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的博弈论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tkj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无线网络中自私节点的不协作行为,结合博弈理论建立了无线网络的合理性假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促使自私节点协作纳什均衡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无线网络 博弈论 节点协作
  无线网络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自主性设备通过无线信道连接而成的自治系统。网络中的路由发现和分组转发等服务不是通过专用的路由设备完成,而是通过普通节点(PDA、笔记本电脑、传感器、车载电台等设备)的共同协作来完成。由于无线节点的功率有限,通信半径较小,因此与传输范围之外的节点通信时,需要中间节点的转发。但是,在没有统一管理机构控制的无线网络中,节点间的协作却不能保证。如民用型无线网络,在这样的网络中,每个用户独自控制设备(即网络中的节点),不受他人的管理与监督;并且这样的网络一般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或任务[1]。此外,节点协助其他节点时要消耗自己有限的资源,如电源能量、CPU处理时间等,因此一些节点为了保存更多的资源来满足自身通信的需求,它们会拒绝提供路由发现服务、拒绝转发其他节点的分组等。
  因此,如何激励无线网络中的自私节点协作是一个需待解决的问题。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因此利用博弈理论的研究无线网络中自私节点的协作及其激励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2]。
  一、无线网络的合理性假设
  利用博弈理论对无线网络中自私节点的协作行为进行研究,首先要建立无线网络的博弈理论模型,但是在建立模型之前,还要对无线网络进行适当的理论分析与处理。因此本文首先建立无线网络如下合理性假设:
  (1)网络中存在n个节点,且都是理性且自私的。(理性且自私是指节点不会自愿提供分组转发等服务,并始终将能够最大化自身效益的策略作为最佳策略);
  (2)时间T被分隔成为时间槽T1,T2,T3,...,Tn,节点在每个时间槽内完成一次会话;
  (3)無线网络是一个多跳网络,即不在彼此的传输范围内的两个节点进行通信时,需要借助其他节点的转发;
  (4)在整个会话过程中路由没有失效,节点也没有出现故障;
  (5)所有会话中,分组最终到达目的节点所经过的平均跳数为M,整个网络的转发负载是均衡分布的;
  (6)任何节点在接收和发送(包括转发)分组时都要消耗有限的资源。与之相比,节点在处理分组时的资源消耗可以忽略不计;
  (7)所有分组长度相同,节点发送一个分组时所消耗的资源相等,节点接收一个分组时所消耗的资源相等。
  二、节点协作纳什均衡的分析框架
  根据以上的假设,我们可以将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一次会话看做是一次博弈。如果两个节点之间仅仅进行一次会话,我们称之为一次性博弈,如果两个节点之间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会话,我们称之为重复博弈。在重复博弈中,任何一个节点做出的策略选择都会影响博弈的结果,同时也会对下次的会话产生直接的影响。
  目前,针对无线网络中节点协作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外在、内在两种角度。前者通过引入虚拟货币和声誉值等外部机制来迫使节点协作,而后者则通过分析和利用利益驱动的本质对节点决策行为的影响来引导合作[3]。无线网络中,自私节点的不协作行为虽然能够增加自己的生存时间,却大大降低了网络的性能及网络寿命。因此,无线网络中自私节点之间一次性博弈的结果与囚徒困境的纳什均衡相似,而这不是一个全局满意的结果。因为重复博弈可以使囚徒摆脱相互不合作的困境,实现一个令人满意的纳什均衡,所以对自私节点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进行研究,能够从内在的角度出发在本质上提高无线网络中自私节点的协作性。
  用博弈论研究无线网络中节点协作的纳什均衡时,必须先建立无线网络的相关模型,然后利用模型进行相应的分析。而一个完善的节点协作的纳什均衡分析框架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分析单阶段博弈中节点协作的纳什均衡;
  (2)分析重复博弈中采用经典策略(包括冷酷策略、礼尚往来策略、单步触发策略等)时节点协作的纳什均衡及条件;
  (3)对重复博弈中不同策略的纳什均衡条件进行比较。
  首先,利用博弈论知识对第一部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无线网络中包转发策略的分析模型,对合作和非合作策略下取得纳什均衡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非协同性的网络中需要增加激励机制以加强节点协作;其次,提出了一个改进型的礼尚往来策略,通过分析得出自私节点采用此策略时系统可以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纳什均衡点;最后,分析了单阶段博弈和重复博弈中采用经典策略时节点协作的纳什均衡及其条件。
  综合以上内容,可得出一个比较完善的纳什均衡分析框架,具体描述如下:首先要提出一个节点协作的博弈理论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单阶段博弈(即一次性博弈)中节点协作的纳什均衡进行一次分析;其次分别构建重复博弈中节点采取冷酷策略、礼尚往来策略、单步触发策略和完全协作策略时的概率模型,接着分析重复博弈中节点采用以上几个策略时协作的纳什均衡条件;最后再对不同策略的纳什均衡条件进行比较,得到重复博弈中激励自私节点协作的最佳策略。
  参考文献:
  [1]L. Buttyan and J.-P. Hubaux,Stimulating Cooperation in Self-organizing Mobile Ad Hoc Networks[J].In ACM/Kluwer Mobile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vol.8,no.5,pp.579-592,Oct. 2003.
  [2]Seredynski, M
其他文献
批改作业是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作业作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由于英语这门学科的特殊性,一般有口头作业(朗读、背诵和听力)和书面作业(抄写、习题和作文)两种方式。作为英语教师,我时常为批改作业而心烦,一是作业天天有,天天改,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再加上辅导学生,补习学困生,平时小测验、备课……忙得团团转。二是
有人曾说:“注重听说训练会影响笔试成绩。”其实事实恰恰相反。因此我们应该走出为应试教育而做出的注重读写而忽视听说训练的误区,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也就是发挥它的交际功能。  听说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英语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门外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语言环境,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采用多种多样、新颖的教学媒体手段
摘 要: 基础田径近年来在高校体育中越来越得不到重视,这其中有田径项目自身的原因,也有学生和教学方面的因素,只有通过课改,构建新的田径课程体系,“以人为本”,摒弃以往旧的传统,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才能为田径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高校田径教学 主要问题 改革方法  田径被认为是所有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田径以其特有的发展各种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优势确定了在体育课教学中的
摘 要: 青少年作为我们国家的未来花朵,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自身的成长及我国人才质量的总体水平。因此,提高青少年的体制健康水平,是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条件,也是提高我国人才质量的基本要求。本文针对现在青少年体制健康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青少年 体制健康水平 有效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国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  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只有不断地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是以目标统领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它改变了过去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以记忆模仿为主、以书面知识为主和间接经验为主的传统模式,融学习于活动中,寓乐于教育中,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得到培养,是适应新时期教育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学习方式。因此摸索、实践这种新的课堂学习方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充满生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
摘 要: 兴趣是初中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有效提高自身素养的主要动力,培养初中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是检验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实效的重要标志。有效培养初中生的体育兴趣,要紧密结合初中生的身体状况,转变教学观念,选择恰当、实用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完成学校交给我们的体育教学任务。  关键词: 初中体育 锻炼兴趣 培养途径  兴趣是人们探寻未知事物的一种积极心理倾向,是初中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有效提高
摘 要: 受传统教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信息技术课被上成单纯的操作训练课,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毫无生活气息可言,导致学生只会机械做题,不能灵活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作者认为,要将教学内容及其过程与我们的生活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生活化 生活问题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摘 要: 在所有学科中,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不但要求教师的言传身教,更注重学生的身体力行,而且体育课堂组织形式、器材的应用同样可以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变得丰富多彩。可以看出,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安全教育、课堂情境的设置、学习习惯的培养、理论结合实际的练习中渗透生命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生命教育 渗透方法  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要真正体现社会生命的价值,就要树立高远的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