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多媒体,实现化学教学最优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是知识不断创新的时代,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已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但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也有其弱点,如何扬长避短,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化学教学,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介绍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活用多媒体应,从而实现化学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多媒体 化学教学 最优化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校在学校全部教室安装了室内教学播音系统,新建了现代化的语音室,配置了多个多媒体平台,所有办公室配置了电脑,并全部实现了联网、上网功能,对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教师们学习和运用多媒体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级各科纷纷开展多媒体教学。我在化学教学中也积极尝试采用多媒体教学化学。但是任何事物的使用,度的把握非常重要,正所谓"过犹不及"。因为多媒体教学有诸多优点,有些教师随之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落伍,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从而提出诸如"无黑板教学",用多媒体演示代替化学实验等等极端的做法,令人担忧。如何走出这些误区而恰当地应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是每位化学教师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在此谈一些本人的体会。
  1.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1.1教学优势是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多媒体课堂教学使传统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合二合为一,既有教师的精讲启发又有现代媒体的适时参与,有学生的复习质疑、讨论和练习,又有亲身实践观察的机会,使动脑、动口、动手结合起来。通过实行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和网络向每台学生机传送教学信息,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适时地使用学生机进行操作实践和练习。学生有问题时,可以通过自己的学生机向教师提出疑问或请求帮助,教师会及时地知道各种教学反馈信息。因此,这种讲解、演示、练习、辅导相穿插的课堂教学结构更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1.2能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提高教学效率
  在授课内容上,多媒体教学能使抽象变为具体,复杂变为简单,化难为易。有时用很多语言难以说清的问题,通过多媒体很快就能揭示出其实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师在上《化学与生活》这节内容时,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设计了污染的图片和解说词,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真实背景资料,反映了环境污染的危害。这样的课程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课堂教学气氛非常和谐,以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富有趣味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3适时运用课件,模拟化学实验教学
  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反应装置规模小而教室范围大,多数学生观察现象模糊;许多化学变化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当着重观察的重点上,感官刺激强度不足。一些实验危险性较强,不宜在课堂上演示;工业生产装置规模大,根本无法在课堂内演示。这些在传统化学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难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解决。
  1.3.1有毒、有害、危险性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如:H2与F2在暗处发生爆炸的实验,这是很危险的实验,如果制成多媒体课件这类实验就很容易再现。可见对于有毒、有害、危险性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缩短实验时间,增大课堂容量,避免危险发生,克服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体的侵害,教师欢迎,学生也喜欢。
  1.3.2错误的实验操作引发危险后果。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移去酒精灯。此操作一旦失误,轻则使仪器炸裂,重则会引起爆炸,造成事故。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验过程后,不仅使学生深刻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提高实验成功率,而且通过反复演示,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水平和能力。
  2.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局限性
  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但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我认为,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中,存在着以下局限性。
  2.1与统教学手段脱离
  完全抛弃了粉笔和黑板,不管课件内容如何,一律采用无板书-多媒体课件设计。我认为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不可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用多媒体教学代替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特点,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多媒体课件不能取代化学实验,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首先,在科学性上,多媒体课件无法替代科学实验。其次,在趣味性上,多媒体课件无法替代科学实验。第三,在能力培养上,多媒体课件无法替代科学实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最有效途径。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运用全部的感官去观察、感知实验的现象,而后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处理,探究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2.3是"辅助",不是"代替"
  多媒体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其他教学手段,如黑板、实验、分子结构模型、仪器等,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相对于教师而言,它应处于"辅助"地位,只能起"服务"作用。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一个强而有力的工具,不能替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的教师在化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录像代替讲课,等于让学生在课堂上看电影,这既是教学责任感不强的表现,又是对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一种误解。
  3采用多媒体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3.1信息适量,防止出现"迷航"现象
  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惟恐体现不出信息量大这一优势,一味强调课件的系统性、完整性,将与化学专业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这直接加大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接受难度。
  3.2优化课堂结构,培养学生能力
  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做好课堂教学设计,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及要求情境,做好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图形、文字、影像交互的操作界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学习活动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口等多种感官接受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用"赶鸭式"教学模式,它往往是"教师一台电脑一张嘴,四十五分钟满堂灌"。
  3.3注重教学互动,讲究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更需要这种互动交流,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教学内容,更高效地获取知识这也要求老师放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重新定位,由传授知识的权威变成与学生互动学习的参与者。
  综上所述,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具有其它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但是,只能发挥辅助作用,我们既要避免"一个老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同时又要慎重对待所谓"无黑板教学"的极端做法。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和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
  [参阅文献]
  [1]刘增利主编.初中化学教材知识资料包.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中学化学实验教学-CAI.《现代教育技术》杂志
其他文献
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中学教师的化学实验能力作为一种职业能力,是一种专业从事化学教学工作的素养。为了更好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笔者结合自己兴趣进行了
教学课题: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1.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及大气压存在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首次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教学重点:1.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2.初步掌握托里拆利实验原理  教学难点:托里拆利实验  教学教具:玻璃管、水、墨水、烧杯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大家先看一幅图片,这是生活在海水中的鱼,它被海水包围着。前面我们学习过,液体的内部存在压强,那这条鱼会不会受到海水对它的压
【摘要】让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并具有一定的生物素养,就需要学生喜欢生物知识,主动而积极的学习生物知识。实验教学中引入游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育途径,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最新生物学成果,能有效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  【关键词】生物素养 学习兴趣 生物学成果  中学生物学科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任务。让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并具有一定的生物素
在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被电流强度的定义式中电量q的计算所困惑;在串并联电路中,又常误把负载简单地理解为电阻;在U-I图象中究竟是切线的斜率表示电阻,还是割线的斜率表示电阻?上述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一是对定义中的各物理量的含义未真正理解;二是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三是的对物理量定义的本身及其在图象中的表述不能很好地领会。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就上述三
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高度发展,生活学习节奏不断加快,心理压力日益增大,失眠成为了困扰现代人的常见疾病。目前治疗失眠最常用的方法是服用镇静催眠药物,但是安眠药物治疗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建构、探索教育评价的新体系?我在教育教学中尝试着对过去单一、片面的评价方式进行一些改变。  一、教学中进行多元评价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评价比较单一,经常采用二元评价,即只在"好"与"差"上评价,这是行不通的。新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
【摘 要】"国培计划"是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滞后教学现状的重大教育改革。开展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全体科学教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需要多方鼎力支持,要在农村小学坚持切实开展有效的探究式科学教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关键词】国培计划 责任 探究式科学教育 有效性  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国培
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人口、环境、资源等重大问题直接相关。不论是从科学发展,还是从实际需要看,我们都必须加强生物科学教育,尤其是必须加强中学生物科学教育。中学生物科学教育的主渠道是生物课堂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一条重要纽带。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当堂见效入手,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备课、设计教学流程、组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和练习形式及反馈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摘要: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最生动、最富有挑战性的学科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德育素材。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在德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包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道德品质教育。充分发挥生物教学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生物教学 德育  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最生动、最富有挑战性的学科之一,包含了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