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化学阅读能力培养“三部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98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基本能力。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效丰富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化学试卷涉及大量信息题,越来越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化学教材,使他们逐步做到会读书、读好书,这既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又是进一步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培育阅读心理,形成阅读习惯。
  习惯是形成能力的关键,为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培育健康愉悦的阅读心理。
  1.培养良好的阅读心理
  人的行为是受人的心理活动支配的,培养出良好的阅读心理,才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项工作应由初三绪言课开始,教师自始至终要求学生通读教材,要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阅读。例如在绪言课上,当在讲完4个基本概念和做完演示实验后,采用课堂上师生共同阅读的方式,以求达到完整的教学效果。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采取布置一些阅读任务,要求独立完成,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定下一个几乎人人都能达到的目标:通过一年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能较顺利地阅读教材,体会各段教材的意义,并能结合教材解答一些问题。由于这一目标是切实可行的,学生不会觉得遥不可及,而是“跳一跳,够得着”的,平时的训练中便能保持一种愉悦的阅读心理。
  2.阅读习惯的形成
  为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精心设计是必要的。主要有:①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这些问题可以是老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带着问题阅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针对性,从而提高阅读的实效。②读思结合的习惯。阅读能力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综合体现。实践证明,没有思考的阅读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只有一边阅读,一边联系地思考,才能弄清所读的内容,实际上带着问题的阅读习惯和读思结合的阅读习惯是相伴而行的。③读写结合的习惯。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作为学习的两种重要手段,读、写一定要有机结合。这样的阅读,好像是在牵着一条线在走,非常清晰。④读解(题)结合的习惯。解题,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巧能力的好方法。经常有学生反映听老师讲例题时觉得很清楚,可一到自己做题便又觉得无从下手。如果学生有读、解结合的习惯,这个问题就不复存在了。读解结合可以是读例题与解题相结合,读笔记与解题相结合,等等,通过读例题、读笔记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次的复习机会,通过解题可以检验阅读的成效。
  二、教给学生善读的技艺。
  1.化学概念的阅读
  阅读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台阶。在化学教材中,标题以外的黑体字一般都属于概念性的范畴,每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都是不同的。化学概念的形成和掌握,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概念是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具有逻辑性、概念性、抽象性等特点。阅读化学概念时,主要抓关键的字、词,引导学生剖析词义,最终达到“其意自见”的境界。
  2.化学图形的阅读
  (1)理论图。化学中的理论图,由于内容抽象,用图可以使理论形象化,增强感性认识,便于理解概念。在引导学生阅读时,着重指出与概念密切相关的部分,阅读的注意点应随教材内容而变化。
  (2)曲线图。化学中的曲线图,多属于一些综合知识的应用,需要一定的知识广度。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会坐标的应用。在每一条曲线中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化学意义,同时,还要了解图上的点、线、面的化学意义。
  (3)实验装置、操作图。化学中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图,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重点抓住实验内容、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实验装置图的原理、实验要求的条件及推测实验时的正确现象等几个方面,着重思考化学实验的原理、实验结论、对实验中各种化学现象的解释。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观察的重点,运用正确的方法善于观察,提高观察能力。
  3.实验数据的阅读
  化学教材中的有关实验数据,都是科学家们经过反复实验而得出来的。数据的引用是为了说明某一概念。因此,在教材的阅读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看数据的大小和数据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
  三、训练学生读题,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经常反映“化学课很有趣,就是题做不对”,其原因之一就是不会读题,没有把题看懂,当然就不能按正确的思路解题。结果,做作业时间花得很多,收效却很少。因此,在讲解例题、做作业之前,一定要求学生反复读题。在读题中,第一,弄清题意,分析清楚本题所涉及的条件和化学反应及现象,其中特别要注意关键的字眼,如“完全反应”、“反应后”、“反应一段时间”,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有反应还是没有反应,等等。这些字眼是题中的条件或计算的依据。通过读题弄清题目类型(计算题、实验题、简答题或推断题),分清已知条件和所求,从化学涵义着手,确定解题的途径。初中化学计算所用到的运算方法大都是比较简单的,学生却常常出现计算上的错误,究其原因,大都是由于学生未弄清化学计算所依据的概念、理论和实验事实。
  四、注意点
  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继续狠抓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的论证说理能力。为达到以上的目的,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课本叙述概念的条件及其局限性。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仅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分类时,化合物只从无机化合物分类;燃烧的条件仅限氧参与的一般燃烧等。
  2.善于联系科学实验和生活实践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初中化学课本上物质的性质实验、制取实验、鉴别,我们只要设计恰当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均能读懂课文。与生活联系较密切的发馒头加碱,灭火器等,学生通过观察就会获得鲜明的印象,对教材就一目了然,很容易理解了。
  3.不要放过疑难问题。要看书,要对问题理解,就要多下工夫,钻进去,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不要放过似懂非懂的问题。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是化学教学中一项长期的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始终抓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从慢速度到快速度、从低要求到高要求、从扶着走到放手走的训练,逐步使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得到稳步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讨论药物竹罐配合中药湿敷在膝痹病患者中疗效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膝弊病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药物竹罐配合中药湿敷以及针对护理,在对照
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关键就是课堂教学,只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产生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我们老师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近年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改善教学条件,虽然小学教学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在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客观条件的束缚,阻碍着教学质量的近一步提升。
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我谈谈在多年物理教学工作中的体会和做法。  1.引导学生归纳和整理知识点  初中的物理知识点大都能在课文中显示出来,在上课时讲得细一些、拓得广一些,并要求学生将课文中重要的语句用笔划下来,便于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巩固;对于极少数难度大的知识点可以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便于记忆和理解。  例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根据凸透镜
摘 要: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更容易掌握和控制各种教学要素,能够做到发现错误及时修改,从而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也要讲究艺术和技巧。作者结合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教学设计 技巧和艺术
摘 要: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也是一种基本素质。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自学能力的培养谈两点建议。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自学能力 培养方法  一、充分利用物理课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
目的:讨论发育支持护理在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重症监护室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患儿80例,根据患儿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
摘 要: 初中物理实验开放性设计的主旨是突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思维空间,从而满足学生进行物理探索和创新的欲望。本文分析了初中物理开放性实验设计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并从三个方面出发,探讨进行开放性实验设计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开放性实验 设计方法  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中实验内容比重的增加,使我们不难看出,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物理教学而言,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之一。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持久把握、不断深入探究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必须始终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素。  一、教师的语言具有形象性  物理教学语言技巧性的特点是它的形象化。形象化的语言富有表达力度,能使学生感到惊讶、感到不同凡响,使学生情绪兴奋,对知识产生兴趣,体验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要特别注意,
人疱疹病毒7型(HHV-7),属于β-疱疹病毒家族(DNA病毒)。该病毒具有潜伏感染的特点,世界各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同地区人群血液和唾液中阳性率达17%~96%,提示HHV-7是一种普