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美术鉴赏课之弘仁绘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96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这篇论文主要是通过弘仁所处的时代大背景,生活经历、性格来谈弘仁的绘画风格的形成。力图唤醒埋藏在每个学生心中的中国文化情结和审美图式,唤起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感受中国山水画成为本土的传统与经典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 中国传统绘画 时代背景 思想 精神 性格 宁静 画风
  在高中美术鉴赏中国传统绘画欣赏这一板块里,中国山水画是一个难点,因为山水画的发展历史距离今天比较久远,尤其不同历史阶段发展产生的画面风格各异,山水画中所展现的意象晦涩,不好直接读懂,所以我大胆将山水画历史中风格独特的画家弘仁做成一个主题精讲,目的是使学生深刻理解山水画的内涵,领略处在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古代画家的人格魅力。进而感悟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所承载的中国传统审美程式与文化思想。
  明末清初出现的四僧山水画以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在中国绘画史中大放异彩。其中新安派代表人物弘仁作为独创主义大师在自然形象与纯粹的绘画形式之间,找到了山水的力度,画面中呈现出古木天荒,寂静寒凉的气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荒寒寂然的境界,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学生解析:
  一、弘仁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致使其遁空于佛家思想的冷和静
  弘仁生于多事之秋,当时明王朝国家衰败,党争不已,文人无心国事,随着吴三桂降清,打开山海关,清军虎狼之师挥旌南下,江山即将易主时,明王朝的士人们才纷纷奋起抵抗。
  反清之火虽遍及全国,但在清王朝的残酷镇压下,终难成势,在清军攻陷歙县后,弘仁随老师汪无涯一起奔往福建,依附于南明隆武政权。眼望明室内部政权的腐败,与清军的夹击,唐王被杀,弘仁最终在武夷山出家。
  弘仁出家一方面是躲避清兵追杀,另一方面国破家亡,复国无望,使弘仁心灰意冷,他早已无家,无国,无君,他对功名曾一度淡漠,现在更是彻底淡漠了。他既不想复国,又不想反抗,也不想成家。于是,一切跃跃欲试的念头完全消失,他的精神深处浸透了“冷”,他的思想意识稳定于“静”。这致使弘仁的画的特点:不但是冷而静的,也是空而寂的,简而概的。
  二、沉稳内敛的性格产生静寂的画面
  在弘仁画中展现的宁静冷逸之感,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动荡年月,出家为僧所致,同样是国破家亡,飘泊不定的状态,同样是画僧,石涛的画具有豪迈飞动,变化莫测的流动之美。髡残具有幽深邈远,苍莽奇绝之美,八大的画则是枯寒寂寥,高古疏狂之美,弘仁的画中却有净洁、稳定之气,笔法简概但唯美,塑造的物像给人以别样清新,画风静美却不沾任何流俗。
  史料上记载说弘仁因家境贫寒为赡养老母,拒不婚娶,并以“铅椠膳母”,还曾“一日,负米行三十里”。是当地著名的孝子,其母死后,为帮他安葬母亲,很多仁人谊友馈送的财物,事后弘仁皆一一偿还,乃至劳累成疾,他说我不能因为我报答母亲养育之恩而累及他人。由此可见弘仁的个人性格是稳重内敛,一诺千金,重情重义而又善于反思顿悟的。他有国破家亡的屈辱与激愤之情,但展现在他画面中的情境却是格外的清冷、空寂,非常净澈没有一丝浮动的烟火之气、媚俗之气,如同莫扎特即使人生经历很多不尽人意的苦难,所作的乐曲仍然给人感觉是“脱尽人间烟火的温馨甘美,天真无邪的爱娇。”也如同古希腊时期的雕塑,是在剧烈的冲突背景之下展现出“静穆的伟大,高贵的单纯”般的艺术作品,我归结为他本性如此,本来就是安静宁和的性格气质,经历再多冲突挣扎,反映出来的笔调也仍然是宁静的,稳重的。弘仁身在乱世中,经历江山易主产生的激愤情绪经过无可奈何的现实磨砺,又把这种被压抑的力量变化成异常的悲凉与孤寂之体验,全都寄托在一山一水一丘一壑的山水创作里,通过画面我们可以领略到他认真,谨严,一丝不苟的性格特质。又能感受他性格中隐忍沉稳的一面。
  这些给人寂静之感的画面风格,发展阶段,构成特点,产生的背景,我将通过画面分析和讲解一一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绘画中独特的魅力。从而对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有自我认同感。
  三、画面风格分析
  就现存的画迹来看,弘仁作画,一生有几个阶段性的变化。每个阶段又有不同的进展。
  第一阶段,弘仁25岁左右,基本上是当时画坛上的流行画法,大抵以黄公望的披麻皴为主,披麻皴的笔法特点在欣赏中要指出给学生看。
  第二个阶段,弘仁30左右。代表作即五人联作的《冈陵图卷》中的一部分。此时弘仁画法受倪云林的影响,用笔趋于简括,冷逸,瘦硬,与当时流行画法大异。从中可见出他个人风格形成的端倪。倪云林的画此时也要一并展现给学生看,解释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高峰,这种一河两岸的构图形式与简洁干净的笔法所传达出超逸的意境是中国文人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第三阶段,弘仁40岁左右。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他出家做了和尚,又从武夷山回到了黄山,绘画以黄山为主,个人风格已初步形成:
  弘仁画中在经营位置上以干净而表现出的静感特强,他的画主要用线条空勾,几乎所有的山石都用大大小小的几何体组成,既没有过多的点染,更无拥挤热闹之状,每一块山石都有经营剔透之感,给人以“净”的感受特别深。
  第四阶段,弘仁47岁左右。这个时期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梅花松树题材,尔后,这类题材的画即常出现。弘仁山水画的风格已十分成熟,用笔的技巧问题都已经解决。代表作有《松溪石壁图》。
  笔墨处理上,没有大片的墨,没有粗拙跃动的线,没有过多的点染和皴笔。其线条貌似折铁,细观之,乃是用松蓬虚灵之笔写出,有时补上几笔重而刚的实线。笔与墨皆虚、实并出,蕴藉充实而变化无穷。清人杨翰《归石轩画谈》谓弘仁的画“于极瘦削处见腴润,极细弱处见苍劲,虽淡无可淡,而饶有余韵”。看了弘仁原作,这种感受扑面而来。
  第五个阶段,自弘仁51岁始。乃是其画风跃进的一年,也是他成熟时期创作的又一高峰,且风格更加鲜明。例如弘仁五十三岁时所画《桐阜图卷》,画桐树下一斋,即桐阜,斋中一人弹琴。用的笔法是折带皴,但略有变化。其桐树,竹枝都近于倪云林画中的树、竹。画中流露的清气,冷气,静气,秀气,雅气,令人叹为观止,可以想象弘仁此时作画心境的静寂与空无。
  晚年信奉净土宗之后生活和思想又略有变,他的画也随之而变了,虽然仍然是空,寂,冷,静的,但比前一段要略充实一些。
  如《秋景山水》图,其风格的走向新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弘仁在他后期的画面中所重新建立起来的一种空间与量感的秩序,反应了弘仁在心情上,已经达到沉稳的境界。在经历了明朝沦亡之痛,以及流亡福建的岁月之后,弘仁此时心情已转趋平静认命。在他的画面中蕴涵了一种安详解脱的境界。
  在高中阶段的中国山水画欣赏课堂里,用这种精讲历史中一位典型画家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传统山水画的内涵,我力图唤醒埋藏在每个学生心中的中国文化情结和审美图式,唤起中国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感受中国山水画作为本土的传统与经典的存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传席 著.《中国名画家全集·弘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2] 陈传席 著.《中国山水画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
  [3] 高居翰 著.《气势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风格》,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4] 杨惠东 著.《清初四僧绘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5] 薛翔 著.《新安画派》,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6] 顾丞峰 主编,吕晓 著.《清初四僧——末世的辉煌》,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三中学美术组)
其他文献
那年,16岁的我怀揣日本旅游常用会话手册登上了去日本的飞机,入关时,被问到一个简单的问题也答不上来,慌乱查找手册时发现它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无影无踪。这就是我糟透了的起点!在对这个岛国一无所知,一句日语也不会的情况下我开始了波澜起伏的异国生活。  从零开始的日语  来日本一个月后我就转入一所普通的县立高中,当时全校外国人就只有我一个。那些同学像看稀奇动物似的看着几乎一句日语也不会的我。最开始我企图用英
初中地理教学以向学生传授自然现象、空间分布规律等知识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人口观、环境观等多种观念,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对问题进行
在本次会议上,建筑大师们介绍了他们进行建筑创作的心得与体会,使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了解到作为一名成功的建筑师,还应具有广泛的知识与博大的胸怀。建筑是文化与技术的载
语文是母语教学活动,承载的文化历史、现实要求以及自身经历等诸多因素,似乎略显厚重有余,活泼轻松不足。其实不然,语文无论教与学的过程,都需要充满灵性引导,以活的方式予以展开。所谓充满灵性以及活的方式,就是启发式教学。要紧扣教学重点,深入浅出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栩栩如生地再现教材、再现场景、再现生活,构建起教材与生活、学生的联系,让学生徜徉在语文这一池活水中,或直抒胸臆,或极目远眺,或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蕴含,而且在教育、科研、旅游等多方面也有特殊的功能和价值,所以它的保护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重视,1984年9月,邓小
按照长沙市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和长沙市“九五”计划,长沙市规划局近日提出了长沙河西新城规划调整方案。调整后的河西新城总控制面积为504平方公里,以湘江为界。近期规划到
“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在作文教学中,笔者深深地认识到:教师利用富有激情、富有爱心的评语,会深深地触动学生,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因此,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利用好作文评语这一触发点,是提高学生写作热情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评语中融情,缩短师生距离  1.触动心灵,鼓励学生  学生的生活空间相对较小,但其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生活也
The study on in-cylinder tumble motion and its effect on combustion in 4-valve SIengines has recently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area. In this paper, the chan
高屋建瓴,谓在高屋顶上把水瓶里的水倒下。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我理解的语文教学中的“高屋建瓴”就是作文教学。  喜欢余秋雨的对写作的描述:写作首先是练习一种与社会、与人沟通的方式。如果学会了很好的写作技能的话,实际上就学会了一种很好的与人沟通的方式,学会了一种和世界对话的方式——这是健康人生的重要开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这份本领都是健康人生的重要开端,是对自己内在灵
运用常用沉降预测方法中的双曲线法、沉降速率法和沉降差法,对应用堆载预压处理的某仓库软土地基进行沉降预测。结果显示沉降差法在三者中效果最好,且方法本身有较好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