑制腐败菌的生长,调节患者机体肠道的酸碱度。但是甲氰咪觚和乳酶生联合应用,却会相互消减药物的功效。
  3.3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配伍 在临床治疗感染疾病中,一般会选择多种西药进行治疗,但是,如果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搭配不当就会加重患者病情,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3]。例如,麻醉类的药物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使用的时候,会加强麻醉类药物对患者肌肉的阻滞,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肌麻醉。而氨基糖苷类药物与李尿酸联合使用,会增加氨基糖苷类的毒性。
  医生在临床治疗中,开处方要对西药的药理和药性有非常熟悉的了解,然后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机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才药物联合使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药物的禁忌。在为老年患者,小儿患者,病情危重患者开处方药物进行治疗的时候,医生还要考虑患者机体的承受能力,选择温和不刺激的药物,避免对患者机体造成更大的影响。在为患者开处方之前,医生要为患者进行药物的药敏测试,然后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医生只要能够熟练掌握药物的特性,就能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率,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钟龙华.多种西药联合应用引起不良反应70例临床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4,(10):94-95.
  [2]杨淑娟.多种西药配伍引起的不良反应分折及探究[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10):142.
  [3]王峥.多种西药合用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12):44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探讨和研究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和相应的治疗方法。在对临床研究时寻找出泮托拉唑的更准确的治疗手段。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40例临床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分为两组:选择奥美拉唑进行治疗20例为对照组,选择泮托拉唑药物治疗20例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究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家庭氧疗治疗稳定期COPD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45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日两次,每次1泡给予稳定期COPD患者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并结合氧气筒供氧进行家庭氧疗,给予鼻导管给患者吸氧,控制氧流量每分钟1.5L至2.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分析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进入我院的8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分析导致试产孕妇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原因,为抗生素合理运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试产剖宫产的50例产妇,按照切口感染情况,将感染产妇分为观察组,未感染产妇分为对照组,每组20例,对产妇抗生素应用情况、破膜时间、临产时间、术中出血量、宫口张开情况、手术时间等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 目的:讨论研究双氯芬酸钠栓在分娩中会阴侧切术后的镇痛效果,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100名接受会阴侧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0例患者, 其中,实验组利用双氯芬酸钠栓为患者镇痛,而对照组患者则不做双氯芬酸钠栓镇痛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关于抗感冒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感冒冲剂、感康、感冒清片、Vc银翘片和阿司匹林5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感冒冲剂、感康、感冒清片、Vc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门诊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以及公开出版的书籍,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审核抗生素处方2087张,存在不合理用药334张,分别为用法不当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 目的 :探讨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手足口病患儿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予退热,病毒唑治疗,观察组加用热毒宁。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及P<0.01)。结论: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孕产妇,观察选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完成治疗后,对产后出血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孕产妇90例。B2组(对照组 45例):在分娩后通过产妇的宫体为其注射20IU的缩宫素,针对效果不明显的产妇,对其选择静脉滴注缩宫素的方法进行治疗。B1组(观察组 45例):在分娩后选择20IU的缩宫素以及25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观察枸橼酸钠溶液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中的抗凝效果及治疗效率。方法:使用常规的透析机,透析管路和透析液,将4%的枸橼酸钠以180~230ml/h的速度从透析血路的动脉端输液泵泵入,葡萄糖酸钙也5~10ml/h的速度经病人输液端泵入,在治疗1h、3h、7h后监测凝血活酶时间(activ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