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的“教师情”--读《红烛于漪》有感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e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在第36个教师节前夕,“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在上海成立。2020年9月,《红烛于漪》一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全面反映于漪为师为学总体面貌的传记文学专著,为学习、研究于漪提供了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红烛于漪》作者董少校以时间轨迹为“经”,以反映名师人格力量的关键事件为“纬”,细编密织,纵横延展,把于漪的生命成长置于时代沧桑巨变背景下,体现大师家国情怀,阐明了名师的精神底色“一切为了民族”。
其他文献
业财融合改变了以往企业对财务和业务的管理方式,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价值信息支撑。而基于业财融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将更有利于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有利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部门与经济业务事项形成有效协同和连接。业财融合的预算管理作为重要的财务控制手段,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业财融合背景下,M机场公司预算管理现状,研究其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预算管理优化路径。
滕头村位于宁波奉化城北,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首批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多年来,滕头村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大力发挥村内红色文化资源和教育基地作用。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模范生,滕头村将“红色统领,绿色发展,共同富裕”当做滕头立村之本、强村之源。由此,滕头村形成别具一格的生态旅游区,在国内外颇享盛名。
乡村产科医生姑姑的一生大抵分三个阶段,分别是拯救生命、毁灭新生、救赎灵魂。她的形象由全力救苦救难的“送子娘娘”转变成一个人人唾弃的“杀人妖魔”,最后又变成一个一心自我救赎的普通老妇。姑姑是悲剧的制造者,也是时代的受害者。这个典型形象寄托着莫言先生对历史的反思、对生命的敬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起始单元以入学教育为主 题,设计了 “我是中国人” “我是小学生” “我爱学语文” 三部分内容。“我是中国人”这部分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 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以及身穿特 色服饰的56个民族的小学生,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无比 自豪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以此激发学生对“我是中 国人”这一身份的认同。
随着近代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瓦解,原有的家庭经济单元融入市场,参与社会分工。市场组织的专业化意味着需要进行更多专用性资产的投入,这使买卖双方都处于获取市场红利和避免对方机会主义行为的两难之中。牙行通过提供居间保障和补偿这一双重机制,有效降低了缔约双方的交易费用,缓解了因契约不完全导致的紧张关系,进而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在棉花市场,花行通过提供信用保障、公平计量、物流和融资等服务,增强了买卖双方的信心,促进了棉花在多级市场间的流通。
董存瑞从敌人手中夺过来的机枪为铁质,长118厘米,重10.7千克。1947年6月,在隆化县旧屯村围歼国民党军骑兵团的战斗中,董存瑞机智地利用地形,躲进了火力死角,用双手紧紧抓住滚烫的机枪筒,脚往墙上一蹬,猛劲一拉,硬是把机枪夺了过来,然后掉转枪口向敌人猛烈扫射。随后我军主力冲了上来,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歼灭了骑兵团。该机枪现陈列于董存瑞纪念馆。
党史观是人们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的根本立场、根本观点、根本见解。能否正确认识党的历史,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
制定工作目标,谋好“开门一件事”。指导各村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围绕便民服务、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内容,认领一件群众关心、亟待解决的“关键小事”。各村形成工作台账,明确任务内容、推进措施、完成时限。乡镇对工作台账进行统一备案管理,每季度跟踪工作进展,推动落地落实。作出公开承诺,办好“开门一件事”。
保定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革命老区优势、“青春之城”优势,着力做到“三个坚持、三个聚焦”,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坚持统筹推进,聚焦周密谋划部署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高度重视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标明了重点、确定了方向。
把体育纳入中考并大幅提高体育分值,旨在引导学校、家长、学生重视体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落实体育中考改革,如何保障公平?如何避免出现“应试体育”的现象?如何有效改进学校体育教学?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话四川省教科院体育教研员谭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