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学校都在积极进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而这些资源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存在重复建设、数量庞杂、脱离教学实际需求、管理混乱等问题。同时如何把这些资源组织起来,构建特色教学资源库,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共建,使教学资源库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本文结合我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践,探讨中小学特色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各地同行进行交流。
关键词:信息技术;资源库;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4-0052-03
一、资源篇
1.硬件资源
铜陵五中校园网目前有网络服务器4台,分别是3台联想高档服务器,1台HP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分别提供网站Web服务器,提供学校网页、各教研组和师生网页发布;数据服务器,提供FTP文件传输服务,虚拟光盘服务器等服务。
校园网主干采用光纤连接,实现百兆桌面的快速以太网架构。现拥有网络教室2间,电子备课室1间,多媒体教室2间,各办公室、科学馆、学生宿舍、教学楼都接入了宽带网,网络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2.软件资源
学校教师的软件资源来源渠道一般有两个,一是来源于网络,二是学校自建和购买的教学资源库。我校从建设校园网开始,陆续购置了很多资源。2001年购置了K12初中教学资源库,2003年购置腾图教育卫星资源,以及相关的卫星接收系统,另外每年都购买一定量的教学资源光盘,具体的资源如图2所示。而这些资源的使用情况又是怎么样呢?
3.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资源开发
在所有的资源平台都搭建起来后,下一步就是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资源的开发建设。因为教学资源的使用者是教师,资源的获益对象是学生,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最清楚,所以对于资源质量好坏,教师最有发言权。为此,学校专门下发了文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制作3个以上教学素材,并将此列入教师的日常考核中。为了保证课件的质量,学校请了一些课件制作专家,来学校对广大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同时还主办了课件制作比赛,提高教师参与资源开发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校每学期都获取了大量的优质的教学资源。
在整个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资源的开发需要老师、学生、计算机老师、教育专家的共同参与,而不应该让教师完成整个课件的制作开发,教师更多作为资源设计者,整合的主导者,应该充分利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参与资源体系的构建;资源的开发还应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他们可以使我们的资源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在开发中计算机老师要做一些素材资源的数字化、美化、制作和技术指导工作,有可能还要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邀请教育专家在资源建设中主要承担理论上的指导,如对学生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年龄特征等方面的指导交流,使我们的网络资源充分满足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要,又可避免学生对于网络的沉溺,从而促使我们的网络资源建设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在资源建设中,我们也注意到一个好的教学资源要具备很多特征。首先要具有完善的交互性和扩展性,因为我们的资源要提供给不同的使用对象使用,交互性好可以使他们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而良好的扩展性则可以让使用者自己对资源进行更改,以便满足自己的教学需要。其次资源要具有实用性,中小学网络资源的建设,不应该追求资源的数量和多媒体的形式,不应该只是书本内容的简单翻版,要根据教学设计对各种资源进行选择、处理,强调“质”,应该尽可能积累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目标有机整合的资源,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达到最恰当和最优化,要让教师和学生真正能用得起来。
三、结束语
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项动态、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突破局域网的限制,立足在广域网上应用。在建设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立足本校的需求,避免重复建设。教学资源是没有上限的,互联网上有无数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开采,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上的“共性”教育资源,也要使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建得有特色,有个性。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吴振华,陈双寅,陈晖.美国教育资源门户及其对我国教育资源建设的启迪[J].电化教育研究,2003,(8).
[2]乔爱玲,王楠.关于构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平台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1).
[3]谢圣彤. 校本信息资源建设实践[J].信息技术教育,2005,(2).
[4]杨秀. 教育资源库建设初探[EB/OL].http://www2.wolaiye.net,2007,(6).
[5]魏大可. 学校个性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信息技术教育.2003,(3).
关键词:信息技术;资源库;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4-0052-03
一、资源篇
1.硬件资源
铜陵五中校园网目前有网络服务器4台,分别是3台联想高档服务器,1台HP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分别提供网站Web服务器,提供学校网页、各教研组和师生网页发布;数据服务器,提供FTP文件传输服务,虚拟光盘服务器等服务。
校园网主干采用光纤连接,实现百兆桌面的快速以太网架构。现拥有网络教室2间,电子备课室1间,多媒体教室2间,各办公室、科学馆、学生宿舍、教学楼都接入了宽带网,网络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2.软件资源
学校教师的软件资源来源渠道一般有两个,一是来源于网络,二是学校自建和购买的教学资源库。我校从建设校园网开始,陆续购置了很多资源。2001年购置了K12初中教学资源库,2003年购置腾图教育卫星资源,以及相关的卫星接收系统,另外每年都购买一定量的教学资源光盘,具体的资源如图2所示。而这些资源的使用情况又是怎么样呢?

3.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资源开发
在所有的资源平台都搭建起来后,下一步就是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资源的开发建设。因为教学资源的使用者是教师,资源的获益对象是学生,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最清楚,所以对于资源质量好坏,教师最有发言权。为此,学校专门下发了文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制作3个以上教学素材,并将此列入教师的日常考核中。为了保证课件的质量,学校请了一些课件制作专家,来学校对广大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同时还主办了课件制作比赛,提高教师参与资源开发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校每学期都获取了大量的优质的教学资源。
在整个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资源的开发需要老师、学生、计算机老师、教育专家的共同参与,而不应该让教师完成整个课件的制作开发,教师更多作为资源设计者,整合的主导者,应该充分利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参与资源体系的构建;资源的开发还应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他们可以使我们的资源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在开发中计算机老师要做一些素材资源的数字化、美化、制作和技术指导工作,有可能还要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邀请教育专家在资源建设中主要承担理论上的指导,如对学生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年龄特征等方面的指导交流,使我们的网络资源充分满足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要,又可避免学生对于网络的沉溺,从而促使我们的网络资源建设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在资源建设中,我们也注意到一个好的教学资源要具备很多特征。首先要具有完善的交互性和扩展性,因为我们的资源要提供给不同的使用对象使用,交互性好可以使他们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而良好的扩展性则可以让使用者自己对资源进行更改,以便满足自己的教学需要。其次资源要具有实用性,中小学网络资源的建设,不应该追求资源的数量和多媒体的形式,不应该只是书本内容的简单翻版,要根据教学设计对各种资源进行选择、处理,强调“质”,应该尽可能积累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目标有机整合的资源,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达到最恰当和最优化,要让教师和学生真正能用得起来。

三、结束语
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项动态、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突破局域网的限制,立足在广域网上应用。在建设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立足本校的需求,避免重复建设。教学资源是没有上限的,互联网上有无数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开采,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上的“共性”教育资源,也要使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建得有特色,有个性。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吴振华,陈双寅,陈晖.美国教育资源门户及其对我国教育资源建设的启迪[J].电化教育研究,2003,(8).
[2]乔爱玲,王楠.关于构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平台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1).
[3]谢圣彤. 校本信息资源建设实践[J].信息技术教育,2005,(2).
[4]杨秀. 教育资源库建设初探[EB/OL].http://www2.wolaiye.net,2007,(6).
[5]魏大可. 学校个性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信息技术教育.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