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写实主义一个对不起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ufe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时间线索的变化发展描写了笔者绘画理念的转变过程。在笔者绘画理念的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几种比较常见的绘画风格,包括写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以及极简主义。笔者的绘画理念在发展变化的同时也不断迎合了当前中国以及西方绘画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写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矛盾感
  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而话不投机的原因大多是三观不合。三观主宰着一个人的生活,同样一个人的艺术观也掌握着艺术航行的方向。艺术观不仅仅是现实生活的写意更是一种心灵间的沟通与交流,如果缺乏心灵的契合,作品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优秀的艺术作品多是一种包含个人情感和共生情感的艺术创作。艺术家利用自身独特的语言特点再辅以绘画中的基本元素进行艺术创作,不同的线条和色彩在空间中展现出不同的效果。这种艺术表达方式独具个性,它来源于创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心理世界。创作者首先通过感官体验再经过行为表达从而创作出独具个人特色的作品,它不是色彩和线条的简单铺绘,它更注重情感表达。而情感蕴藏于生活,个体与外界的共感来源于整个时代。时代具有的特性将会体现在创作者本身,只有其亲身所感受到的语言和社会才是有价值的创作素材。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审美方向、不同的艺术观,个人的艺术观是逐渐发展完善的,一成不变的作品往往失去了活力,但最终都要回归到画如其人的原点。
  “昨天”是写实主义绘画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无法避开的话题。这里所讲的写实主义绘画与现实主义不同,写实主义绘画是一种表现手法亦或者说是描绘手法。只要在绘画过程中用的是写实手法,不管它属于哪种流派,都可以称为写实绘画。写实不仅仅需要将事物描绘清楚,还需要运用焦点透视、明暗投影、色彩变化等绘画法则。
  西方写实主义绘画自文艺复兴之后的五百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并且在西方形成了以写实为主导倾向的绘画传统,对世界影响巨大。但是自20世纪以后,传统的、写实的绘画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挑战,特别是摄影术出现之后。并且随之而来的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也对写实绘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曾经的我也是一个写实绘画践行者,由于对艺术理解认识不够深刻,无法深刻地表达内心所感,仅仅是用写实的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在这个新科技时代,艺术已经被科技所侵袭,多媒体装置、新艺术表现形式也逐渐占据当今国际国内主流艺坛。在这个倡导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自由时代”,艺术逐渐被各种科技应用所取代,写实绘画仿佛走向终结,但是依旧有部分艺术家坚守写实艺术。
  写实绘画注重个人对图像的情感表达,相比较摄影、表现、观念等新艺术媒介而言其探索空间相对较小,但其蕴含的精神世界同样也是复杂的。然而令人叹息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写实绘画被解读的精神内涵多是被强行赋予的,画面深处的内在精神往往被观众忽略、误读。
  “今天”,抽象表现主义盛行。在时代的风潮之下,我也成为了抽象表现主义的一员。
  抽象表现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抽象表现主义”这个词指一类艺术家们大胆且新颖的抽象画法。
  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风格各异,不论是热情还是静谧都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抽象式的画法,矛盾中展现自然,独特的笔触和色彩造就了个性的绘画风格。每一次的描绘都是创作者的一次内心写照,在绘画创作中逐渐丰满,慢慢变成情感世界的堆砌者,不断地展现着绘画者的创作意图和个人感情,它粘连着这个世界和创作者的内心。
  埃米尔诺尔德曾说:“每一种色彩都有它自己的灵魂,或使我高兴,或令我呕吐,或给我刺激。”这些色彩的物理性表现以及色彩的精神张力都是抽象派艺术家用来展现内心的一个绘画技巧,他们善于利用绚丽的色彩和奇诡的线条。线条和色彩汇聚成的画面将最为直观地击中观赏者的内心。这种绘画表现方式像是一种天赋,它深深地植根于抽象表现主义者的内心,是他们精神世界的高度聚焦,这种精神聚焦让创作者能够使内心世界最大化,同时也让观赏者产生深深的震撼以及灵魂共感。
  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更为崇尚生命的真谛、灵魂的共感,追求自然的和谐以及理想社会。而商品经济的特性无孔不入,当社会不断地同化我们的价值观,艺术家渐渐陷入“经济”怪圈,追求精神無尘埃便成为了一件可望而不可及之事,而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将被重新定位。
  处于喧嚣世界的我们,在提高绘画技艺的同时更要不断追求内心的平静,并不断探索绘画的终极目的。绘画是为了简单地描述事物本身还是描绘作者的内心世界,每一次的下笔究竟是为了刻画还是为了表达,这些问题都需要时间来一一回答。当绘画成为灵魂不可或缺之物时,内心深处会给予自己答案。在这一灵魂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发现自己所适合的方式。之于笔者本身,更为适合抽象表现主义,通过抽象的画面来描述自己的灵魂世界。将自己的灵魂王国潜藏于某一个角落,寻求和观众的共感。在时间的洗礼和画笔的锤炼中,未来的艺术道路也将逐渐清晰。
  “明天”将会不断地完善我们的绘画艺术观。极简主义或将成为笔者未来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并不是现今所称的简约主义,其理念旨在弱化艺术家的过分自我表现,向单纯且富有逻辑的方向发展。极简主义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流行起来的派系,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是不满足于当时的行动绘画而产生的,是一种极致的艺术表现形式。极简主义多强调物品的完整性和原始性,采取原生态的艺术展现形式,减弱主观意识带有的压迫性,让观者思想更加自由化,逐渐开放观者的艺术思维空间。极简主义崇尚几何线条,纯色系搭配,其艺术品的主要组成原则包括角度、几何形、比例、尺度等。它更倾向于以物品的原始形态来展示“美”,除去修饰图形之痕迹,除去不协调的装饰物,用大型几何图形来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
  在创作中,矛盾感渐渐也成为我作画的表达对象。凭借无序中的有序状态,将不同的事物相连接,善于寻找事物间的共通之处,同时着重刻画其矛盾之处,将个体与整体有效连接。在事物间的矛盾和共生状态中产生巨大力量,不断触动观者的内心引发观者深刻的思考。   我大胆追求“画作”的自然纯粹,突出画作的真实性和天然性,提高画面与观者的自然互动力度。追求“画作”自然有两层意思:一是要从自然中寻找灵感,探索规律;二是要画得自然。纯粹是绘画的高级层次,纯粹所表现的画面更为本真、质朴,它深入挖掘大部分人的生活内涵,表现了生命的真谛。一个纯粹的作品一定是好的作品,它表现着作者超凡的心境。实现绘画的纯粹是绘画探讨的终极问题,绘画纯粹要求创作者创作时内心纯粹,这不仅仅是技巧的挑战也是对创作者内心世界的挑战。在绘画过程中将多种元素符号进行复合,将个人情感元素融入画中,通过绘画技艺将之巧妙融合于一个画面中实现绘画纯粹。绘画者尽管心境达到要求但是技艺达不到要求一样很难创作出纯粹的作品。绘画的材料和绘画者的绘画功底将在绘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绘画材料和创作者的技巧都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这些难以定性的因素在绘画过程中又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画法、不同的材料所表达的感情千差万别,因此探索绘画的纯粹是一个需要不断探寻的过程。轻描、重描、浓彩、淡抹、疏离、重叠等色彩表现形式都是影响作品感情的重要绘画因素,而工具中的点、勾、泼、刮等画法也是重中之重。每一种技巧和色彩对于情感的表现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掌握这些技艺需要自身不断地探索、练习。
  作品互动性则是当代艺术创作者比较青睐的方向,画作互动即“二次创作”,让观众和作品互动,以达到创作者和觀赏者的相互心灵契合、共鸣。画作互动不仅仅是去欣赏作品更多的是去感受艺术带给人类的变化。
  作为艺术创作者,不管你的理论修养多么高深玄妙,最终是要通过作品呈现,用真实的画面去打动人,感染人。创作者如何将思想内涵完美地通过画面表现出来,首先要求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其次善于发现生活中不一样的“美”,在生活中提炼创作素材。创作时,坚持表达自己,抓住生活中的每一次感动,善于发现小而美的事物。全面了解全科类知识,取之精华弃之糟粕,融百家之长,不断地追求作品的简、挚、禅。在后续的艺术创作中,需要不断地锤炼自身对于自然、对于生命的绘画表现能力,将生命的共感巧妙地融合在画作中,将万物的矛盾用极简的方式表现出来,将潜藏于生命深处最简单、最质朴、最浓烈的情感呈现于观众面前。
  艺术创作的本身是一次次自我的升华,创作有力量、有情感的作品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创作中不断汲取先辈们的优点,用“美”滋养自己的艺术灵魂。将现代理念和传统绘画相结合,不断地去追求艺术本真,形成个人特色艺术风格,展现时代色彩,以求绘画创新。
  作者单位:
  鲁迅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石涛的“一画论”是我国艺术史上的一大瑰宝,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一画论”作了简要的分析,从两个方向入手进行探讨:一是“一画论”的艺术内涵,对“一画”的含义分点解释;二是对“一画论”的艺术法则进行总结归纳,对石涛美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做出解释。  关键词:创新;“法自我立”;对立统一;发展  石涛(1642—1707),清初著名画家,善画山水、花鸟。姓朱,名若极,法名元济,又名原济,字石涛,
期刊
摘 要:芜湖铁画是中国画与渗碳钢冶炼锻造工艺相结合的独特工艺品。芜湖铁画的功能经历了“我—我”自我娱乐、民俗文化功能、精神审美功能和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的多功用性功能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芜湖铁画;铁画史;艺术功能;中国画;宗教  “功能是工艺形成的原始推动力。”[1]一项民间艺术发展到现在必然有它完整的发展脉络, 理清铁画艺术史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也是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2]历史地考察特定的艺术,
期刊
摘 要:竹久梦二是日本明治和大正时期的著名画家、装帧设计家、诗人和歌人,有“大正浪漫的代名词”“漂泊的抒情画家”之称,曾深受鲁迅、周作人、丰子恺等人喜爱,时至今日仍然对日本美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围绕梦二作品的研究中,大多数都以他描绘成人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但梦二的创作其实是从描绘儿童开始的,并且在儿童童话、童谣、诗、儿童剧剧本等创作领域,有着开创性的地位。但在这一领域,对于梦二的评价不高,研究尚且
期刊
当我们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我们所绘画的是什么,所表现的又是什么?这是在学习绘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学会表现自己”是许许多多的当代青年踏上艺术之旅的过程中都会听到的一句话,也因此,我们都致力于学习并创作出带有自己独特气息的作品。要如何学会表现自己的感情?如何择一切手段,表达视觉美感以及独特的情思,产生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风格,把自己的感情很好地传达给别人,打动人?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中,艺术长
期刊
摘 要:绘画创作的灵感源自于生活,极大多数的艺术家创作的过程即是将具体的、客观的事物表现得别具一格,将具象幻化成意象的过程。通过对具体、客观的事物进行外在的提炼,而后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深入加工。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能散发一种独特的魅力,其所营造的画面视觉效果传递的信息甚至能感动人心,震撼灵魂。  在工笔花鸟绘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自唐、宋、元、明、清至今,出现了无数的伟大杰出的艺术家,其所创作的作品亦
期刊
作者简介:  黎芳(1980-),女,讲师,任教于四川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期刊
摘 要: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出了“知觉力”。“知觉力”与“物理力”虽然都有“力”字,但是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一个是实际存在的物理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知觉力是付诸于人的视觉感受的,是属于创作艺术作品、观看艺术作品而产生的实际存在的心理上的力。以阿恩海姆“知觉力”为切入点,探讨“知觉力”与绘画构图的关系。  关键词:阿恩海姆;知觉力;绘画构图  在探讨此问题之前,我尝试用两张拉斐尔的
期刊
摘 要:在中国书法历史上,唐朝书法家欧阳询不仅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其楷书具有划时代意义。欧阳询楷书平正险绝,被称为“欧体”,当世人称其楷书为唐人第一,也显示出其在我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欧阳询书法饱含着南北书法精华,对后世楷书发展影响巨大,不仅继承了王羲之与王献之父子书法笔意与气息,而且也有六朝与魏碑笔法结构形式的表现。欧阳询不仅继承了魏晋秀骨清相的审美遗风,而且对其进行了创新。尚法与尚意在欧阳询书
期刊
摘 要: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是15世纪下半叶佛罗伦萨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一些异教题材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备受关注。以《维纳斯的诞生》为例,从其创作背景、风格特点、人文内涵等方面来分析波提切利笔下的维纳斯。  关键词:波提切利;优雅美;忧郁美;人文情怀  一、《维纳斯的诞生》的创作背景  波提切利是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著名画家,《维纳斯的
期刊
摘 要:目前,国内引进大批标榜着“图像小说”的优秀漫画书籍。“图像小说”作为一种新的称谓术语,是指以漫画语言描绘的叙述性绘画故事,将文学图像化,也包括了片段式的漫画选集、非小说等,呈现出了更多元化和艺术性的视觉与语言相结合的表现形式,适应了成人人群观看的需求,同时具有了更高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镜头漫画;叙事艺术;实验性  一、引言  “图像小说”又称“Graphic Novel”“漫画小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